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新冠疫情期间网络诈骗趋势报告》发布

2020-03-25 17:40:00
疫情期间,催生了哪些网络诈骗新套路?这份报告给你答案!

  宅家不外出的时候,你都遇过哪些“云诈骗”?为什么有些人频频中招而不自知?疫情期间,催生了哪些网络诈骗新套路?这份报告给你答案!

  近日,360安全大脑发布了《新冠肺炎期间网络诈骗趋势研究报告》。报告从从疫情期间网络诈骗数据综合分析、网络诈骗受害者画像、疫情期间高发诈骗类型分析等维度,揭示了疫情防控期间网络诈骗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传播君摘录精华,为你呈现。

  网络诈骗举报数据综合分析

  1疫情期间网络诈骗主要类型及人均损失

  举报数量

  3243例:猎网平台在疫情期间共计收到用户有效举报3243例,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7%。

  从举报数量上看:

  No.1:游戏诈骗 举报量:550例;

  No.2:金融诈骗 举报量:522例;

  No.3:购物诈骗 举报量:399例。

  人均损失:

  5997万元:举报者被骗总金额达5997万元;

  18492元:举报者人均损失达18492元。

  从人均损失上看:

  No.1:交友诈骗 人均损失:73781元;

  No.2:网络赌博诈骗 人均损失:50128元;

  No.3:金融诈骗 人均损失:48370元。

  2疫情期间每周举报量趋势

  举报数量

  每周举报量呈上升趋势,受春节假期影响,1月24日至1月30日期间举报量比较低,随着春节假期结束以及利用疫情实施诈骗逐渐高发,举报量在2月底达到高峰。

  人均损失

  2月14日至2月20日人均损失最高,主要因为金融诈骗和网络赌博诈骗高发,且这两类诈骗人均损失较高。

  解析

  春节后复工、开学时间被一再推迟,部分人想通过网上借贷、网络兼职、投资理财的方式来度过难关,同时,宅在家中的“游戏党”闲暇时间增加,买卖账号、游戏道具交易、游戏代练的行为增多,相关诈骗举报量也不断增加。

  网络诈骗受害者画像

  1疫情期间网络诈骗受害者地域特征

  举报数量

  No.1:广东省,占比8.4%;

  No.2:山东省,占比7.7%;

  No.3:云南省,占比7.1%,首次进入前五。

  人均损失

  No.1:海南省,人均损失77944元;

  No.2:上海市,人均损失58227元;

  No.3:北京市,人均损失50558元。

  2疫情期间网络诈骗受害者性别特征

  男性更易受骗,女性损失更多

  疫情期间网络诈骗受害者中,男性占比68.2%,女性占比为31.8%。

  从人均损失上看,疫情期间网络诈骗人均损失为18492元,其中女性人均损失更高,为26996元,男性人均损失为14528元。

  色情诈骗男性易中招,女性易被中奖迷惑

  在大多数诈骗类型中,男性受骗比例均高于女性。在色情诈骗中,男性占比高达到95.6%;在网络赌博诈骗中,男性占比高达78.6%;在游戏诈骗中,男性占比也远远高出女性,为78.0%。

  兼职诈骗和中奖诈骗的女性受害者占比高于男性。在兼职诈骗中,女性受害者占比54.4%;在中奖诈骗中,女性受害者占比高达64%。

  3疫情期间网络诈骗受害者被骗来源分析

  微信成骗子使用最高频工具

  微信为此次疫情期间网络诈骗最主要的渠道,占总举报量的21.6%,QQ居第二位,占总举报量的21.1%。

  “交友平台”诈骗人均损失最高

  从人均损失维度分析诈骗来源可见:

  NO.1:通过“交友平台”接触到的诈骗,人均损失达81734元;

  NO.2:因“投资平台”引发的诈骗,人均损失达62689元;

  NO.3:因“好友推荐”接触到的诈骗,人均损失达42600元。

  4疫情期间网络诈骗类型及年龄段分布

  20岁以下群体(主要被骗群体)

  主要受骗类型:游戏诈骗、购物诈骗和中奖诈骗;

