叶逢林:改革开放让我“五登高坛”
叶逢林
作者系正泰集团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原主任、乐清市民营企业扶贫济困总会原常务副秘书长
“我连做梦都未想到,退休以后还能有五次机会登上首都北京人民大会堂这个高级讲坛去演讲发言。”这是2009年第一期《情系中华》杂志刊登我的《五登高坛》一文中的开场白。
这件连做梦都想不到的事,发生于我在正泰集团和乐清市民营企业扶贫济困总会工作的几年时间里,要感谢的,是党的改革开放好政策,带给民营经济生命和活力,也让我的思维方式发生根本转变。
一、从“不同意”到全力支持
我1954年参加工作,1958年入党,后就读于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政治系,经历过“文革”。由于一直从事党政机关的思想政治工作这种特殊经历,在思想上,对于民营经济和民营业主,带有一种固有的偏见,甚至一度把两者与资本主义经济、资本家画上等号。所以,当年社会上热烈讨论私营业主能否入党问题时,我是站在“不同意”这一立场的。
使我观点发生根本转变的,是1997年8月我从乐清市人大常委会退休后就受南存辉董事长邀请,到正泰集团去工作。在那里,我看到公司高层为了实现“争创世界名牌,实现产业报国”的目标,一个个天天都像打仗那样起早摸黑地拼命工作,而且生活俭朴、一身正气,从不披金戴银、花天酒地。他们还很善待员工,明确提出要把员工当作企业的“第一上帝”,给全体员工都买了养老、医疗等保险。
通过三年多的实地调查,并抓住机会与来企业考察的各级领导、专家、媒体工作者等研讨,我得出结论,认为像正泰、德力西、天正这样上规模的民营企业,对社会至少有四点贡献:上缴税金强国家、安排就业促和谐、回报社会做慈善、培养人才存力量。在这个基础上,我提出企业“不问归谁所有,要问归谁所用”的观点,得到来访的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教授的称赞。
2001年5月4日,我写了6000多字题为《私营业主可否入党问题初探——具备党员条件的优秀私营业主应予入党》的论文,从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当代私营业主对社会的贡献等九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这篇论文后来全文在《政工导报》《哲学研究》等刊物发表。2002年2月,中央党校《理论前沿》杂志社将此文选入大型丛书《走进新世纪》。同年8月初,该杂志社邀请我去北京参加书籍首发式并作演讲。
2002年8月17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场,我以《坚持真理创新理论》为题作了发言。当我讲到“假如今天马克思还活着,当他看到像正泰集团那样优秀的私营业主,他可能会与时俱进地发出这样新的号召:‘全世界有产者联合起来,去帮助贫穷的无产者,使他们成为有产者,因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时,台下来自全国各省市的400多名教授级高级政工师和文明委主任等与会者,发出热烈掌声和阵阵笑声。
二、为民营经济鼓与呼
从2005到2008年,我又四次应邀到北京人民大会堂作演讲,则得益于在乐清市民营企业扶贫济困总会工作的经历,这个“总会”由南存辉、德力西集团董事局主席胡成中任名誉会长。
当时,南存辉、胡成中等企业家出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乐清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组织当地162家明星企业和优秀企业,共同建立“总会”,开展各类扶贫济困公益活动,并聘请我为“总会”常务副秘书长。任职期间,“总会”共筹募善款3850万元,除提留部分作为慈善基金外,其余全部用于助学、助医、助特困户发展农副业生产、助底子薄“空壳村”发展集体经济、助偏僻村庄修桥铺路造凉亭等“一二三四五民生慈善爱心工程”,还帮助成立乐清市慈善总会。
乐清市民营企业扶贫济困总会的工作引起从中央到地方不少新闻媒体的关注,仅央视财经频道就播放了两次,由此引起中华慈善总会的关注。从2005年1月起,中华慈善总会一年一度的表彰年会,都会邀请乐清“总会”会长参加,先出席记者见面会,再到人民大会堂演讲。因南存辉会长工作繁忙难以安排,所以都委派我前去。
2005年的年会发言上,我重点讲乐清民营企业家为什么要建立“总会”,解释总会把“扶贫济困,奉献爱心;回报社会,造福人民。行善得善,事业振兴;世人颂扬,功德永存”作为宗旨的原因。我说,这体现了每个会员企业家感恩党、感恩人民、感恩社会的思想,表达了吸引更多企业家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愿望。
在2007年1月的年会发言上,我则重点讲了“乐清有些已经‘富得流油’的民营企业家,为了感恩人民,回报社会,专找约占全市总人口还有4.6%‘穷得流泪’的低保户和残疾人,结成对子,大家共同来拔掉穷根,栽上富苗,实现共同富裕”的事情。《人民政协报》慈善版主编次日一早特地到宾馆联系采访事宜。同年4月10日,该报发表了题为《积极发掘民营企业的慈善潜力——记乐清市民营企业扶贫济困总会》报道,进一步提升乐清民企的美誉度。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