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温州发展该如何“化危为机” “云”端的在外温州人这样说

温州发展该如何“化危为机” “云”端的在外温州人这样说

温州网 2020-04-24 08:03:25
4月23日,记者邀请在外温州人做客“云议事”网上平台,围绕温州今年发展目标发言献计。

  温州网讯 翻开今年的温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锁定了全新的目标:2020年,全市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

  今年,温州如何把握“化危为机”的机遇,推动经济向价值链升级方向迈进?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如何抢时争速,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疫情造成的损失夺回来?如何实施数字生活新服务行动,培育发展定制消费、时尚消费、网红消费等消费新模式?

  4月23日,记者邀请在外温州人做客“云议事”网上平台,围绕温州今年发展目标发言献计。

  转换思维、出台政策

  化疫情之“危”为创新之“机”

  胡敏(香港文成同乡会会长)

  年初的疫情一度打乱了温州前进的步伐,部分制造业、服务业、外贸企业等经营困难加剧,在此背景下,GDP增幅“7%”的目标意味着更大的责任与挑战。如何化压力为动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夺回?

  我认为,改变思维、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众所周知,国外的许多大品牌的加工基地,都设在越南、马来西亚、非洲等地,但说起手工,还是中国的优势。如果政府部门能出台政策,为大品牌的加工基地“敞开大门”,相信会推动经济社会加速回归。

  虽然疫情打乱了温州发展的步调,但我们从中也看到了迸发出的商机。当前,国外商品进不来,我们可以趁机扶植和发展国内品牌,温州政府也可借机优化和升级温州的产业结构,推出强有力的政策,降低各项成本,打造更加有竞争力的营商环境,结合和利用温商遍天下的有利条件,吸引在世界各地的温州人高端制造业强势回归温州,让温州制造引领全球,促进温州经济长远繁荣。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如何引入人才?留住人才?我想,制定更加优越的人才激励制度,做好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是重要的一环。政府部门应创新对人才的激励手段,除常规的精神奖励、评选奖励、补贴奖励,还可通过股权、红利等使人才与企业挂钩。提高温州的人才总量,改善和优化人才结构,才能稳步推进高质量经济发展。

  我相信,通过不断的改变,温州会将疫情之“危”化作创新之“机”,在市场竞争中续写新时代温州创新史。

  瞄准“基本功”改革创新

  奔向高质量发展的明天

  周双临(日本浙商妇女联合会会长、鹿城区青年企业家协会会长)

  统计显示,目前在中国活跃着2000多万家中小企业和6000多万家个体工商户。而这些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占中国市场主体的大部分。

  疫情这面镜子,不仅照出了温州的优势,也暴露了发展的短板:由于经济不确定性和外贸风险增多,部分制造业、服务业、外贸企业等经营困难加剧,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步伐不快,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培育进程缓慢等等。

  如何补齐短板、危中寻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民营经济的重要发祥地,改革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标签。我们可以创新思路,将陆地思维拓展到海洋思维。当下,网络的加快发展,催生了许多新业态,市场出现新需求、消费出现新方式、创新出现新动力。我认为,可以将以前落地到点的实体,以依托互联网平台的方式,捕捉商机,抢抓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深度融合带来的新机遇。

  思路创新了,“基本功”还要扎实。现在,很多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往往过多地重视“包装”,忽略了自身技术、专业能力的培养。

  危机险中求,当机会来临,如何牢牢抓住?这就需要我们将更多的精力,回归到企业的品质建设上,只有将“基本功”练得扎实了,机会来临时,才能实现绝地反击。

  当下,温州政府出台了很多具有前瞻性的举措,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民营经济持续发展的宏伟蓝图。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温州会奔向高质量发展的明天。

  数字化“突围”

  助力新时代经济复苏

  蒋模云(市工商联常委、温州市湖南商会会长)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受到打击最重的无疑是线下实体商业。餐饮、外贸、零售等行业收入几乎是断崖式下跌。

  如何千方百计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疫情造成的损失夺回来?我认为,后疫情时期,GDP要上来,民营经济占了“大头”。

  近年来,温州民营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更加强烈。其实,经济的发展还是靠人,如何留住人,让他们在温州安居乐业,是我们该思考的。我认为,温州的经济发展可以分“两条腿”走。一方面要出台相关政策,巩固民营经济力量,只有民营企业稳定,才能让人安心留在温州,才能为温州的发展夯实经济基础;另一方面,我们要把目光投射到加速经济转型上来,疫情影响最大的是外贸企业。外贸型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谋深谋细发展战略,还要坚持干字当头、行动至上。

  疫情下政府积极的财政政策,多维度助力企业解决当下面临的利润下降,现金流紧张等问题。但是仍面临许多政策无法触及的痛处,这就要求企业从自身出发,转变营销方式,寻求自救方案。如能将数字化转型与国家政策扶持形成良性循环机制,就能更好地度过这次疫情危机。

  我这里所说的企业数字化,并非简单地将线下内容转移至线上,而是可通过互联网线上手段,进行业务拓展、客户价值提升、订单、物流和配送综合管理等一系列经营环节,打造人、货、场、资全链接O2O模式,真正实现企业品牌和服务升级。

  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数字化“突围”将会缓解部分企业当下所遇到的痛点,更好地为温州新时代经济复苏助力。

  来源:温州新闻客户端

  记者:庄越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鲍苗苗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张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