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海区】从“象”出“意”乡村振兴呼唤文化内涵
“田中有水,水岸有宅,宅中有园,园里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有天,天上有月。”传统乡村的田园梦想和诗意氛围让人向往。
相对于城市的浮躁、复杂与多变,乡村承载着更多的记忆、温情和爱。如今,城市越来越像钢筋水泥的森林,留给人们可以自由呼吸的空间越来越小,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将时间留在乡村。对此,乡村振兴尤为重要。王弼的《周易略例·明象》中言道:“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意象”之中,“象”为外观,“意”则为灵魂。从“象”出“意”,乡村振兴呼唤乡村文化的传承、保护和活化。那么,什么是至关重要,势在必行的呢?
以“形”求“美”,传承“有品质”的乡村文化。文化学者经常感叹,保护乡村文化甚至比保护故宫还难。在“过度商业化”和“文化空心化”背景下,乡村往往失去了“烟火气”和特有的文化品质,而现今的温州乃至全国各地对乡村的保护往往更加重视有形建筑的修缮,而忽略了对无形乡村文化的保护。长此以往,传统乡村可能会变成没有文化灵魂的建筑“标本”,完全找不到美感,最后只能在“围墙”外怀念。这就需要在加强遗址遗迹、宗族祠堂、田野文物等乡村文化地标开发保护的基础上,结合温州特有的瓯窑、弹棉花技艺、泥塑、木雕等非遗项目,精准推进文化驿站、百姓书屋、城市书房、农村文化礼堂等阵地建设,为乡村文化注入“有品质”的“美丽基因”,真正展示百工之乡的魅力。
积“少”成“多”,创建“有风骨”的乡村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是美丽乡村的文化内核,是乡村精神的坚强基石,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部分。如若这三“风”风骨不在,再好的文化也缺乏灵气。对此,需注重引导和培养乡贤,把德高望重的老人、心系故土的有识之士、道德模范、乡村教师等有助于乡村文化发展的人,纳入到乡贤群体中来,使其成为乡村文化的弘扬者,发挥示范作用,培育文明乡风;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需从家出发,源清流洁,强基固本,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整个乡村的好风气,让新农村呈现新家风;需广泛兴起春节庙会、清明祭祖、端午赛龙舟、重阳登高等传统民俗活动,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为建立优良民风厚植底蕴。
由“新”到“心”,打造“有灵魂”的乡村文化。乡村文化振兴就是要让乡村回归自身的文化逻辑,让优秀乡村文化持续传承活化,而这需要数代人不断建设、不断实践、不断完善。新农村除了新之外,更需要激发生活在乡村的人们从心出发的文化认知、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这就需要加强宣传引导,深化对乡村文化内涵的认知;尊重乡村乡民,提高乡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和城市群体对乡村文化的关注度,真正打通墙外人和墙内人的界限;加大城乡文化互动,鼓励组织各种文艺社团,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进一步提升乡村文化自信。只有尊重乡村文化的主体——生活在乡村的人们,发挥主体责任——人们发自心灵的力量,乡村文化振兴才能够真正铸魂。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乡村的硬件可以重建,但文化的内涵却不可复制。从“象”出“意”,是乡村建筑规划的完善,是社会风气的转变,是精神文明的提升,是以人为本的实施,是乡村文化内涵的升华。其实,乡村文化就像一棵树苗,乡村建筑规划让树的外观更加茁壮,社会风气、精神文明用来施肥,而人更是种树的主体。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乡村文化建设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为乡村振兴注入磅礴向上的力量。
点评:
乡村振兴意象并重方为王道
此文切口较小,开篇先给大家一幅传统乡村田园梦想和诗意氛围的画卷,随后就直抒胸臆指出“乡村振兴呼唤乡村文化的传承、保护和活化”。开门见山,没有任何拖沓。
我们常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硬,近年来温州因地制宜走好乡村振兴道路,物质文明的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作者明确指出“象”为外观,“意”为灵魂,要真正实现高质量的乡村振兴,就需要在文化建设下苦功夫。因此,我们既要以“形”求“美”传承“有品质”的乡村文化,也要积“少”成“多”,创建“有风骨”的乡村文化,还要由“新”到“心”,打造“有灵魂”的乡村文化,这三段内容丰富,言之有物,与前文联系密切,告诉读者该怎么铸魂蕴意。不过四、五两段温州元素稍少,是此文缺憾所在。
最后文章结尾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再一次紧扣文章主题,明确乡村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所以意象并重方为王道!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