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温州人与陆游、辛弃疾是知交好友
在南宋词坛上,辛弃疾和姜夔是两位并峙的领袖级人物,在文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辛弃疾文武双全,词风豪放,“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令人热血沸腾;
姜夔词被奉为雅词的典范,你可能读不出他的名字,但一定记得那句“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可你知道姜夔白石道人的号哪里来的吗?他的温州好友取的。
是的,在辛弃疾和姜夔同时代,温州出了一位文武双全的出色人才——潘柽(音cheng,字德久)。
潘柽的诗在当时很有影响力,永嘉学派集大成者叶适评价“永嘉言诗,皆本德久”。姜夔甚至自称身边别无长物,“囊中只有转庵诗”(潘柽号转庵)。
潘柽不但与姜夔友情深厚,与同时代的大文豪陆游、辛弃疾等人都有交往。
人说“虎父无犬子”,三十六坊君上期介绍了温州第一位武状元潘文虎,本期,就来和读者聊聊这位在温州历史上影响力不亚于父亲的潘柽。
开一代诗风
永嘉学派研究专家周梦江先生认为,温州在宋代以前,诗名卓著的人很少,特别是有自己的理论、诗风,能在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只有南宋时期的“永嘉四灵”诗派。而潘柽这位诗人,却是“永嘉四灵”诗派的开创者。
潘柽,字德久,号转庵,永嘉(今温州)人,温州首位武状元潘文虎之子。潘柽年少时便诗名在外,可惜考运不佳,“举进士不第”。绍兴初年,潘文虎阵亡,恩荫潘柽,被授予武职,召试为閤门舍人。
因潘文虎而得名的瓯海潘桥
潘柽曾任福建兵马鈐辖(军区统兵官),还出使过金国,出使时大文豪陆游托他一路注意考察出兵路线,还作诗相送,相约“君归解鞍借芳草,细谈塞北忘予老”。
虽然出身武将世家,潘柽却以诗名影响后世。他是南宋武臣善诗的出色代表,南宋著名豪放派诗人刘克庄曾说,南渡后武臣能诗者,数刘翰和潘柽二人。
潘柽对温州影响更大的,是开一代诗风。叶适在为潘柽的诗集《转庵集序》中说:“永嘉言诗,皆本德久。”
叶适像
这里的“永嘉”,一般认为是指“永嘉四灵”诗派;“诗”,则指中晚唐的近体诗而言。
潘柽为什么要提倡中晚唐的近体诗?
学者认为,当时“永嘉之学”与程朱理学,在文艺思想上有争议。潘柽倡导唐诗,首先是不满当时“以道学为诗”的创作主张。在当时“贵理学而贱诗”的风气下,潘柽的倡导不仅对“永嘉四灵”诗派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与当时哲学思想领域的争论也相呼应。
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也说:“‘永嘉四灵’的诗风,从潘柽开始,由叶适极力提倡,在‘四灵‘的作品中充分表现。”
潘柽因此被视为“永嘉四灵”的先导者。
与姜夔知交
也正因为潘柽在诗坛的影响力,和他“浪漫江湖”的性格魅力,他与当时的大文豪都有交往,以及诗歌唱酬。
潘柽约于淳熙十六年(1189)随使臣出使金国。他念念不忘收复中原,回归后曾任参与戎幕的武官。戎马生涯使他到过很多地方,叶适曾说,“德久浪漫江湖,吟号不择地,故所至有声。”他自己也曾说:“我行半天下”。
丰富的阅历加深了他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感受,体现在诗歌创作中,“漫运一官长束缚,依然还我自由身,心因爱向江湖乐,眼不禁看富贵尘”。
这或许是他与布衣终身的姜夔深厚友谊的思想基础。
姜夔(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以诗词著名。
潘柽与姜夔交情颇厚,姜夔在《予居苕溪上与白石洞天为邻潘德久字余曰白石》诗中,说到了“白石道人”号的由来。
姜夔跋王献之保母帖,现存故宫博物院
当时,姜夔居住在苕溪(浙江吴兴),与白石洞天为邻。潘柽不但为他取号“白石道人”,还赠诗“人间官爵似摴蒱,采到枯松亦大夫。白石道人新拜号,断无缴驳任称呼”。摴蒱,古博戏名。大意是说,世间官爵,好比赌桌上抛掷的骰子,连拾到的枯松也能封列大夫(秦始皇封泰山松为五大夫)。可是这回姜诗人拜封“白石道人”,却无须恩准任凭称呼,断不会被驳还奏章。
诗写得很风趣,姜夔读后十分开心,作长篇答赠,说“佳名锡我何敢辞”,又打趣说自己“夜夜山中煮白石”、“但愁自此长苦饥”。他还对好友的诗赞赏有加,自称行囊中只带了《转庵集》“囊中只有转庵诗”。这赠答二诗,笔墨诙谐,在诗苑传为佳话。姜夔存世的诗词集中,有赠酬潘德久的诗6首。
