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龙湾区】“燕鸟归巢”里的三个温州“妙音”

【龙湾区】“燕鸟归巢”里的三个温州“妙音”

2018-11-20 10:36:42 龙湾区 姚敏雯

  11月8日,一年一度的世界温州人大会胜利召开。作为2018世界温州人大会的重磅项目之一,世界温州人家园于11月9日正式开园。没有哪个城市,能像温州一样,把“家”和“归”的概念阐释得如此透彻。从2012年红遍大江南北的《温州一家人》,到不久前刚开机的《温州三家人》,再到每五年一次的“世界温州人大会”,245万温商和68万温籍华侨走得比别人远,回家却比别人都多。

  费孝通先生曾在《乡土中国》中举过一个例子,他初次出国时,他的奶奶偷偷地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他的箱子底下。后来,奶奶又避了人和他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的东西煮一点汤喝。这其实是一包灶上的泥土。归家、归家,是每个走出温州闯生活的游子心底,始终如一的呼唤。而这声呼唤,家乡父老从来没有忘记,对“燕鸟归巢”的期盼是一届又一届“温州答卷”上的必考题,答得也一年比一年“妙音声声”。

  归家报桑梓的“壮志声”。“燕鸟归巢”同样需要梧桐树,否则“归家报效”的心声将成为“壮志难酬”的叹息。让游子“归家展拳脚”的决心,没有哪个城市像温州这么坚定。刚刚开园的世界温州人家园,选址市区约5万平方米的黄金地段,由市委副书记挂帅,市四套班子领导靠前指挥,20多个党政部门一把手通力协作,一年不到的时间里实现从无到有,既像“鸟巢”、又像蒲公英的外形寓意筑巢引凤、飘落生根,是“温商回归”工作力度的一大缩影。2017年以来温商回归工作累计完成到位资金476.74亿元,招引落地超10亿元项目40个,2017年度浙商回归工作考核,温州名列全省第一,温州人经济与温州经济实现了互动融合发展,同频共振。呼一声“报桑梓”,群贤毕至。

  青山郭外斜的“惬意声”。家,是任何一个人心中最秀美的图景。“归得来”,既要有好平台、好项目的召唤,更要有好风景、好风貌的吸引。近年来,温州坚决打破坛坛罐罐,联动推进“大拆大整”、“大建大美”,城乡环境面貌持续改善。城乡危旧房治理改造大刀阔斧,学校、卫生、养老、道路等功能性项目建设提质增速,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省级优秀县、省级乡村示范县屡屡获誉,美丽乡村风景线、3A级景区村拔地而起,永嘉成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等等……曾经那个总是被“外面的世界”比下去的温州,摇身一变,成为了游子心中更宜居、更秀美的“后花园”。赞一声“家乡美”,底气十足。

  采菊东篱下的“书韵声”。文化是“根”和“魂”。“归得来”,看重的,归根结底是可以“读万卷书”的文化氛围、“采菊东篱下”的故土气息。如何把游子心底的那个“耕读传家”的“文化温州”与前进中的“发展温州”相契合,文化是不可或缺的粘合剂。近年来,“温州好人”、“最美温州人”、“温州工匠”持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市民主要价值选择;城市书房、百姓书屋、共享书巢等阅读阵地不断拓展,“书香温州”、“墨香温州”创建成果不断显现,基层公共文化综合服务中心实现社区全覆盖,城市人文精神得到进一步提升弘扬;“温州学”研究兴起,刘基、叶适、孙诒让、郑振铎、南怀瑾等文化名人资源得到进一步挖掘,瓯越文化元素逐步融入城市建设和市民生活,温州文化的认同与自信逐年提升。夸一句“有文化”,自豪满满。

  乡书何处达?归雁“瓯江”边。温商强,则温州强。温州兴,则温商兴。温商回归,不能只是感情的回归、血缘的回归,应该是项目的回归、家园的回归、精神的回归。曾经那个享誉海外的“温州模式”,必将能在温州人与世界、温州人经济与温州经济的互动融合发展中再创奇迹!

评语:

  归燕声声道回温

  此文让人入眼的首先是归家报桑梓、青山郭外斜、采菊东篱下三个词汇,三词及其出处从意境上说恰与“燕鸟归巢”相得益彰。散落在世界的温州人,此时,正是你们返乡回温之时啊。

  文章先通过《乡土中国》一个例子引出“归家”这个主题。透过文章“壮志声”、“惬意声”、“书韵声”三声,声声入耳,既有“温商回归”带来温州人经济与温州经济同频共振,也有乡土建设的好风景、好风貌,还有文化温州的底蕴展现,叙述了温州种种美好,更拨动游子心弦。

  总而言之,“燕鸟归巢”声声道走归。(蒋妥)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陆向东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张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