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瑞明集团:科技创新改变企业“基因”
瑞明集团智能车间。苏巧将摄
温州网讯 虽已临近春节,但在温州瑞明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化机加技术应用车间里,员工们依然穿梭其间十分繁忙。“我们计划大年三十停工,正月初三就开工。”公司副总经理陈一照告诉记者。
瑞明集团是瑞安市工业智造领域走在前沿的企业之一,谁能想到,这家从家庭作坊起家的企业,短短几年已经发展成为国内专业生产发动机铝合金铸件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从最初装配国产小排量汽车,到装配合资轿车,再到如今为宝马、上汽通用五菱、吉利、上汽、广汽等名牌轿车安装“心脏”。
瑞明的发展,是瑞安市以科技创新改变经济基因的一个缩影。去年,该市实施科技企业新“双倍增”行动、规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三清零”行动,培育企业创新能力,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引领作用,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不断壮大,企业研发水平稳步提升。今年,瑞安继续提出围绕“提质量”深化创新生态建设行动,推行“企业出题、院所解题、政府助题”模式,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奖补力度,推动发明专利产业化,助推民营经济发展。
从工业制造到工业智造
从去年开始,日本专家金源治加入瑞明集团的技术和管理团队。他曾经供职于在精密铝合金压铸件制造领域小有名气的日本阿雷斯提集团,虽已70多岁高龄,仍每个月来瑞安指导十几天。
“他有50年专业领域的工作经验,对我们企业接下来的技术进步是大有裨益的。”陈一照告诉记者。邀请这位专家加盟的过程也颇有故事性。已退休的金源治原本并没有继续工作的意愿,瑞明集团创始人韩玉明到日本“三顾茅庐”,其中一次带去一箱温州瓯柑作为礼物,没想到金源治的家乡也有类似瓯柑的清苦口感的柑橘品种,这个巧合拉近两人的距离。
“说起来是一箱瓯柑打动了他,但实际上是我们希望打造行业第一的目标,让他坚定了留下来的心。”陈一照说。如何向行业第一的目标前进,单靠规模、体量是不够的,最关键的要素是技术力的领先。
2016年,瑞明集团以“汽车铝合金铸件智能车间新模式应用”建设项目进行申报,当年入选国家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该项目上个月刚刚通过了验收。在企业智能车间内,记者看到数个机械手臂精准操控,抓取托盘和工件,在加工机床之间闪转腾挪,完成加工,几乎不用人工操作。“我们投入了1亿多元建设这条智能化的生产线,如今的回报是生产效率提高了65%,生产成本降低了25%,运营成本降低12%,产品研制周期缩短20%,降低不良品13%,能源利用率提高12%。”陈一照说,完成智能化升级之后,还可以更加便利地实时收集能耗、温度、计划数等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对生产效率进一步优化,这样的生产线在同行业内是很少见的,瑞明因此不断获得竞争优势。
今年,瑞明集团又投入1亿多元,从原来的汽车发动机缸盖铸造开始,向新能源和汽车轻量化两个领域进行延伸。“新能源和轻量化是汽车工业未来的方向,我们自然不能落后,要在技术研发上和国际同步。”陈一照说。尤其是研发领域,瑞明开始布局同步研发的能力,也就是说,在未来只需要产品的边界条件和关键参数,瑞明就可以设计和提供产品方案。科研创新正逐步改变该企业的发展基因,从制造向智造跨越。
打造动能转换最优生态
在瑞安,用科技创新引领行业关键技术突破,已经成为政府和企业的共识。
2018年底,瑞安智能成套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获批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实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政策。当前,“瑞安园”已投资建设华峰新材料产业园、瑞立汽车零部件智造、瑞明汽车轻量化关键零部件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孵化培育了久恒光电、视客VR、起迪科技等一批高成长、科技型企业,建设了滨海高新产业园、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一批支撑科创和产业转型发展的大平台。
同时,瑞安还以一套“组合拳”推动人才集聚和政策落地。前不久,中国·瑞安首届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浙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打响。进入总决赛的20个项目,分别来自汽车高端部件及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新材料、工业机器人及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
为鼓励这次大赛的获奖项目落户瑞安,瑞安市出台扶持政策,对大赛结束后一年内在瑞安落地转化的获奖项目,通过市天使梦想基金等方式,给予最高600万元的资金扶持,落地项目的团队可享受“瑞安人才新政40条”及其他相关扶持政策。
2018年,瑞安还出台了《科技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围绕强化科技创新平台支撑、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等主题,启动“谋划创新空间”“加强产业创新”“加大科技投入”“引进创新人才”四大行动,推出东新产城融合科创园等19个重点项目。
通过进一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瑞安大力推进“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科技管理工作由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在复杂事项办理上主动上门开展对接服务,做到“科技干部多跑,群众和企业少跑、不跑”。瑞安市科技局梳理并公布“最多跑一次”行政审批事项26项、公共服务事项9项,达到全部事项的90%以上,专利补助、科技创新券等多个科技审批事项实现“零跑路”。今年,该市还将继续推行“人才+项目+资本”模式,联动实施海外精英引进计划、新动能工程师引进计划,深抓科技企业双倍增,推动传统企业高端化发展。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沙默 见习记者 项武龙 报道组 陈云超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为你推荐
-
直通千岛湖黄山九华山…… 温州又一条高铁大通道要来了
社会12-13
-
TIR国际公路运输浙江省首发!张振丰调研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工作
要闻12-13
-
温州做法全省推广 “老兵暖心屋”项目完美收官
社会12-13
-
骑行入库摔成粉碎性骨折 小区物业到底需不需担责?
社会12-13
-
因手机出故障被5元停车费难倒的吴先生,幸好有人解围
社会12-13
-
关注电动汽车充电安全 消防部门做了模拟实验
社会12-13
-
温州五洲艺术团亮相教育部2024“感知中国”年度特别活动
科教文体12-13
-
总投资约7.87亿元!温州这一交通工程初步设计获批
社会12-13
-
温州港年拖轮助泊量再超万艘次 集装箱吞吐量超去年总量
社会12-13
-
“娘家温度”,点亮职工“诗和远方”
社会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