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奇星:改革先锋 24岁当国企老总
当记者走进海螺集团时,发现该公司大楼外墙正在进行重新装修。而所用的材料,正是海螺集团旗下孚欧科技公司研发生产的建筑外墙新材料——有釉面发泡陶瓷保温板。
很多人对海螺集团的印象,还停留在是制造晴雨伞、调味品的企业,然而它早已经走出了一条立足实体经济,集制造、贸易、投资为一体的跨行业发展的道路。
而当时虚龄只有24岁的厂长——邵奇星,也已经带领公司走过了37个春秋,如今年近六十的他,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干劲。
这不禁让记者对邵奇星及其掌舵的海螺集团产生了极大的关注。
无意中成了改革先锋
1982年7月,当时虚龄还只有24岁的邵奇星,被陷入困境的温州市制伞厂66位职工推选为厂长。而这位年轻的厂长率先在全市打破“大锅饭”的分配机制,实行计件工资,使职工收入与贡献挂钩。企业很快起死回生,扭亏转盈。之后又推行一揽子改革计划,企业创造了多个“第一”。他也因这些突破性的改革措施,成为温州改革开放40年中当之无愧的先行者和探路者。
率先打破“大锅饭”,这独具意义的改革之举,要比始于1984年才在全国铺开的城市改革,整整提早了两年。
“当时担任厂长,也不知道能不能把厂子办好,就想着先做起来再说。”邵奇星如此坦言,他并没有美化自己,而是选择了实事求是。
推行计件工资的做法,很快引起了时任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袁芳烈的重视,当作改革的典型案例来宣传。
1983年,厂子立即转亏为盈,销售额也成倍增长。不仅车间里面的工资计件,做销售也是按销售额来提成的。工人的腰包鼓了,干劲也更足了。
“不过,压力、阻力还是很多的。那个时候工资2元一天,51元一个月是不得了的事情。当时工资现金是拿不出来的,银行是不给你拿的。工资现金拿不出来怎么办?就改革呗。”邵奇星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无意之中又创造了一个“第一”。用厂内代价券流通进行“银行式”管理,这在当时还是全市首例。
1984年又试行了租赁经营合同制,企业性质不变,但每个工人都应完成生产任务与利润上缴指标,实行个人与企业核算,自负盈亏。对不守厂规、技术差的工人,各工种经营负责人有权退给厂部让其停职,每月只发生活费20元,如果没有进步,三个月后予以劝退,这样,真正把工人利益和企业命运连在一起。
“一个公司成功必须有几个要素,一是要有好的产品,二是要有好的机制,三是要有好的团队,缺一不可。产品很好,没有一个好的机制,包括用人机制、分配机制、经营机制,也不行。即使有了好的机制,没有一个好的团队去执行、去运行也不行。”邵奇星如此总结当时的做法。
谈起当年的改革,邵奇星感慨道“办法总比困难多”,改革是一个不断与时俱进的过程,如果发现不适宜,那就勇敢面对,积极改进。
“总体来说,当时创业创新氛围还是很好的,我觉得这条路是绝对正确的。”邵奇星说这句话的时候语气坚定。
如今,温州启动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这在邵奇星看来是对民营经济新发展新飞跃的利好消息。但他还有着自己的看法:“温州的发展,不是看你做了多少事,出了多少条政策,而是看你是否有适合它创业的土壤。来的人也要看是否真心来,是否会长久留下来,是否愿意与温州同发展。”
改革就是一场革命
邵奇星依然记得时任温州市委书记袁芳烈当时对他说的那句话:“什么叫改革?改革就是一场革命。”
他就是用这种“改革”的精神,大阔步前行,十年兼并接管10多家企业,并创造了下级兼并上级的先例。
一路走来,邵奇星一直在寻求转型发展之道,他认为“不转型就等死。”
“一天两天不叫转型,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搞实体经济,很累很苦,但必须老老实实干下来。”
“成功了就是英雄,失败了也没什么好说。”
他总是反复对自己说这几句话,他坚持改革,但也不冒进。
走多产业发展之路,这是他几经思考后的结果。在他看来,选择新行业、新产品都要慎之又慎,都要建立对市场的充分了解。
对待选择,他曾经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论述,堪称经典:“我有两个‘不做’:500强企业在做的我不做,个体户能做的我也不做。”在他看来,怎么做也超越不了500强,反而会成为无法承受之重。
纵观他的选择,可以看到似乎有一种“邵奇星式的思维”蕴含其中。他说,选择的行业要“与众不同”,选择的产品要让市场对你“一见钟情”,唯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比如,外墙新材料这个产业,不仅温州没有,浙江省内没有,全国也很少。特钢这个产业还属于填补国内空白。我们选择的产业还有个特点,和温州的传统产业都是没关系的。”而如此跨界,他又是如何稳操胜券呢?他用了两个字:“舍得”。
“‘舍得’就是拿股份引进人才、置换技术。一般的经济专家认为,多元投资经营的失败概率很大。我们提的概念叫‘多元投资,专业化运作’,实际上就是‘舍得’。专业化运作当中,隔行如隔山,不是我自己去运作,必须要把这个行业内的专家引到我这边来,那就要‘舍得’。我的每个产业,都有很多专家在里面。我们所有的公司高层基本上都有参股。”或许,这又可看做是他另一创新之举。
作为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企业家,他对温州充满了深情,他说:“以前是‘全国学温州’,现在是‘温州学全国’,这多少让人觉得可惜,但是我们要始终相信,温州还是有希望的,而希望就在‘二代’上。”
如今,他的儿子邵少卿在集团公司担任总裁,和父亲实行了分工合作,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对父亲的创业精神、改革精神进行传承和创新。
回首看改革,邵奇星若有所思,在他看来,最大的难点是改革,最大的希望也是改革。他说:“我在20年前就说过,‘海螺’是‘变’出来的。”
海螺集团如今取得的成就,邵奇星功不可没。而他对此看得极为淡然,他说“我没有想过当改革先锋,曾经也有从政的机会,但最后还是毅然选择了做企业。”
如此选择,被他归之为“对技术创新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他也已经看到未来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势必会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他业已做好了迎接的准备。
文/蔡青仕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为你推荐
-
新政惠民!温州住房公积金贷款同比增长46.95%
社会12-14
-
优化人才评价体系 73人通过“问企识才”机制改革获评职称
社会12-14
-
从建筑码到房屋码实现“一码全链” 这场全国性会议上“温州经验”受关注
社会12-14
-
代表委员看温州交通变化 高速里程从全省倒数第二到全省第三
社会12-14
-
苍南启动省级共富乡村试点建设 一条国道串联5个抱团乡村
社会12-14
-
无土栽培 自动浇灌…… 鹿城这里有个种草莓的“植物工厂”
社会12-14
-
这个乐清民间技艺仅冬日可见!错过等一年
社会12-14
-
乐清这间乡村公益老年食堂老火了 持续温暖11年
社会12-14
-
三九补一冬!温州多家医院开启“三九”养生项目
社会12-14
-
温州今年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人数超20例 为历年最多
社会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