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燕:诚信是温州人的心灵契约

温州网 2018-12-18 17:50:00
2002年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决议将8月8日定为温州“诚信日”,自此8月8日成为铭刻在温州诚信日历上的里程碑记忆。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

 

  翻开温州人的诚信日历,8月8日赫然在目,那是1987年的8月8日,省城杭州武林广场的一把大火,烧毁了5000多双劣质温州鞋,烧毁的是温州耻辱,烧毁的是温州失信,知耻而后勇的温州人卧薪尝胆走上重建信用、重塑形象的温州诚信之路。

  温州诚信的步履走过十二年的一个轮回,到了1999年的12月15日,还是武林广场,还是一把大火,又烧了2000多双劣质“温州”鞋,上一次别人烧了温州的劣质鞋,这一次温州烧了别人假冒温州的劣质鞋,点燃这把熊熊大火的是温州鞋王王振滔。这把火烧出了温州诚信,烧出了温州尊严,烧出了温州质量。2002年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决议将8月8日定为温州“诚信日”,自此8月8日成为铭刻在温州诚信日历上的里程碑记忆。

  大家都说诚信是金,温商诚信则更加金贵。温商为诚信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温商的诚信经历了血与火的凤凰涅磐,是血泪换过来的,是大火烧出来的。尤其2012温州局部金融震荡的发生,温州人更加懂得诚信是福,失信是祸,是破产之祸,是跳楼之祸,是杀身之祸。从多次信誉危机的死亡隧道中爬出来的温州人,视诚信如金,视信誉如命,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诚信,呵护信誉,建立信用。

  走出失信废墟的温州,成为全国质量立市的发源地,成为全国与质量结缘最深的城市,带着非常的质量记忆,取得了非凡的质量成果,温企先后参与195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拥有42张国字号产业基地和80多个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两次获得“中国十大品牌之都”称号,三次获得“全国质量立市先进市”称号,被国家质检总局命名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质量是生命,诚信是根本,有人品的诚信才有产品的质量,日益成为“温州共识”。

  温州人诚实守信,有有钱的人,有没钱的人,有捡钱的人,有还钱的人,有当老板的,有做环卫的。“子债父还”的吴乃宜,“千里还债”的谢岩斌,“拾金不昧”的张红军,“说一不二”的钱金耐,而人民警官周跃南“一诺千金”的铮铮铁骨则演绎了一个生死之交的动人故事。30年前的那场“越战”战友陈云生血洒老山前线,周跃南生死相托,三十年如一日代友尽孝,陈父去世周跃南守灵三天三夜,陈母80多岁周跃南悉心照料,不是亲生胜似亲生。

  温州诚信在刻骨铭心的教训中上路,尤其面临几乎将温州击倒的金融失信的重创,温州根据国务院2014—2020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提出的“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的总目标,瞄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方向,加紧温州全社会信用体系的重建步伐。

  政务诚信是风向标。政务诚信是社会诚信金字塔的顶端部位,诚信作为政府公正守信之源,对全社会诚信建设有示范、引领和导向作用呼唤全社会诚信首先要讲政治诚信,讲政府诚信,倡导党员干部的人格诚信,诚信待人、诚信处事、诚信为民、诚信为政。温州制造了很多中国第一,中国第一个城市信用体系建设重点镇萧江镇在温州平阳,萧江是著名的“中国塑料编织城”,经济背后有信用支撑,当地人日常消费上酒店、进超市甚至盖房子买材料都可以先赊账。萧江的信用指数长期有三个“零”的记录:企业欠税是零,银行不良贷款率是零,公用事业欠费也是零。

  商务诚信是晴雨表。童叟无欺的原始诚信是古老的商业规则,也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精髓所在,因为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任何求同存异的交易活动都是一个立约、践约的过程,诚信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伦理品质,一次失信朋友的钱袋就会永远向你关闭。例如电商大鳄“阿里”每天拥有6000多万笔交易,就意味网上流动着6000多万份诚信记录,“好评”和“差评”其实就是一架虚拟的信用天平。当年为挽救温州鞋的信任危机,中国第一个行业自律组织——温州鹿城鞋业协会应运而生,负责企业质量自律,协助政府质量整治,因为人格诚信,因为产品质量温州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的行业协会,诚信成为很多温商创业路上的第一桶金,诚实守信的商务原则在温商眼里具有“双赢”价值:义利并举的功利价值和伦理价值。

  社会诚信是奠基石。温州市民把诚信作为安身之道和立业之本,政府也着力培育公民道德良知,引导百姓诚实立身,诚实为人,诚实做事。精明的温州人算过一笔账,信用能创造多少经济价值?对食品安全不信任,每天考虑牛奶有没有受过污染?餐桌上的菜肴是不是地沟油?服药时胶囊会不会假冒伪劣?如果每天都用若干时间思考这些信用问题,势必影响工作效率,从而浪费创造经济价值的时间。或许对于个体而言,这可能是一个不足以影响生活的数值,但如果整个社会都有了这样的信用危机,就将失去一笔巨大财富。想的更久远一些,信用缺失,温州多年从“零”到“壹”发展起来的经济,很可能又归“零”,长期徘徊在“零”和“壹”之间的温州前途会是怎样呢?温州人深知,诚信一个人闯荡商海的“第二身份证”,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无形资本”,一个城市,一个企业,人才、资金、项目等都可引进,唯独诚信是不能引进的。

  最后笔者要说的是,在诞生新中国第一家私人钱庄的温州,民间特有的原始金融信任,打着浓重的血缘、亲缘和地缘的人伦烙印。温州亲朋好友间的巨额资金来往只凭心理信任,不需一纸借据,温州各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多年居全国最低,几近发达国家水平。但是由传统熟人社会过渡到陌生人社会,以往维系熟人舆论场、共同生活体等基础日渐瓦解,一个更加透明、更加精致、更加制度化的大数据诚信体系正在构筑。我们需要借鉴先进的诚信文化和契约精神,为温州现代诚信注入新的精神养料,使得传统伦理诚信进化为现代契约诚信,伴随社会诚信大数据时代来临,必将打破信息壁垒,达到诚信信息有序流通,让人人享受诚信数据带来的心灵享受和实践体验,在良好的诚信生态环境中,诚实守信成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恪守的一份心灵契约。(作者 张小燕)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 潘涌燚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