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疫情防控常态化,校园生活有何新变化?

疫情防控常态化,校园生活有何新变化?

温州网 2020-06-12 08:27:00
复学复课已经快2个月,经历了疫情,校园里有了不少新变化。

  温州网讯 日前,浙江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对市民关心的学生健康问题做了解答,指出当前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学校的教育教学和校园管理工作也要适应这一形势,逐步恢复正常化。

  与疫情前相比,校园内有哪些“新变化”?是否面临难解的新困难?温州市决咨委、市委政研室与温州日报联合推出的“问计于民”栏目,本期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校园。不少市民在“问计于民”栏目留言,希望家校联手,守卫校园安全。

  更注重公共卫生校园内实行“最严”防控

  当教室中传来朗朗读书声,操场上出现孩子们矫健的身影,很多市民感叹,沉寂了3个多月的校园如今又恢复了活力。

  复学复课已经快2个月,经历了疫情,校园里有了不少新变化。

  最大的改变,要数提升了大家的公共卫生习惯。就如鹿城区石坦巷小学,每天学生进校先测体温,到教室后班主任复测,午餐后再测量一次;午餐时,孩子们会拿出自备的挡板,尽量保持一米间隔就餐;下课后,学生们会用消毒湿巾擦拭桌椅……该校副校长孙丹说,复学后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学生们逐渐养成了公共卫生好习惯。勤洗手、常开窗、加强体育锻炼……每个学生都在用行动保护自己的健康和安全。

  校园的安全防疫也在疫情中得到“升级”。在温州第二外国语学校,复课复学之后,除了抓学习进度和效率,校园防疫安全被摆在日常工作的重要位置。学校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出校园,每天派专人定时消毒食堂、教学楼、寝室和公共区域。副校长陈华云介绍,即使疫情趋稳,但只要有学生出现咳嗽发烧,全班师生立即按照教育部门要求恢复戴口罩,做核酸检测。

  更关注心理健康帮助学生克服“负面情绪”

  复学复课后,校园学习、生活有改变,学生的心理状态也有新变化。不少老师和家长在“问计于民”推出的话题下留言反映,疫情导致的负面情绪在复学后集中爆发,无奈、无助、烦闷、无聊……亲子之间产生了隔阂,同学之间一度难以沟通。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学校复课后孩子的心理变化,前不久,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康宁医院对温州某中学进行了一项1000多名学生参与的心理调查。

  结果显示:18%左右的学生在家里与父母的关系比较紧张,5%非常紧张;约50%感到学业压力加大;超过20%的学生有睡眠障碍;10%左右的学生感觉到不开心,2%左右的学生感觉到非常不开心。

  梧田一中心理辅导专职教师林小琼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发现,疫情对学生的生活作息习惯、学习方式、人际互动产生了比较明显的改变,尤其是长时间宅家上网课,有部分学生返校后,发现网课效果与自己的预期有很大差距。

  温州第二外国语学校高中段的心理老师陈雁夏把这一现象比作“理想中的自己和现实中的自己‘打架’了”,当学习效果达不到预期要求,不少学生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

  除了为学业焦虑外,复学复课后,不少学生还出现了对手机和上网的依赖。

  为了让宅家期间“云端”自学的孩子们能平稳过渡至脚踏实地,帮助他们克服负面情绪,复学复课后,学校积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周、生命安全教育班会课、专职心理老师咨询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打开心结,敞开心扉。

  温医大儿童心理健康研究中心叶敏捷医师多年关注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健康,他表示,返校期间学生主要的心理困扰来自学习、家庭、人际交往和躯体健康。在这个特殊时期,学校和家长要尊重、肯定并适时鼓励孩子,重视和帮助他们处理情绪才是真正的爱。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 夏婕妤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姜蕾蕾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张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