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龙湾区】在乡韵悠悠中规划乡村振兴

【龙湾区】在乡韵悠悠中规划乡村振兴

2018-10-30 15:05:57 龙湾区 陈冰琪

  家附近有个农家乐叫“老房子”,店如其名,院落里石头墙包围着,店正门是古韵味道甚浓的老式木门,墙角倚着半旧的木橱柜,上头悬着蓑衣。一副农耕景象,在号称“桃源仙境”的瑶溪山脚下,让人遐想起采菊东蓠的意境来,有返璞归真的风情。上的菜也有点意思,地瓜油爆丸在家常做法上花了巧心思,海鲜拼盘满足温州人挑剔的味蕾……情怀之余,生意当然也没旁落,既有远道慕名“探店”的食客,也有村民一家老小来店里小聚一番,平常晚上就餐就需要预约,到了节假日更是桌桌爆满。

  “老房子”的老板娘干脆利落,有温州商人的精明劲,也是村里旅游业发展的直接受益者之一。听说,最近村里省级旅游风情小镇的项目已经正式启动,集旅游、休闲、饮食、住宿为一体的旅游生态将在村里落地生根,对村民这当然是一大好事。笔者喜见家乡的向好变化,也希望在全市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保留着原有的韵味,既兴业发展来保障村民“红利”,更要塑造一个“形神具备”的美丽乡村。

  乡村振兴,要挖掘文化底蕴,更雅一分。瓯越文化在这片土地上,曾孕育出名人、民俗、山水诗词、书法等文化名片,也在社会的发展中提供了重要的文脉支撑。乡村振兴,不是推倒重建,需要文化这样的“软实力”加持,因地制宜,打造各类最美小镇、书香村居,才能在追逐商业利益的同时,在人文方面实现缓冲和过渡。

  乡村振兴,要注重文化保护,更慢一分。近期的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农村家里的花鼓筒、老竹椅、五斗柜等老物件再一次吸引众人目光。可惜这些浓缩着老一辈回忆与情怀的老物件,90后、00后往往称其为“古董”,多数持的是考究、疑惑的目光。这一批具有特定历史特色的物件及衍生文化,若随着旧屋旧村的湮灭而消失,将是我们文化传承中的一大遗憾。有时候,不妨把规划做得远一点,步子迈得慢一分。

  乡村振兴,要激发文化优势,更新一分。靠天吃饭,是以往农村中的一种生活智慧。而如今,但凡肯打破思维,激发本地的文化优势,将本地的特产与文化创新挂上钩,势必能实现“以文兴业”。曾在永嘉的民宿中,看到牛皮纸包装的小袋粉丝、菜干等特产,用小楷写着品名。曾经不起眼的餐桌常客,摇身一变,身价上涨,也彰显出了制作者的品味与底蕴。而这种创新,在我们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再多也不为过。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陆向东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张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