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入选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 将有这些变化
县城是我国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空间、城镇体系的重要一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纽带。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公布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其中,温州乐清成功入选。
近年来,乐清城镇化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全面完成南岸村等中心城区9个整村13476户的城中村改造征迁,建成“大建大美”项目43个;新建综合供能服务站10座,新建智能公交廊点237个,新增优化公交线路43条,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水平、公交化率均居全省各县(市)首位。
二是产业优势不断凸显。深入推进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等一批试点建设,拥有“中国电器之都”等11张国字号金名片;乐清经济开发区被评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区,创建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2个、省级特色小镇3个;乐清湾港区积极融入全省“大湾区”建设,乐清湾铁路支线7月投用、港区口岸临时开放,启动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接轨“义新欧”,打造公铁海联运的综合型枢纽港。
那么,入选的县及县级市将如何开展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呢?据《通知》内容,主要任务如下:
明晰建设领域
要瞄准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需要政府支持引导的公共领域,聚力推进17项建设任务。
围绕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优化医疗卫生设施、教育设施、养老托育设施、文旅体育设施、社会福利设施和社区综合服务设施。
围绕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完善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设施、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县城公共厕所。
围绕市政公用设施提挡升级,推进市政交通设施、市政管网设施、配送投递设施、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和县城智慧化改造。
围绕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完善产业平台配套设施、冷链物流设施和农贸市场。
界定项目范畴
要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立足本地实际和发展急需,参照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项目范畴,因地制宜研究确定本地项目范畴。加快确定一批弥补本地突出短板、契合群众迫切需要的项目,以及一批公共性平台性程度较高、惠及较多群众及市场主体的项目,特别是能够尽快见效并形成实物工作量的项目。
加强项目谋划
要综合考虑资金保障情况、财务平衡及收益状况,分阶段、有步骤地滚动谋划设计不同性质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成熟一批、实施一批。
严把项目标准
要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综合考虑各类因素,合理确定项目区位布局和规模体量。坚持合规开展项目建设,严格执行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以及有关部门印发的规范性文件。
加大资金、建设用地支持
加大财政资金支持。要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落实政府投资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的要求,针对县城公益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设计多元化的财政性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县城公益性项目主要通过地方政府财政资金予以投入,符合条件的县城公益性项目可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予以适当支持。
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要针对县城准公益性及经营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设计市场化的金融资本与工商资本联动投入机制。规范有序推广PPP模式,带动民间投资参与投入的积极性。
加强建设用地支撑。注重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和低效土地,优先用于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项目。积极组织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直接入市,分类推进就地入市或异地调整入市。
严格防范风险
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严防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审慎论证项目可行性,优选项目、精准补短板、不留后遗症。严防“大水漫灌”,确保精准投资、提高投资效益。严防“半拉子工程”,确保项目资金来源可靠、规模充足。严防“大拆大建”,优先采取改扩建方式,必要时采取新建迁建方式。严防“贪大求洋”,落实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新时期建筑方针。
县城城镇化补短板
强弱项项目范畴
一、推进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
1.健全医疗卫生设施
推进县城与邻近地级市城区、省会城市医疗卫生设施统筹布局和衔接配合。推进县级综合医院(含中医院)提标改造,以门急诊、住院、医技科室为重点增加业务用房并配备必要设备,增强传染病科室诊疗能力、重症监护室(ICU)救治能力,增加重要医疗物资储备,预留应急空间、强化平战结合。推进县级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配齐疾病监测预警、实验室检测、标本采集、现场处置等设施设备。完善县级妇幼卫生健康服务机构,补齐业务用房面积缺口。改造或新建大型公共设施时,应使之具备短期内改建为“方舱医院”或应急避难场所的条件,满足救灾应急需要。发展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
2.完善教育设施
按照县城常住人口规模配置教育资源。新建或改扩建公办幼儿园,引导社会力量建设普惠性幼儿园。按照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标准,改善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实现校舍和场所标准化。推动普通高中加强校园校舍设施建设,扩大培养能力、提高教育质量。扩大职业教育资源供给。
3.改善养老托育设施
大幅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扩充护理型床位,配置消防设施和辅助设施。加快建设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引导社会力量发展普惠养老。在家庭照护为主、托育补充前提下,大力推动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引导社会力量建设一批综合性托育服务机构和社区托育服务设施。
4.发展文旅体育设施