  原因:此年龄段多数仍是在校学生,日常生活频繁接触网络游戏、网络购物。

  21岁至30岁群体

  主要受骗类型:金融诈骗、色情诈骗和交友诈骗;

  原因:此年龄段已经步入工作岗位,个人财产有一定的累积,对投资、婚恋、交友等方面均有更多需求。

  31岁至50岁群体

  主要受骗类型:金融诈骗、虚假办证诈骗和网络赌博诈骗;

  原因:此年龄段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且具有较强的理财需求。

  注意:

  1.疫情期间遭遇金融诈骗最多的是90后,占比为44.6%;

  2.疫情期间遭遇游戏诈骗和网购诈骗最多的是00后,占比分别为44.8%和46.6%。

  利用疫情诈骗主要类型分析

  1利用疫情诈骗主要类型及人均损失

  举报数量

  NO.1:口罩诈骗,占比88.3%;

  NO.2:售卖额温枪诈骗,占比6.3%。

  人均损失

  NO.1:售卖额温枪诈骗,人均损高达72590元;

  NO.2:口罩诈骗,人均损失达6692元。

  注意:

  缴纳学费诈骗、慈善募捐诈骗和红包返利诈骗都是疫情期间诈骗分子的新套路。

  2售卖口罩诈骗信息来源

  从举报量的维度分析诈骗来源可见:

  社交平台成为口罩诈骗受害者接触诈骗者或诈骗信息的最主要途径,占口罩诈骗举报量的72%,购物平台占比18.3%。

  注意:

  疫情期间口罩诈骗出现新套路,诈骗者在正规购物平台发布售卖信息,然后以各种理由诱使受害者使用红包交易或者加好友后私下转账等交易方式,达到绕开正规平台的目的,从而实施诈骗。

  3利用疫情诈骗的主要类型

  虚假销售防疫用品

  谎称提供住院床位诈骗

  缴纳学费骗局

  虚假公益捐款诈骗

  车票机票退改签诈骗

  虚假售卖假药诈骗

  虚拟货币炒作骗局

  冒充金融平台贷款诈骗

  疫情期间部分网络诈骗套路解析

  1.社交平台成“口罩集市”

  受害人在各大社交平台看到售卖广告后,轻易相信对方口中所谓的“口罩有货”;

  骗子利用受害人急于购买的迫切心理,编造定金、手续费、保证金等各种理由引诱受害人先行私下转账付款;

  收款后骗子拖延发货、不发货、发次货等,最后拉黑消失。

  2.“囊中羞涩”误入借贷陷阱

  疫情期间一些人因停工收入不稳定,需资金周转。为解决手头紧的问题,转而在网上选择借贷;

  骗子的“零抵押”“低利息”“低门槛”等虚假广告,正好迎合了急于需要借贷的人的心理;

  骗子冒充成官方客服以“信息填写错误”“交钱解冻账号”“交工本费”等各种理由索要金钱进行连环骗,但拒不真实放款,从而实施诈骗。

  3.多重身份的诈骗者

  冒充老师身份潜入学生家长群,打着疫情的幌子在群内发布收款二维码骗取学费;

  冒充成红十字会、慈善机构和医院等,发布防控疫情“献爱心”的虚假信息骗取善款;

  冒充成公检法人员,以“涉嫌倒卖口罩案件”为由给受害人打电话,再和同伙相互配合,以需要受害人配合检查为由实施连环骗,诱骗受害人转账至“安全账户”诈骗巨额钱财。

  4.钓鱼网站暗藏玄机

  疫情防控期间,很多人在家玩网络游戏,骗子通过在游戏中发布广告与受害人取得联系,如游戏代练、售卖游戏帐号、游戏道具等,随即要求加微信或QQ好友,然后发送钓鱼网站诈骗钱财;

  还有骗子冒充政府疾控部门、医疗药物研究机构和医药协会等,谎称有所谓的疫情“特效药”,通过发布虚假广告或者短信诱骗受害人点击钓鱼网站链接,从而骗取钱财。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鲍苗苗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