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动企业利润提升 国家级市场采购试点运行良好
温州网讯 如今,在温州(鹿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工作的推动下,连货车司机都要安装钉钉,到点打卡、按序进场施封。
该区商务局总经济师宋坚毅解释,以往,状元岙码头存在部分货车随意插队、堵塞卡口现象,导致其他原本计划当天出口的货物赶不上船期无法顺利出口,降低整体通关效率、增加企业物流成本。
启用钉钉以后,货车司机到了港区就可打卡等候,按打卡时间早晚排队进场施封。这种组织方式增强了企业对物流的计划性,确保每批货物都能有序出口。这是鹿城致力推进该项国家级试点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
多项优惠服务小微企业 打造国际市场采购基地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是指由符合条件的经营者,在经国家认定的市场集聚区内采购的、单票报关单商品货值少于等于15万美元、在海关指定口岸办理出口商品通关手续的贸易方式。
去年9月29日,温州(鹿城)轻工产品交易中心,获批全国第四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成为同类试点中全国14个、全省3个地区之一。其位于双屿街道,东至康盛路,南至金温铁路,西至山后路及西向排洪工程,北至瓯江,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
区域内将以专业市场建设为核心,以外贸带动内贸,促进制造业服务业提升,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致力打造浙南闽北赣东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国家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示范市场、国际市场采购的重要基地。
试点推行的优惠政策包括:货物增值税采取免征不退方式,从而缩短资金流转周期、降低财务成本。外贸交易允许跨境人民币结算,允许商户、委托代理公司等多种主体收汇。通关上实现24小时放行,对小额小批量的法定检验商品,试行先快速放行、事后抽检的管理模式等。
提前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成为全市出口增长主力
今年来,温州(鹿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运行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年初,省里下达全年出口20亿美元的任务,鹿城主动提出“全年突破30亿美元、带动全省外贸增长1个百分点”的目标。
8月底,省定任务提前4个月完成。目前,每日出口额维持在3000万美元左右高位运行,每周约1.5亿美元,每月至少5亿美元,按这样势头,预计可提前两个月完成自我加压目标,全年有望突破40亿美元。
数据快速增长的同时,试点开辟的出口渠道也越来越广。出口目的地已拓展至138个国家和地区,直达航线、水路转关、陆路转关等水陆空三栖出口路径全部打通。
吸引前来参与的地区和企业越来越多。除新设的龙港市外,我市其他县(市、区)均有企业在联网平台备案或开展业务,入驻企业数月环比稳定增长。今年来,前来对接的外向型企业突破2000人次,在平台备案的各类企业超500家。
在试点的带动下,尽管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前8个月,鹿城实现外贸出口增长85.3%,创18年来同期新高,高于市均水平57.9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出口增长15.8个百分点,对全市出口增长贡献率达77%。也就是说,全市出口增量超四分之三来自该试点。
助力企业提升利润空间 持续建设推动以商招商
以提升利润空间为关键点,为企业降低综合成本、减轻运行负担,是温州(鹿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的首要举措。
外贸企业、货代公司、个体户的平台备案时间,从5天压缩到1天内。入驻试点的个体户,采取提前注册、虚拟运行等方式,协助尽快开展业务;原本他们需缴纳2万元商铺定金,运用前期缓交和后期奖励直接抵扣的双重政策,等于让他们零成本入驻。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还可免除每个货柜400元施封费用。
试点率全国之先实施水路转关,使水陆空三栖日均出口货柜量都大幅提升。陆路施封每票时间由50分钟压缩到30分钟,温州到宁波船只靠泊时间从48小时缩短到8小时,状元岙码头每天延长海关施封3小时,确保每批货物顺利出口。
得益于这些措施,试点内经陆路转关每出口一个货柜,外贸公司、报关行、货代公司、车队等整条流程上的总利润已达1500元,是原来的3倍。
下一步,这项国家级试点将打造环贸港、双金、交运双屿物流中心等实体市场,引入领军企业推进跨境电商和市场采购贸易融合发展。增加状元岙港区进出卡口数量,启用陆路转关电子施封,打造组货拼箱信息化平台,加密温州港支线线路,加开新的直达航线,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强化服务招商,及时兑现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企业入驻。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张睿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