改造商业步行街、地方特色街区及配套设施,加强老建筑活化利用,因地制宜发展新型文旅商业消费聚集区。根据需要改扩建或新建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完善公共文化场所功能,建设智慧广电平台。在重要旅游景区所在县和有条件发展全域旅游的县,完善游客服务中心、旅游道路和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建设城市公园。建设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体育公园、全民健身步道和社会足球场地。
5.完善社会福利设施
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健全儿童收养体系,提升儿童福利设施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设施水平。建设残疾人康复和托养设施,因地制宜配建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完善公益性殡葬服务,支持建设公共殡仪馆和公益性骨灰安放设施。
6.建设社区综合服务设施
因地制宜布局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逐步实现城镇居民全覆盖。统筹卫生、就业、社保、文体、退役军人服务、儿童关爱保护等基本和非基本公共服务项目以及维稳、信访等管理职能,推进家政等便民服务进社区,打造综合性多功能的美好生活服务站。
二、推进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
7.完善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设施
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逐步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完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配备分类清运、密封性好、压缩式收运车辆,改造垃圾房和转运站。加快建设生活垃圾焚烧终端处理设施,逐步减少原生垃圾直接填埋。建立餐厨垃圾和建筑垃圾等回收及再生利用体系。加快建设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完善医疗废物收转运设施。因地制宜建设危险废物处理设施。在有条件县城建设规范的回收网点和分拣中心,重点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汽车、废纸等进行回收利用。
8.健全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按照“厂网配套、泥水并重”要求,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提高管网收集能力,积极推进管网“雨污分流”,实施混错接、漏接、老化和破损管网更新修复。因地制宜确定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标准,结合实际对现有污水处理厂进行扩容提标改造。在缺水地区和水环境敏感地区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加快建设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设施,减少污泥进入垃圾填埋场填埋量。
9.改善县城公共厕所
重点在旧城区、人流密集区和主次干路等区域,配建补建固定公共厕所或移动式公共厕所,利用节能环保技术配置除臭设施。改造老旧公共厕所,分批进行拆除还建或改建。新区建设和商业开发要严格按标准配建公共厕所。合理增加无障碍厕位和第三卫生间,方便残疾人和儿童等使用。
三、推进市政公用设施提挡升级
10.优化市政交通设施
推进县城与邻近地级市城区交通设施互联互通,鼓励对公路等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增强对外交通保障能力。布局建设公共停车场和配建停车场,鼓励建设立体停车库,缓解医院、学校、大中型商场和办公区等人流密集区“停车难”问题。推进客运站改扩建或迁建新建,拓展客运站“运游”“运邮”功能。按照“窄马路、密路网”方式,完善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三行系统”,优化公交站点布设,改善群众出行条件。
11.完善市政管网设施
实行“从源头到龙头”的全流程公共供水保障,扩大供水管网覆盖范围,更新改造供水水质不能稳定达标的水厂和老旧破损的供水管网。完善燃气储气设施和燃气管网,加快建设液化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局域供气网络。发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及清洁能源集中供热,推进燃煤锅炉集中改造。构建源头减排、雨水蓄排、排涝除险的排水防涝系统。在有条件县城推进路面电网和通信网架空线入地。
12.发展配送投递设施
建设统一分拨中转的公共配送中心,鼓励发展共同配送等新模式,满足小微企业和群众日常物流分拨配送需要。支持社会力量面向家庭用户和单位职工等受众群体,布设不同类型的智能快件箱,提供便捷安全的“最后一百米”服务。
13.推进县城智慧化改造
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推进5G网络向县城延伸覆盖,提升县城光纤宽带接入速率,建设深度覆盖的物联网。搭建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部署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水务等感知终端,推进市政公用设施智能化。整合市场监管、环境监管、应急管理、治安防控等事项,推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云上政务”,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整合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社保等信息数据系统,建设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公共服务供给便捷化。
14.更新改造老旧小区
改善小区居住条件,完善小区水电气路信等配套基础设施和养老托育、停车、便民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有条件的可加装电梯。加强对小区及周边闲置土地、房屋、地下室等存量资源的统筹利用。鼓励探索以社区乃至街区为单元进行改造的商业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有一定盈利的改造项目。
四、推进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
15.完善产业平台配套设施
培育县城内生增长动力和“造血”能力,引导县域特色经济和农村二三产业在县城集聚发展,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完善产业园区和特色小镇等产业集聚区配套设施,健全检验检测认证中心,提高产品质量标准;优化技术研发转化中心,提供共性技术公用研发设备;建设智能标准厂房,提供共用生产空间,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建设便企政务服务中心,提供“最多跑一次”的一站式服务;结合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盘活农村闲置资源资产。加大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力度,在有条件县城建设一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
16.健全冷链物流设施
结合实际在县城及周边建设冷库,配建理货和分拣等冷链配送设施,保障农副产品全程冷鲜冷冻保存和运输。在有条件县城建设面向城市消费的生鲜食品低温加工处理中心,推广“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新模式。引导社会力量在大中型商场超市建设冷链物流前置仓,解决冷链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
17.提升农贸市场水平
因地制宜推进农贸市场改造或迁建新建,合理扩大规模和服务半径,改善交易棚厅等经营条件。在批发型农贸市场配置检测检疫设备,确保进场农副产品质量安全。完善零售型农贸市场和社区菜市场环保设施,解决卫生“脏乱差”问题。支持社会力量改造建设畜禽定点屠宰加工厂。
来源:温州发布
资料:乐清市委宣传部、浙江发布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