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1个多月发病50余例,疫情期间需提防脑卒中
温州网讯 眼下正是脑卒中的高发期,记者从温州市人民医院卒中中心了解到,从春节开始到现在,该中心接诊了50余名卒中患者。医生提醒,在抗击疫情期间,也不能忽视脑卒中,而如何正确辨识以及快速前往最近的、有救治能力的医院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温州市人民医院在成立卒中中心之后,不仅组建了多学科的联手“作战”体系,更是在娄桥院区急诊科设置了一个小型的“卒中单元”,将DNT时间,也就是从患者到院开始到采取静脉溶栓的时间一缩再缩,为温州西片区的市民搭建了一个专业的脑卒中抢救圈。
该中心质控办公室主任、神经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叶华介绍,疫情期间,中心按患者的危险级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流程。经过预检,如果属高危患者,直接进入急诊科预留的单人诊间边治疗边进行新冠肺炎排查。如果是低危患者,则走正常的救治流程。另外,中心还为百余名“老病人”在互联网医院上开出了处方药,并通过快递寄给患者,尽量让他们少往医院跑。
“绿通”高保障
早上6点半,75岁的叶女士起床后,发现自己讲话不清楚。她想着可能是没休息好,缓一下估计就没事了。
早上8点半,叶女士仍然无法清楚地讲话,甚至比刚起床的时候更严重了。随后她叫女儿过来陪同去医院就诊。
上午9点40分,女儿陪同叶女士去了温州市人民医院娄桥院区神经内科病房,找到一直在为叶女士看病的医生。该医生看了叶女士的情况,让她马上前往急诊科进行溶栓。
上午9点50分,叶女士到达急诊科,负责急会诊的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吴森翔马上过来进行评估。
上午10点钟,叶女士在进行完CT检查后,被安排进入卒中单元进行床边的抽血以及心电图检查。
上午10点半,CT检查报告排除叶女士是脑出血,可以进行静脉溶栓,并且在征得叶女士家属的同意后,为叶女士进行了溶栓治疗。
记者采访当日恰逢叶女士在进行抢救,记者注意到,叶女士的床边挂起了“卒中优先”的牌子,身上贴着绿色标签。
“这就是医院专为脑卒中患者打通的多渠道‘绿通’环节。”温州市人民医院卒中中心常务主任、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王耀光介绍,一旦确认是脑卒中患者,一律实行先救治再付费。另外,不仅在抢救室专门设置“卒中单元”,一旦进入抢救环节,所有流程均实行“优先”原则。急诊科护士长曾卫芳指着标有“绿色通道”的袋子说,细微到像抽血化验采集的血液标本,也被套上这样的袋子,检验科只要看到这样的标本,均适用优先原则。
王耀光表示,从事这么多年的救治工作,光靠一个科室的单打独斗可不行。因此2018年,卒中中心应运而生,组成了一个由急诊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康复科、影像科、介入科、检验科等多科室协作的“超级”团队,每个科室都制定了一套标准流程,并严格照章执行。不断缩短院内急救时间,提高了溶栓比例,并桥接血管内取栓,以及动脉瘤破裂出血的血管内治疗,为脑卒中患者早期救治搭建了“抢救医疗圈”。
“缩时”有一手
据了解,目前,叶女士恢复不错,表达情况与常人基本上没区别。
从发病到静脉溶栓的时间是4个小时,在国际标准4.5小时这一“时间窗”内;从到院开始到用药,用时50分钟,低于国际标准DNT时间60分钟。正是抓住了这两个关键“时间点”,叶女士才得以顺利采取了静脉溶栓这种国际上公认的对于急性脑梗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并且达到了理想的预后水平。
叶华介绍,目前,卒中中心的平均DNT时间在60分钟以内,创下最短的用时是35分钟。为了这个时间一缩再缩,卒中中心可谓下足了功夫。“急诊科作为抢救第一道门,是最需要动脑筋的地方,所以这块也是动作最大的。”叶华说,去年11月,急诊科刚刚安装了CT设备,大大方便了检查,为溶栓取栓争取了时间。在急诊科还设置了神经内科急诊室,白天有急会诊医生待命,晚上更配备了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医生坐镇,实行24小时无缝对接。急诊科有专门的药房,取药配药更加便利。另外,急诊科还专门配备了4名卒中护士,她们都经过专门的学习与系统的培训,能够做到在短时间内识别出脑卒中患者,以便快速进入抢救流程。
“但是,医院‘抢’出的这十几二十分钟跟院前耽误的时间比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叶华遗憾地说,从临床来看,因为院前耽误太多时间导致来院后无法进行静脉溶栓以致预后较差的患者很多。
温州市人民医院卒中中心秘书、神经外科主治医师邹诣指出,取栓和溶栓一样都有时间限制,目前很多患者对脑卒中的认识不足,到院后已经无法进行取栓治疗。
在采访中,叶华一再强调“时间窗”的重要性,一旦出现疑似脑卒中症状,一定要立即前往最近的、有救治能力的医院进行治疗。
“宣教”从未停
1看(1张脸)——是否不对称,有无口角歪斜。2查(2只胳膊)——平行举起时有无单侧无力。0听(聆听语言)——言语是否不清,表达困难。这是快速判断脑卒中症状的“120口诀”,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这是温州市卒中中心一直在向大众进行推广的“中风120”口诀。
“脑卒中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是中国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温州是卒中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地区。但是不少人并不能正确识别。”王耀光说,2016年,中国研究显示,只有16.9%中风病人知道中风的最初症状;只有18.8%的患者利用了120医疗急救系统。提高公众对脑卒中的认识以及防范非常迫切。“医生除了治病救人,更承担着科普宣教的职责,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要让大众学会防范,而不是等有了病才去治。”王耀光介绍,中心的科普宣教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院内,主要针对患者及其家属展开。另外是院外,在各个社区开展义诊活动以及科普讲座。一年可以开展活动70余场,受益人数近6000人次。此外,去年还开展了15场颈动脉B超免费筛查,并为高危人群提供后续的治疗以及管理服务,深受好评。
不久前,温州市人民医院卒中中心加入了浙江省脑卒中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其是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下设单位。王耀光告诉记者,加入该质量控制中心是想进一步提升卒中中心的质控水平。加入该质量控制中心之后,所有脑卒中患者均实行智能化数据管理,通过扫描患者腕带二维码,准确记录其到院时间、用药时间等,全程实时更新,不可人为更改。而通过记录的数据,可以更清楚查找哪一环节出现延时情况,以便日后更好改善。
来源:温州商报
记者胡宁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