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杨松:富伯森还债记
撑树排是一种风险极大的职业。
西坑叶岸村十九岁的富伯森,在一九五三年他收购了一千多根上好的木头,扎成一百多排木排,顾了三十个撑树排水手,浩浩荡荡从飞云江上游向下游瑞安方向渡去。古历四月正是汛期,撑树排既怕晴又怕洪水,水浅难过滩,水深怕过潭,要恰到好处方可行舟。渡水路,有时一天只能行五六里,还累得一身汗,有时候一天撑行四五十里,吓得一身汗,撑树排的最佳天气是有水过滩,无浪过潭。可是天公不作美,排过高楼,乌云滚滚,雨越下越大,忽然洪浪滔天,水手们叫苦连天,纷纷向伯森提出,排靠岸,否则会全部葬身水府。在这个时候保命当然是最要紧的。大家拼命靠岸,人是上岸了,可是一千多根上好的树料,眼巴巴地被水卷走了,伯森大哭起来,一声比一声凄惨。可是哭有什么用,三十多个水手只好回到叶岸村。这些木料虽未付钱,但都已收购在伯森名下,这时叶岸人有三种说法。一、树已卖给伯森,是挣是赔,那是伯森的事;二、伯森已经血木无归,由他赔一半;三、这是遭遇不可抗拒的天灾,这树钱就不要赔了。这时沉默的伯森发话了:“当初我收购木料时,没有付现钱,大家已经给了面子,我也没有说过,遇天灾(洪水)逢人祸(树价下跌)要扣大家的钱。这树钱,我会全额付给的,只是目前尚无偿还能力,望大家高抬贵手,容我慢还。”并召集所有债主,请来当地有名望的穷先生写下欠条。穷先生按照伯森的口气,写下欠条:立欠条人:富伯森,欠某某人人民币百十元角分。空口无凭,立欠条为凭。欠款人:富伯森,一九五三年五月十日。并郑重地按上手印。这时有人非常严肃地说:“伯森,你记着就是,何必这么认真。”千多根木头在当时是个天文数字,是可建三间房子的钱。
伯森从此背上百多户债主,踏上六十年的还债之路。五十年代,一个老实本份的农民,还债谈何容易。无非是靠做粗工砍柴卖积点钱。那时连吃饭都成问题,自然没有人顾工,靠卖柴,一担柴才几角钱,伯森空有一身气力,总是使不上劲。尽管如此,伯森总是急人之所急,某债主有病,伯森总是借东墙补西壁,千方百计先还清急用钱的人,他往往要省吃俭用一年,才能还清一个债主,他有一百多个债主,如此还债,恐怕要一百多年。伯森还债的精神,感动了一些债主,有个姓徐的债主,拿着欠条对伯森说:这欠条你收回吧,这钱我不要了。这是一场天灾,你哪能赔得起。伯森不肯收回欠条,那债主当面把欠条撕掉了,说从今两不相欠。伯森说,欠条虽撕,存根还在。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朝夕祸福,这么一个好心人第二年偏得了一场大病,到处借钱。这下伯森更急,求爷爷拜奶奶,东凑西拼终于够还一笔债的钱,马上送过去。那个债主虽穷,见送钱来,对伯森说:“我虽穷,但还是讲诚信的,说不用还就不用还!”伯森说:“老哥,你的事我都知道了。你已经借贷无门,就甭客气了。”那债主激动得热泪横流,拉着伯森的手说:这钱,我先收着,你的恩我记着。人们赞美这对患难之交,灾难把他们团结起来,欠债使他们更和美。伯森主动还债的事迹传开后,许多人自行撕欠条,表示不再索债,伯森那么多债主,居然没有一人上门索债,但伯森无时不忘是债务。五八年大跃进,什么都归公,群众是没有收入了,三年困难时期,伯森父母都饿死了。以后又是文化大革命,割资本主义尾巴,砍柴卖是不允许的。在那样的荒诞岁月里,伯森一年还清倩一个债主的钱,已经不可能了,为还债伯森起早摸黑,过早衰老了,年过半百渐显老态,终于落下一身病根,强烈的咳嗽。大家都已经忘掉了债务,伯森记得。但已经力不从心了。
改革开放后,许多人都打工挣钱,但伯森已经过了打工的年龄,他盘算着,当年因贩卖树木背上一身债务,如今他又打起树木的主意了。他承包了几块山头开始植林种树,同时也种果树,三十年后他有收入了,他立誓在有生之年还清所有债务,世事沧桑,物换星移,大多数债主已经作古,当伯森把钱送给这些债主的儿孙时,大家莫名其妙,不肯收钱,伯森硬是塞给他们。说这是老祖宗留给你们的。当他寻到景宁县一个债户时,村里人说:那个债主已经死了几十年,他儿也搬到城里去了,伯森打听到他儿子的住处,敲开债主儿子的门,说明来意,债主儿子说:“我听父亲生前说过你的事迹,临终叮嘱我,万一还债的送钱来,这钱断不可收。”伯森苦笑着说:“你就让我了却还债的心愿吧。”二人推来推去,最后债主儿子说:“这钱我收了,但你要接受我的捐助,听说你造林需要资金……”
我在叶岸听到伯森还债的事迹,曾题诗一首为记:
只因水运突成灾,一世奔波还债来。
百户汗银萦宿梦,卌年植树快成材。
身穿旧服真情重,手捧陈条苦口开。
不负人生诚信约,终传佳语诵春台。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