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精准帮扶 30多户低收入农户踏上“甜蜜”致富路

温州网 2019-08-29 07:51:00
近年来,老严积极开展养蜂产业的培训、指导、咨询等技术服务活动,已带动周边300户农户从事养蜂业。
严立超手把手传授养蜂技术

  温州网讯 前不久,泰顺“中华蜂养殖造就一个‘甜蜜村’——司前百花蜜蜂养殖孵化园”获评市精准扶贫典型案例。

  在泰顺县司前畲族镇徐宅村,百花蜜蜂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严立超,是远近闻名的“蜂王”,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为老严。近年来,老严积极开展养蜂产业的培训、指导、咨询等技术服务活动,已带动周边300户农户从事养蜂业,低收入农户每年保底增收3600元。

  今年,县里原定计划100多户低收入农户和他结对。但经老严严苛的选人条件层层过滤,最终只新增了30多户低收入农户结对,帮扶效应却实现了翻番。

  选人严苛

  精准帮扶是关键

  在泰顺,若想成为中蜂养殖增收帮扶对象,还得先过严立超这道关。

  由于中蜂养殖具有不占耕地、投资少、无公害等特点,是生态循环农业不可或缺的致富产业。为此,泰顺县充分发挥本土能人作用,推出低收入农户养蜂孵化项目,希望通过这一“甜蜜产业”开展精准有效帮扶。严立超自然成了乡亲们的“养蜂老师”。

  但在今年,一向对收徒授业毫无保留的他,对县里给自己的帮扶名单果断说“不”,这让县、镇干部摸不着头脑。要知道,近年来,只要有人来咨询养蜂技术,严立超都是有问必答。

  是老严变了吗?不是,是老严更“严”了!“既然是精准帮扶,选合适的人最关键。”在严立超看来,养蜂首先是门技术活,地理条件不适合的农户不能要。其次,它又是苦活累活,没有养蜂兴趣的农户不能要,平日里坐等救济的农户不能要,对蜜蜂叮咬过敏的农户也不能要。

  而对于自强不息的农户,严立超又是非要不可。对照严立超有些“苛刻”的帮扶门槛,原先定下的带动100户低收入农户增收的任务数,最终精简到了30户。

  在严立超自己“相中”的帮扶对象中,有不少是残疾人低收入农户,他便一个个上门对接抓落实,送蜂上门、传授养蜂技术、回收蜂蜜帮着销售。不仅如此,他还为县里40名残疾人开展养蜂培训,不少村民亲带亲、邻带邻走上了养蜂路。

  教人尽心

  帮扶效应实现翻番

  师徒结对后,蜂农的事就俨然成为严立超的自家事。用他的话说,帮扶不能“一送了之”“管送不管帮”,给了蜜蜂和蜂箱,还要给技术、给服务。

  这一帮扶信念,源于严立超的自身经历。2001年最初开始饲养中蜂时,文化程度不高的严立超,虽然每天起早摸黑,但在养蜂路上到处磕碰,根本挣不到钱。直到2010年,省科技特派员汪自强获悉他的蜂场效益不好,主动联合浙大养蜂专家上门指导。不仅手把手教严立超培育种蜂、分箱、防治病害等关键技术,还帮助改造蜂箱并获得国家新型专利,动员申请蜂蜜产品SC认证,严立超的养蜂产业慢慢壮大,2018年获“浙江省土蜂蜜十大品牌”。

  “我只是养蜂技术的‘二传手’,没有汪老师和浙大团队的帮助,我可能坚持不到今天。”严立超说,泰顺生态环境优越,特别适合中蜂的养殖,他是这份“甜蜜产业”的受益者,也有义务帮助更多符合条件的农户走上这条致富路。

  除了集中授课外,严立超还有项更重要的工作——到每一位帮扶对象基地实地走访、现场指导。从养蜂场地选址,到养蜂技术传授,再到蜂蜜后期销售,事无巨细。由于有的农户住在偏远山上,车上不去,严立超就徒步前往,有时还要背着沉重的蜂箱走山路,首批就给每位结对的农户送去6箱蜜蜂。

  “以前一箱蜂产蜜不到5公斤,现在能产到15公斤。”说起如今翻番的效益,司前黄桥蜂农郑昌鉴对严立超满是感激。他告诉记者,以前没掌握技术,养到最后蜂都逃走了,蜜更没有了。现在遇到问题,一个电话,老严就到,所以打算再增加几个蜂箱。

  为了让蜂农收益最大化,严立超依托蜂业养殖孵化园,对大伙的蜂蜜收成实施每公斤30元的保护价收购。“养殖一个周期后,蜜蜂全部归农户。”严立超说,帮扶过后如果蜂蜜市场价比保护价高,农户可自行选择,自身无法销售的,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他也会收购。

  目前,严立超经营的百花蜂蜜合作社共拥有养殖基地21个,蜜蜂6000多箱,蜂蜜年产量达到60吨,陆续带动低收入农户200多户,遍布泰顺、文成、景宁等地。去年,泰顺县中蜂养殖协会正式成立,实现蜂农“抱团”脱贫致富。眼下,泰顺正在打造中蜂保护区,让更多人品味这一“甜蜜产业”。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郭乐燕 报道组 陈祥磊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 潘涌燚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