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园促进产业升级 苍南钱库乡村振兴入佳境
项东村水上栈道。钱库镇供图
岭脚村文化礼堂。
温州网讯 岭脚村,一个位于苍南钱库镇南部,距离镇中心约7公里的山村,如果不是因为美丽乡村建设,或许很难引起外界的注意。
日前,当记者走进岭脚村时,古香古色的文化礼堂、修缮一新的溪流堤坝让人眼睛一亮;整村民房外立面改造、埠头主题公园、现代农庄、旅游接待中心等项目正在建设中。村党支部书记陈荣会介绍,镇村两级计划三年内投入三千万元,对岭脚村进行环境大改造大提升,2019年创建3A级景区村庄。
岭脚村的蜕变进程,是钱库镇乡村振兴这部主旋律“大片”的分镜头。镇党委书记庄庆杜说,钱库正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从“一美二富三治理”着手,全面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强化基础社会治理,重塑钱库“千年钱王福地,百里江南水乡”新形象。
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
让美丽乡村“盆景”变“风景”
与岭脚村相比,项东村提前实现了村庄环境整治蝶变,已经创成了3A级景区村庄,日前又获得2018年“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成为我市8家获评单位之一。
位于苍南江南平原的项东村,四面环河,风光秀丽,村民傍水而居,素有“瀛桥西堡”之美誉,至今已有1077年历史,仍保存着较完好的江南水乡特色。
2015年以来,项东村投资数百万元,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五水共治”等工作,把主河道方金内河东畔的民房外立面统一改造成白墙、黛瓦样式,墙壁喷上精美的彩绘;沿河建起了一条7百米长的水上栈道,并购置游船供游客体验水乡游乐。
如今,当你置身游船,东览村庄,亭台长廊、古榕民居,与水中倒影相映成趣;西眺旷野,远山近田,蓝天白云,稻色金黄,犹如一幅田园诗画。村党支部书记项芳炼告诉记者,一到双休日,不少在外工作的村民会回村度假,每逢春节等重大节假日,来村里游玩的人数一日达两三千人。项东村已经成了苍南乡村旅游目的地“人气王”之一。
钱库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许方航表示,创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是钱库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满足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的需要。2018年,该镇完成项东村的精品村创建,完成后谢村、孙家河村、李家车村、南垟村等环境优美村创建,全镇美丽乡村呈现多点开花的良好形势。
为让美丽乡村连点成线,2018年钱库完成了乡村振兴示范带前期规划设计。这条示范带是苍南县域龙金运河乡村振兴示范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起点为玉龙村,终点至项东村,全长约6公里,沿线包括玉龙、东西街、后谢、李家车、项东等5个乡村振兴示范带创建村,重点打造“新村印象、古镇记忆、状元故里、稻香田园、荷韵农庄”五大特色节点,展现钱库“水韵江南”风貌。
搭建产业集聚平台
推动产业升级与农村增收
位于新安社区的钱库新安小微园,是钱库镇规模最大的小微园。项目占地面积196亩,总建筑面积30.63万平方米,总投资7.2亿元。记者在现场见到,园区内共建设52栋建筑物,其中36栋建筑已完成主体建设结顶。施工单位介绍,整个园区计划于今年10月竣工验收,并于2020年2月正式交付投用。该园区建成后,70%以上的入驻企业为印刷包装企业,其他为相关联上下游配套企业。
这个园区的建设,牵动钱库45个村庄群众的心。“该小微园建成投产后,不仅可以推动钱库印刷包装产业转型升级,还将有助于发展壮大钱库村集体经济。”钱库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吴连秀表示,他们专门安排出2.25万平方米的厂房用于扶持村集体经济。镇内45个村集体经济收入相对较低的行政村,每村以每方平方米1800元的价格,向小微园一期工程认购500平方米厂房。与此同时,钱库成立温州市钱库振农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由该公司对村集体购买持有的厂房进行联合开发运营,全部经营所得将归入各村集体经济账户。项目实施后预计每年每个村集体可获取租金5万元,实现村集体自我“造血”。
钱库镇今年还计划向县政府有关部门申请财政扶贫资金900万元试行“折股量化”工作机制。这笔资金将入股上述45个行政村,购买新安小微创业园,减轻他们贷款或资金自筹的压力。“折股量化”试点项目资金以普通股形式入股,从每年分红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分配给这些村的低收入农户,为农户提供精准、稳定、可持续的增收渠道。
记者了解到,作为“温州模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钱库形成了以箱包、印刷、纺织为三大支柱产业的经济格局。钱库注重发挥传统产业的优势和潜能,搭建产业平台加速小微企业集群发展,提升产业经济效益,助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培育农村内生动力,推进乡村振兴。
全科网格“采办分离”
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该隐患点位于城镇闹市中心的环城北路,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处理,很可能会发生空调外机高空坠落事故,产生不良后果。”钱库黄判桥村专职网格员陈洪奔提起当时发现的隐患,仍然心有余悸。
事发当晚,陈洪奔和同事正在开展网格化巡防,巡至环城北路时发现,一处位于7层楼的空调外机摇摇欲坠。于是,他立刻将此事作为紧急事件,上报至基层治理“四个平台”,并前往隐患点所在房屋,尝试联系常年在外的房主。另一边,根据平台信息,镇综合信息指挥室立即联系消防站。最终由消防站组织队伍前往现场,将空调外机移至7楼顶层平台,成功解决该隐患。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整个过程历时1个小时左右。
“这次‘协同作战’是钱库全科网格‘采办分离’机制的生动写照。”钱库镇综治办主任王照荣介绍,去年以来该镇不断探索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率全县之先实行全科网格“采办分离”机制,明确信息采集和办理人员,以及权责清单和业务流程,实行一网采集、资源共享、采办分离、分级处置,致力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过去大部分信息的采集与办理均由村居干部承担,为了‘家丑不可外扬’或者不增加工作量等,难免出现不报的现象。”王照荣告诉记者,采取“采办分离”机制后,钱库组建由4979人组成的全科网格队伍,代替村居干部承担大部分信息采集职责。网格员只需按责任清单采集信息,上报并跟进处置过程,核查处置结果;相关部门则根据平台流转的有效信息妥善处理上报事件。“采办分离”机制提高发现并处置事件的效率,从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率。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钱库全镇采集有效事件信息7万多件,运用全科网格消除隐患点4.82万个,分别同比增长66.96%、54.49%,全年无发生重大事件;事件办理平均期限为3天,同比减少1.5天。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林思思 林乃鹏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