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老水利人的瓯江翻水站设计建设回忆
瓯江翻水站是担负着温瑞平原50万亩农田灌溉和温州城市用水的引水任务,该工程建设历经十余年,由温州市水电局水利电力勘测设计室(温州市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前身)承担设计任务。当时设计院以全院之力,发动全体职工全程参与工程的设计和建设,建成了当时浙江省最大的翻水站工程。
温州历史上就是一个旱灾频发的地区,最严重的是1967年7月1日至9月9日,连续大旱,全市受旱面积合计118万亩,粮食减产18034万公斤。市区300多个工厂缺水停产,居民饮水十分困难。建造一个大型的引水灌溉工程被推上了议事日程,由温州市农办委托温州市水电局水利电力勘测设计室来承担工程前期设计任务。
1970年3月,瓯江翻水站开始筹建,整个工程包括泵站工程、渠系工程和输变电工程。接到任务后,设计室领导以高度重视,迅速组织设计、地勘、测量、后勤人员启动了前期工作,当时提出了二个建设方案:一个是在瓯江建瓯江翻水站、另一个是在飞云江建潘山翻水站。这二个方案提交到温州地委常委讨论,会议认为这二个方案都是比较切合实际,认为建瓯江翻水站,水源充足,线路优越,是一个科学经济的取水方案。
瓯江翻水站的建设可以说是一波多折,由于当时正值“文革”时期,管理处于无序状态,造成了工期跨度长,资源浪费严重。从1970年开始筹建瓯江翻水站工程指挥部到1981年的12年中,指挥部总指挥五易其人,各个时期甚至产生了多个指挥部,各自为政。直到1979年文化大革命结束,温州地委副书记吴俊祥亲自挂帅,召开地委常委会议,让温州地委专员戴光荣带队,把温州地委的水电、物资、计划、财政、卫生等部门动员协调起来,共同参与瓯江翻水站建设。期间设计室主任凌杲担任了工程副指挥,带领设计室明确分工全面开展勘测设计工作。当时缪平、罗露文负责厂房设计;郭相根、张坤复负责机电设计;白植崇负责取水口设计;孙汉章、陈宗暄负责渠系建筑物设计;还有贾茂和、陈兰英、李玉瑛等一大批技术人员共同参与设计工作,可以说是以全设计室之力,全力以赴参与翻水站勘测设计工作。从1974年下半年至1980年,施工设计图纸共绘制了329张,确保工程施工进度。
1979年冬,温州市水利电力勘测设计室集中全部技术、后勤人员,集体奔赴翻水站建设现场,驻扎在当地二个工作点。前期集中在藤桥公社石埠村,后来随着渠系施工的全面铺开,另一组技术人员驻扎在外垟公社山根村。温州地委专门调来地委炊事班的优秀厨师,一月一轮换到工地现场为指挥部人员烧菜做饭,解决了生活的后顾之忧。1981年1月上旬,温州地委和当时的瑞安县相关领导亲自率领近三万民工自带炊具、工具和铺盖,进驻工地、安营扎寨、轰轰烈烈参与翻水站建设。
设计室在翻水站的前期规划工作中有二个重要任务:一是配合水文站的水质检测开展取水口的选址工作;二是引水线路规划。当时建翻水站主要任务是解决温瑞平原农田灌溉,水质成为站址选择的先决条件。瓯江潮汐上溯至青田县温溪,水的氯离子含量受潮水影响很大。当时取水口选址方案有双潮小旦、山根坟头岭、江南上村、梅岙石钟山四个方案。我们连续几年跟踪监测了各方案取水口处的水质含盐量,根据水质分析结果,认为山根坟头岭的水质能够达到灌溉用水的水质标准。经过上报地委、省委,同意把外垟公社山根村坟头岭处作为取水口选址方案,此处的瓯江水质含盐量不超过1‰,水质达到Ⅱ级标准,不仅能满足农业、工业用水,也能满足生活用水。另外取水口处于瓯江河道凹岸,不易淤积,前面有一个17米深的深潭,后侧泵站址地形条件也较好,三面环山,基础为岩石。
在翻水站设计过程中,渠道及隧洞的渠线选择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技术人员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实地勘察、测量,确定了从坟头岭穿过三洲岭、曹平岭入三溪郭溪河的渠线方案。在渠线规划查勘过程中遇到了两座山,一座是三洲岭,开挖隧洞长度将达到3000多米;另一座是天长岭,为了避开坑口塘水库,隧洞要准确从水库边上穿过。这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测绘难度高、工作量很大,技术人员白天用仪器测量,晚上用对数表手工计算。
在当时的条件下,经费困难和技术薄弱是当时造成整个工程进展缓慢的两大难题。在开挖明渠的过程中,遇到不小的困难。一是当时施工设备简陋、经验也不足,大家都是边干边摸索改进设备;二是地委号召群众参与建设土渠,分段承包给各村组织施工,施工质量普遍不高。到1982年试通水的时候,渠道多处出现了塌方。
为了解决渡槽软基处理,设计室技术人员采用边钻探边施工的新办法,请来了农村的打井队,让打井队先钻井达到岩基,然后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这个工艺发展起来就是如今的钻孔灌注桩技术。
从1970年开始筹备和开展前期工作,到1979年全面开工,到1981年底翻水站工程基本建成,1982年起投放试翻水运行,一直到1984年11月通过省、市验收,正式投入运行,长达14年。我们的技术人员常年吃住在工地现场,根本没有节假日,很多技术人员连春节都是在现场。
作为瓯江翻水站的建设参与者,如今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回忆起那些激情燃烧的日子,不禁感慨万千:一是相信科学,党和政府经过科学论证决策后才把任务交给我们,就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干;二是相信同志,相信我们的技术干部能把事情干好干成;三是相信组织,保障好技术人员的待遇和福利,解决好生活困难,让技术人员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水利建设中。(根据凌杲、陈宗暄谈话录音资料整理)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为你推荐
-
直通千岛湖黄山九华山…… 温州又一条高铁大通道要来了
社会12-13
-
TIR国际公路运输浙江省首发!张振丰调研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工作
要闻12-13
-
温州做法全省推广 “老兵暖心屋”项目完美收官
社会12-13
-
骑行入库摔成粉碎性骨折 小区物业到底需不需担责?
社会12-13
-
因手机出故障被5元停车费难倒的吴先生,幸好有人解围
社会12-13
-
关注电动汽车充电安全 消防部门做了模拟实验
社会12-13
-
温州五洲艺术团亮相教育部2024“感知中国”年度特别活动
科教文体12-13
-
总投资约7.87亿元!温州这一交通工程初步设计获批
社会12-13
-
温州港年拖轮助泊量再超万艘次 集装箱吞吐量超去年总量
社会12-13
-
“娘家温度”,点亮职工“诗和远方”
社会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