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和燎原社

温州网 2018-12-12 09:31:00
改革开放四十年,这片神奇的土地,得益于燎原社的源头活水,经过一个甲子发展,这里已经蜕变为一个现代化的城镇。
1958年,燎原社向地委报喜留影纪念照(后排右一为黄昌松)。

  我的家乡瓯海三溪位于温州城西南。它有三条水系,瞿溪、郭溪、雄溪。雄溪水奔涌下山,流经这一带时河面变宽阔了,叫雄溪河,河两岸三个自然村紧挨着,西边是曹埭村,中间叫凰桥村,东边是任桥村。

  1956年,当时归属永嘉的郭溪任桥、凰桥、曹埭三个村的近千农户,办起一个农业高级社“燎原社“。县委派出工作队蹲点”燎原片“,指导农村工作,队长叫戴洁天。他与县委书记李桂茂、县分管农业的副书记李云河一起,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提出要在永嘉积极推进”包产到户“。那时我父亲黄昌松担任燎原社管理委员会第一任党支部书记。

  当年的燎原社与全国各地一样,土地、劳动力高度集中,生产工具却很原始,管理工作更显滞后,生产产量上不去。当时,社员出勤不出力,只讲报酬,不讲收益,社员生活水平不能提高,以致无法解决温饱问题。当时我们当地流行一段顺口溜,就反映了“打集体”出现的弊端,“走出螺蛳探穴,走来状元中出。吃饭武松打虎,干事李逵叹苦”,这段顺口溜就是“吃大家饭”的真实写照。还有关键是管得太严太多,农民没有活力,生产队什么事情都管,越俎代庖,用当时村民的话说就是“公公替儿媳妇倒马桶,吃力不讨好”。话糙理不糙,这句话很有点意思。

  有一次,戴洁天和父亲一起走路,路上碰到我大姐拿个袋子,里面全是捡的别人不要的指甲盖大小的青色土豆,当时,我家已经有四五个孩子,我才八岁,弟妹还很小,生活是很困难的。怎么办呢?大家向上级反映多少次了,没有用。

  我父亲和社里的骨干经过多个日日夜夜的讨论,决定实行生产责任制,将产量包到生产队,再以生产队这一劳动组织为基本单位包给社员,做到土地丘丘有主,产量人人有责。这种计酬办法的核心是将社员自身利益直接与劳动成果紧密相连,能从根本上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后来县委副书记李云河将这种“包产到队、责任到户、定额到丘、统一经营”的责任制形式定名为“包产到户”。社员可以在本户产量负责的基础上安排适当的副业生产。这样既能巩固集体经济,又能调动社员积极性。

  果然,当年冬种面积就有所扩大,但偏偏赶上那一年是烂冬,天天下雨,小麦就不好播种。大家束手无策。结果,开会的时候有一个干部提出:有一户人家,不知道什么原因,年年播种很迟,但是收割很早,于是,父亲他们就去找到这位老农,老农贡献了一条妙计:把麦种先用八成干的泥巴封在坛子里,哪怕下半个月的雨也没有问题,麦种就在坛子里面发芽;等天气放晴的时候,再把它拿出来。于是,父亲他们就用了这个“母鸡孵小鸡”的办法,烂冬的问题就解决了。后来,他们不但在全社推广,还在报纸上把这种办法归纳起来公之于众。结果,虽然那年烂冬可是小麦却获得丰收。

  包产到户后,人们的劳动态度完全改观,主要反映到三个“头”上,就是天光头6点就出去干活了,日昼头12点还不讲回家,黄昏头太阳下山夹暗摸才回家。这三个“头”,就看出包产到户后当时农民的干劲。“包产到户”很受农户欢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由此提高。现在仍健在的很多老人是那段历史的亲历者,他们不仅经历了当年的历史,更创造了那段历史。那时候燎原社在当时领导的带领下在全国首创“包产到户”,是在实际情况下探索出来的路子。四十年后,《人民日报》高度评价当年那场震撼全国的创举:“这在我们国家是第一次,比人所皆知的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改革早了20多年,所以许多人都把这里,当做中国农村改革的源头。”

  改革开放四十年,这片神奇的土地,得益于燎原社的源头活水,经过一个甲子发展,这里已经蜕变为一个现代化的城镇。

  如今的燎原农田已经建设成为“里屿垟现代农业园”。只见园区内田成方,路成线,渠成网,树成行。田园水汪汪等待播种,鹭影点点,自由飞翔,安详宁静中涌动着希望。站在水汪汪的田园边远眺,葱绿的田野镶嵌着“燎原”现代化的高楼,繁华中透着勃勃生机。感慨之余更感恩脚下这片土地的生机和活力,心底情不自禁涌出那充满希望和美好的旋律:“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来源:温州日报

  作者:黄新良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