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日记丨王林香:我们不能恐慌 更不能退却
王林香,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一名医护人员。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她奔赴抗“疫”一线。

2月5日,睡梦中的我接到了支援隔离病区——641病区的电话通知,意料之中又难免紧张和不安,匆忙把年迈的母亲接到家中接管两个年幼的孩子。和家人告别的那一刻,我小女儿问我:“妈妈,一个月久不久?你一个月后才能回来,太久了我等不住……”我哽咽了,但只能强忍住眼中的泪水,因为我不坚强,他们更不会坚强。
2月7日,我真正踏上了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的最前线——641病区。穿好防护服进入到病房的污染区,整个病房紧张而又有条不紊,规律地响着呼吸机的声音。这里收治的是整个温州市所有新冠肺炎重症及危重症患者,我不敢呼吸,感觉冠状病毒一直往口罩里钻,理智告诉我这是太紧张的原因。环顾了下我的战友,大多都是90后小姑娘和小伙子。好多年前我就是ICU专科护士,记得有一次来了一个疑似禽流感患者,需要隔离治疗,我义无反顾地接受护理任务。而现在,我是他们的老师了,绝对不能恐慌,更不能退却。

一位82岁的阿婆,是我院接收的危重症患者,在床上稍微活动,如吃饭、小便、翻身后,就呼吸急促,氧饱和度直线下降。一次我给阿婆喂饭后,她感谢地说:“护士谢谢你!看你人小小个,但动作很灵活,这瓶营养液我喝不下,给你喝。”我摆摆手,指指自己用口罩包的严严实实的嘴巴,阿婆明白了。第二天,阿婆插管带呼吸机了。病魔一次次考验着患者的生命力及我们医护的战斗能力。

战胜了恐惧,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时间很快过去,带着疲惫的身躯,我很快进入睡梦。第三天夜里我被左足第一趾头痛醒,发现左足第一趾趾甲已淤紫。这是因为上班前不敢喝水,下班后拼命喝水导致双足肿胀,第一足趾挤压鞋子造成的。这是新冠肺炎除了面部压痕以外,给我的独有伤痕。
新冠肺炎使我们这些不同科室、不同年纪的人走到了一起,同一个战壕,为了共同的目标去战斗。在这里,大家同舟共济,哪里有战斗,哪里就有我们齐心协力!
来源:温医大附一院
文字:王林香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为你推荐
-
直通千岛湖黄山九华山…… 温州又一条高铁大通道要来了
社会12-13
-
TIR国际公路运输浙江省首发!张振丰调研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工作
要闻12-13
-
温州做法全省推广 “老兵暖心屋”项目完美收官
社会12-13
-
骑行入库摔成粉碎性骨折 小区物业到底需不需担责?
社会12-13
-
因手机出故障被5元停车费难倒的吴先生,幸好有人解围
社会12-13
-
关注电动汽车充电安全 消防部门做了模拟实验
社会12-13
-
温州五洲艺术团亮相教育部2024“感知中国”年度特别活动
科教文体12-13
-
总投资约7.87亿元!温州这一交通工程初步设计获批
社会12-13
-
温州港年拖轮助泊量再超万艘次 集装箱吞吐量超去年总量
社会12-13
-
“娘家温度”,点亮职工“诗和远方”
社会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