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鲜活的榜样|防台救灾,党员干部做先锋
温州网讯 受超强台风“利奇马”影响,我市本月9日、10日出现强降水和大风天气。全市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纷纷逆风而上,战斗在第一线。关键时刻展现担当作为,在危难之际,各界党员干部挺立一线,筑起“战斗堡垒”,全力以赴防台救灾。强风暴雨中,留下了一个个“最美身影”。
“你们不走,我也不走,我必须确保你们安全!”
乐清63岁老党员连续28个小时未眠坚守防台一线
8月9日晚,窗外,肆虐的狂风夹杂着来势汹汹的大雨,一阵一阵猛烈地拍打着窗户,似乎要钻进房间来。但是,窗内,乐清市柳市镇苏吕村避灾点上的群众安然入睡,不时有鼾声此起彼伏。“好,好,群众都安全了。”看着熟睡的群众,苏吕村党总支书记李成松终于松了一口气。
回想起下午的经历,这位年逾花甲的老党员还心有余悸。晚上8点,其余群众全都安置妥当,唯有几名外来务工人员非要留宿于出租房不肯前往安置点,几次转移几次都跑回来。
无奈之下,李成松坐在他们中间,大声说:“你们不走,我也不走,我必须确保你们安全!”
似乎被这位老党员的威严所震,又似被老人的温情所动,几名外来务工人员面面相觑,终于提起随身重要物品,随李成松前往安置点。
一路上,李成松不断告诫他们:“年轻人,生命是第一的,钱可以慢慢挣。”一句暖心的话,让这几名外来务工人员颇为动容。
到了安置点,李成松依旧没有停歇,离他早上出门,已经过去11个小时了,身体已经严重透支,可是看到泡面不够了,他趟水跑到小卖部买来面包和水为群众充饥;看到席铺不够了,他联系学校送来凉席;当群众都熟睡了,他依旧忙碌着,看看空调风是否太凉,看看翻身的小朋友是否盖好了被子……
通红的双眼、疲倦的身躯,让人看着心疼,可他说:“没关系,也不知道还能为大家干多久,能多干点就多干点。”
风渐渐远去,天蒙蒙亮,群众还没起床,一夜未眠的李成松早已外出清理被大风刮倒的树枝、广告牌等各种杂物,清理路面积水和障碍物,尽早恢复道路交通秩序。
截至8月10日上午9点,63岁的李成松已经整整28个小时未眠了。
用毛竹自制简易担架,用镰刀锄头开辟通道
永嘉四海山村党员干部跋涉3公里崎岖山路转移老人
住在永嘉四海山村下潘谷桥自然村的一位潘姓老人,今年已经85岁了,前阵子还在医院住院的他,在台风“利奇马”来临前夕回到了家里。但他住的老房子是木结构的,台风来临时可能有危险。且他本人还无法行走,而下潘谷桥自然村距最近的四海山行政村避灾安置点有3公里的崎岖山路。
突击队党员砍毛竹,找绳子、薄膜,制作简易竹制担架
8月9日,永嘉县岩坦镇四海山村党员突击队了解到这一紧急情况后,他们果断地做出了一个决定:自制担架抬老人下山。突击队党员立即行动起来,有人砍毛竹,有人找绳子,还有人细心地找来薄膜,很快,一张简易竹制担架制作完成。而后,他们蹚着泥水,踩着山路直奔老人家里。
约40分钟后,党员突击队到达了老人家里,此时老人所住的木屋在风雨中正不断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屋檐下,老人的儿媳搓着双手,眉头紧蹙。但看到众人后,她的眉头很快就舒展开了,忙迎着突击队党员进屋。
为尽快转移老人,突击队党员根本来不及休息,他们搀着老人,小心翼翼地托着他的后背,把他慢慢放到担架上,并用薄膜盖住他的身体挡住风雨,而后开始抬起老人下山。
由于老人体重有120多斤,刚走出数百米,抬担架的党员已累得满头大汗,脸上分不清雨水、汗水。关键时刻,党员突击队的其他成员赶忙顶上,换作他们再抬一段路。
为了让老人在路上少些颠簸,党员突击队其余人员跑在前头,用镰刀砍去影响行路的树枝、用锄头刨去松塌的泥土。遇到陡坡,跑在前头的人又折回,大家一块儿使力,托举担架前行。
3公里的崎岖山路,党员突击队成员接力前进,一个多小时后,终于将老人抬到避灾安置点。而安置点中,矿泉水和香喷喷的面包已备好。
风雨吹得眼睛都睁不开,屋内也下起了“大雨”
洞头鹿西乡党员“榔头哥”顶着狂风暴雨砸墙排水
“主任!主任!我老母亲家里进水严重,我人在外地,你赶紧帮忙过去看一看情况!”8月9日晚上,洞头区鹿西乡扎不断村的村主任朱清华接到了这样一个紧急求助的电话。朱清华顶着狂风暴雨在屋顶用铁锤砸出缺口排放积水
作为扎不断村的应急联络人,村应急电话长期都是同步转接到朱清华的手机上。求助人是村民徐理妹,她告诉朱清华,家中积水无法排出,已从二楼一直漏到一楼,家里还有老人居住。
情况危急,朱清华第一时间组织防台应急小组成员到达徐理妹家。然而现场的情况比电话里说的还要严重。因为降雨量剧增,徐理妹家的一楼已经开始漫水了,而二楼屋顶因为构造问题,积水无法排出,已经到达了脚踝的高度。
“简直可以说是,屋外下大雨,屋内也下大雨。甚至二楼的积水已经顺着电灯电线开始滴落,一旦漏电,后果不堪设想。”朱清华赶紧对全屋进行断电处理。
紧接着,就是要处理二楼积水问题,但是徐理妹家中并没有通向屋顶的通道,这可怎么办?情急之下,朱清华和其他小组成员来到徐理妹的邻居家,准备通过邻居家的阳台翻到一米之隔的徐理妹家屋顶。可是作为海岛地区,扎不断村原本就是著名的“海水扎不断,风雨扎不断”,在这种台风天里,风雨更是吹得人眼睛都睁不开,找不到方向。
就这样,朱清华顶着狂风暴雨,第一个翻越栏杆来到徐理妹家屋顶,用手上的铁锤一点点将楼顶护栏砸出个缺口,之后有工作人员送来铁锥,将缺口放大,最终实现顺利排放积水。砸墙防水的过程虽然只有十几分钟,但在当时那种恶劣的环境下,朱清华感觉像过了一个小时那么漫长。
由于他的义举,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榔头哥”,更有网友说他是抗台中的“最美背影”。而在处理好徐理妹家中积水的问题后,朱清华又一头扎进风雨中,继续安置和转移村里的村民,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
来源:温州晚报
记者:胡晚露 李庭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