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记忆:温州首座水库是上万人肩挑背扛建的
珊溪水利枢纽工程
东占岙水库
乐清白石水库
温州网讯 “那时候造这么一座水库真的不容易,全靠1万多人挑和扛。”今年82岁的林天岳老人感慨道。
林天岳老人说的水库,就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温州建设的第一座水库——位于永嘉县黄田街道东联村的东占岙水库,于1955年建成投用。
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市建设投用的水库达328座,在防洪、蓄水灌溉、供水、发电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肩挑背扛夜以继日建成温州首座水库
东联村原来也叫东占岙村,水库建设之前,这里有小溪顺山势而下。
“在当时,这里可以称得上是建造水库的绝佳场所,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永嘉县水利局水库管理站副站长李有富介绍,首先这里群山环绕,溪水从中流过,大坝位置地势不是特别高,靠近村庄,建设方便。其次,大坝两边依托山体,有纵深,又宽敞,形成一个长水壶的形状,蓄水后水面很漂亮。
说起谁先提议建这座水库的,由于历史久远,已无从考究。当地村民林天岳老人说,传闻是东联村一位黄姓村民,发现村附近这么一处建设水库的绝佳位置后提出来的,之后这个提议被相关部门领导采纳。
1954年,东占岙水库建设工程开工。在当时,既没有配套的电力、技术支持,也没有什么大型施工机械,水库建设靠的是上万人的齐心协力、肩挑背扛。当时的林天岳才15岁,是参与水库建设的亲历者之一。他回忆说,水库开工之后,村里人踊跃参加建设,工时按家里的田、人口等进行分配,他们家一共分到100多工时。1个工时需要完成50至60趟的挑担运输,每趟一般要挑五六十公斤,挑完后会发1根竹签作为证明。“我当时还小,只能稍微帮衬下我的父亲,太重我也挑不动。”
老人说,为了尽快完成水库施工,每天天没亮,村民们就听着军号声起床,上山挑担运泥、打桩夯土等,到了晚上打着火把继续施工。夯土对于水库大坝很重要,当时给大坝夯土的人都光着膀子,一起喊着号子一起发力,干得热火朝天。
东占岙水库从灌溉水库变成备用水源
1955年,东占岙水库建成。通过水库的蓄水灌溉,东联村及周边区域的农田用水得到保障,收成也逐年提升,大大改善了附近村民的生活。1958年,村民在水库下游安装了水轮发电机组和碾米的机械设备,使东联村成为当时较早用上电的村之一。当时,黄田大部分村的米几乎都依靠这套碾米设备。
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随着我市发电站等大型机电基础设施不断完工,东占岙水库的发电、碾米设备因为产出少逐步被淘汰,功能也从最初的灌溉发电,转变为供水、灌溉和防洪。1986年,东联村通了自来水,东占岙水库逐渐成为村里的备用水源。
东联村负责水库管理的村干部王陈寿说,目前东占岙水库的最大库容量为17万立方米左右,正常蓄水量14万立方米,经历过2次加固修缮:一次是2000年,对溢流堰进行修缮;另一次是2009年开工的除险加固工程,2010年完工。目前。该水库正在进行64年来的首次清淤工作。
我市各个时期水库功能的变化
东占岙水库功能的演变,是我市水库发展的一个缩影。
市水利局水库管理处原处长王玉铜表示,伴随着温州经济的发展,水库在各个时期发挥了不一样的功能和作用。
在上世纪50至60年代,建设水库主要是为了农田灌溉,确保农业用水。这一阶段,建设水库主要依靠人力,库容较小,除个别水库为中型水库外,大多为库容小于100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以100万立方米以下的小二型水库为主,水库功能相对单一。
上世纪70年代后,随着温州工商业飞速发展,生活用电和工业用电需求激增。为缓解电力供应紧张,当时政府鼓励水电开发,那个时期以发电为目的水库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特别是在永嘉、泰顺、文成等山区。直到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核电开发和西电东输等一些大型发送电工程的建成,小水电对电力供应的重要性才逐渐弱化。
上世纪90年代之后,水库在流域防洪和城镇供水方面的功能需求逐步凸显。温州地处东南沿海,受台风洪涝影响大,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洪涝灾害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越来越大,建设水库拦蓄洪水成为一项必然的选择。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带来的河网水质下降,建设供水水库替代河网取水水源的需要也日益迫切。一批以城市供水和防洪为主要功能的水库在此时期建成,如目前我市唯一大型水库——珊溪水库、位于瓯海区的泽雅水库等都是该时期开工建设的。珊溪水库和泽雅水库的建成,为飞云江和戍浦江防洪减灾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成为目前包括温州市区在内的600万人口生活饮水的重要水源地。
水库管理的“温州模式”:物业化管理
温州属于洪水、台风、暴雨、内涝等自然灾害易发的地区,很多中小型水库建设年代久远,缺乏技术、设备支持和管理,功能、作用难以发挥。
2004年,国家开始进行水管体制改革,对一些公益性水利项目实施财政支持,以提高水利设施的功效。2010年左右,温州开始进行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2013年,温州水利部门还创造性地提出水利设施的“物业化管理”,通过购买专业的水利管理团队服务,对水库进行日常巡查、安全管理、加固修缮等,形成水利管理方面的“温州模式”。该模式得到了省水利部门的认可,也向全国进行推广。
王玉铜称,通过对水库开展物业化管理,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提升了工程管理水平,保证了工程运行安全,降低了工程出险概率,延长了工程使用寿命,使工程效益发挥更充分,达到了花小钱省大钱的效果,实现了高技术、高效率、系统化、安全保障的管理目的。
水库简介
温州第一座小型水库东占岙水库
是温州第一座水库,也是第一座小型水库,位于永嘉县黄田街道东联村,总库容17.03万立方米,正常库容14.09万立方米,以供水、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和环境用水等综合利用。
温州第一座中型水库乐清白石水库
温州最早建成的中型水库。位于乐清白石上游约2公里处,库容1200万立方米。水库建有坝后式电站,装机750千瓦。水库于1957年12月上旬破土动工,1958年6月工程竣工,1961年建成水电站。
温州第一座大型水库珊溪水库
珊溪水利枢纽工程由珊溪水库、赵山渡引水工程组成,位于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的飞云江流域中上游,主体工程1997年9月23日正式开工,2001年12月31日全部工程完工。总库容18.24亿立方米,赵山渡引水工程设计年供水量7.3亿立方米,供水范围包括温州市区、瑞安、平阳、苍南、文成等8个县(市、区)500多万人口,占温州市水库供水人口的70%,占浙江省水库供水人口的20%以上,是浙江省供水受益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大型集中式饮用水水库,被誉为温州人民的“大水缸”。
来源:温州都市报
记者:陈伟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为你推荐
-
直通千岛湖黄山九华山…… 温州又一条高铁大通道要来了
社会12-13
-
TIR国际公路运输浙江省首发!张振丰调研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工作
要闻12-13
-
温州做法全省推广 “老兵暖心屋”项目完美收官
社会12-13
-
骑行入库摔成粉碎性骨折 小区物业到底需不需担责?
社会12-13
-
因手机出故障被5元停车费难倒的吴先生,幸好有人解围
社会12-13
-
关注电动汽车充电安全 消防部门做了模拟实验
社会12-13
-
温州五洲艺术团亮相教育部2024“感知中国”年度特别活动
科教文体12-13
-
总投资约7.87亿元!温州这一交通工程初步设计获批
社会12-13
-
温州港年拖轮助泊量再超万艘次 集装箱吞吐量超去年总量
社会12-13
-
“娘家温度”,点亮职工“诗和远方”
社会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