郭公山富览亭
或许是应潘柽的邀请,姜夔于开禧二年(1206)左右,坐船来到温州游玩。他登上城西郭公山,留下著名的《水调歌头富览亭永嘉作》,其中有“不问王郎五马,颇忆谢生双屐,处处长青苔”之句。词中“二三子,总仙才”,想必是对温州好朋友们才学的赞赏吧。
顺便说一句,几百年后,同样是温州人、被誉为“一代词宗”的夏承焘,以研究姜白石闻名,《姜白石词编年笺校》是他的经典之作,应该也是另一位最了解姜夔的人了。
温州朋友圈
潘柽不仅有众多外地名人好友,他在温州也是人缘极好。
最铁杆的好友,应该是他的同乡许及之了。
许及之(1141-1209),字深甫(亦作深父),号涉斋,永嘉(今鹿城区)人。隆兴元年(1163)进士,历官淮南东路转运判官兼提点刑狱、礼部尚书兼给事中、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
许及之不但官做得大,文采也很出众,曾与潘柽等人结为诗社。清代孙衣言称赞他“其所作七言古诗,用意妙远,几非后人所能骤然领略……在南宋诗人中当为健者。”
许及之的《涉斋集》中,与潘柽唱和或赠寄的诗,就有69篇、74首之多。
从这些诗篇中可以窥知潘柽的种种情况。如《听转庵弹琴》一诗,可以知道潘柽不仅是个诗人,还是一位音乐家,琴艺高超。
潘柽据说和温州状元木待问也是关系密切,两人还曾是同寝室的室友。
孙衣言的《瓯海轶闻》中,记录了《木状元祈梦》的故事。据说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温州郡士木待问(1140~1211)得漕荐后,到李文公庙求梦,梦见许多人抬着棺材从他身边走去,然后回头看他。于是便请同舍生潘柽解梦,潘柽认为木待问当魁天下。后来果然应验。
今公安路附近的状元巷,因木待问曾居住于此而得名
另外,姜夔与永嘉学派、以及“永嘉四灵”的代表人物都交情颇深。
如永嘉学派集大成者叶适,在潘柽赴南京任职时写诗相赠,对他很是推崇。潘柽去世后,又有《诗悼路钤舍人德久潘公》七绝三首,诗中有“耆旧只今新语少,九原唤起韦苏州”句。以唐代诗人韦应物来相比,说明其诗闲澹简远。
永嘉学派代表人物陈傅良,也有《送潘德久之官建康》等诗。
潘柽晚年隐居故里,在贫病中交加中度过。“永嘉四灵”之一的徐照说他:“贫与诗相涉,诗清不怨贫。”(《和潘德久喜徐文渊、赵紫芝还里》)
“永嘉四灵”之一赵师秀的名诗《约客》
根据徐照《哭潘德久》诗,可知潘柽去世时间在嘉定二、三年间(1209—1210),去世后,叶适、徐照、徐玑都有诗挽悼。
潘柽的《转庵集》早已散佚,今《两宋名贤小集》存其诗一卷,《全宋诗》辑录《遇旧有感》等诗共20首。
潘柽留下的诗并不多,小编摘录几首,后人可以从中领略潘柽的诗风。
题钓台 (潘柽)
蝉冠未必似羊裘,出处当时已熟筹。
但得诸公依日月,不妨老子卧林丘。
英雄陈迹千年在,香火空山万木秋。
自笑黄尘吹鬓客,爱来祠下系孤舟。
注:这首诗很有名,《宋诗记事》和宋明的一些诗话多有引述,特别是“但得诸公依日月,不妨老子卧林邱”一联,至今为后人传诵。
还自钱塘道中(潘柽)
江上青山落照边,江头归客木兰船。
春鸥自共潮回去,一点飞来是柳绵。
出郭(潘柽)
酟酒三家市,题诗十里塘。
薄云鸥外影,空翠马头香。
出郭知无事,寻僧有底忙。
终当成野逸,小筑近沧浪。
注:十里塘,即南塘。
下面是辛弃疾、姜夔、陆游写给潘柽的诗词。
江神子(别子似,末章寄潘德久)
辛弃疾
看君人物汉西都,过吾庐,笑谈初,
便说公卿、元自要通儒。
一自梅花开了后,长怕说,赋归欤。
而今别恨满江湖,怎消除、算何如,
杖屦当时、闻早放教疏。
今代故交新贵后,浑不寄,数行书。
予居苕溪上与白石洞天为邻潘德久字余曰白石
姜夔
南山仙人何所食,夜夜山中煮白石。
世人唤作白石仙,一生费齿不费钱。
仙人食罢腹便便,七十二峰生肺肝。
真租只在南山南,我欲从之不惮远,
无方煮石何由软。
佳名锡我何敢辞,但愁自比长苦饥。
囊中只有转庵诗,便当掬水三咽之。
送潘德久使蓟门
陆游
昆仑东分一枝浑,奔蹴砥柱经龙门。
羲皇受图抚上古,神禹治水开中原。
三灵实扶艺祖业,万国共仰东都尊。
群儿撞坏吁可叹,顾使残虏今游魂。
因君试求出师路,孟津白马应如故。
不须更议系河桥,北风正可乘冰渡。
颇闻卢龙已数尽,复道飞狐合屯戍。
辕门倘驻拂云祠,烽火应过明妃墓。
君归解鞍藉芳草,细谈塞北忘予老。
读书饮酒待贼平,万丈旄头方下扫。
来源:温州三十六坊
参考资料:
《开一代诗风——永嘉“四灵”诗派开创者潘柽》周梦江
《潘柽:“永嘉四灵”的先导者》胡雪罔出自《历代人物与温州》一书,潘善庚主编
《宋元明清温州文化编年纪事》洪振宁
《将军作诗人首倡晚唐体——拓展永嘉诗风的前驱潘柽》陈增杰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