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大罗山这处摩崖题刻 记录温州史上最大水灾

大罗山这处摩崖题刻 记录温州史上最大水灾

2020-06-15 09:11:00
南宋孝宗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温州曾发生一次严重“海溢”。

  在龙湾永中坦头村峰门山,背依大罗山的一处山坡石壁上,有一处特殊的摩崖石刻:

  画面简单古朴,上面是一艘帆船形状的图案,下刻“乾道二年水满到此”八个字。

  南宋孝宗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温州曾发生一次严重“海溢”。这处被认为是温州最早水文记录的摩崖石刻,告诉后人,800多年前温州曾发生过一次史上有记载的最大水灾。

  与峰门山摩崖相呼应,瓯海茶山潘山村的一处山坡石壁上,至今还存有一个据称是当年用于撑篙系船的窟窿。相传乾道二年大水,整个温州城淹没时,唯有居住在潘山(原称泮山)木姓和谷姓两户人家因地势高而幸存。

  之前,说到温州经历第四次海侵的过程。乾道二年的这场大水灾,与南宋乾道年间,海岸线距离城区仍然较近,也不无相关。根据记载,当时瓯江南岸的岸线到达今龙湾区的永中镇、普门以东。

  温州东门华盖山到巽山

  这次水灾不但造成了巨大损失,甚至改变了温州的人口结构:

  水灾过后,温州出现了严重的人口危机,知州多次传檄福建要求移民补籍,并由此出现福建民众迁入温州的移民大潮。这也是温州历史上多次移民潮中,闽人入温规模最大的一次。不少温州人的先祖,就是此时从福建来温繁衍生息的。

  夜半大水入城

  海溢,也就是海啸,古人亦称“海吼”、“海唑”,台风、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动都可能引起海啸。

  海啸

  据技术人员测量,峰门山这处记录水位的帆舟距地面高程69.68米,即海啸引起的洪水位达到65米处。结合史料记载温州城外“水满城齿”,水位大约10-14米,由此推测,当年沿海龙湾水位达15-25米甚至更高,浪高可能达40-50米,差不多有今天的13层以上高楼的高度。

  站在峰门山朝海望去,当超过40米高的海浪迎面而来,是怎样的一场灾难?

  叶适像

  南宋永嘉学派代表人物叶适,曾撰文提及乾道二年的大水:

  玉环岛上的天富北监,是当时温州重要盐场之一,那是农历八月十七日晚,正值秋分,月色澄朗。人们快要解衣休息时,突然厄运降临——风雨大作,潮水暴涨,“闼启膝没,及霤荡胸,至门已溺死”,只一顿饭的工夫,溺死“数万人”。

  《宋史》中,也有“(乾道)二年八月丁亥,温州大风、海溢,漂民庐、盐场、龙朔寺,覆舟溺死二万余人”记载,温州谚语至今尚有“乾道二年发大水,水漫温州城门柱”之说。

  农历八月十七日正值天文大潮,遇上风暴潮三碰头,引发严重海啸灾难,永嘉、瑞安、平阳、乐清等地也都受灾严重。

  温州各地方志对此次海溢都有记载,如瑞安旧志载:“宋乾道二年,大水夜半入城,民多淹死,仅仙岩赖姓及大镬万姓存焉”。

  损失史无前例

  这一次灾害给温州造成极为惨重的损失,无论人口、财产、水利设施均遭受史无前例的损失。

  瓯江帆影

  《宋史·五行志》记载,温州沿海仅仅因翻船而溺死的人数便达二万余人,正在江边来不及逃生而死亡的也有七千余人。今苍南民间尚有“乾道二年,水满炎亭坳,江南只留十八家”之语。

  明弘治《温州府志》记载:“以永嘉任洲言之,一村千馀家,家以五人为率,计五千馀人,存者才二百人,馀可类推。”

  《温州府志》

  具体人员损失,在《宋会要辑稿》有一个准确数字,乾道三年四月十八日《销欠温州逃移死绝人丁所纳绢诏》有:“温州永嘉、平阳、瑞安、乐清四县逃移、死绝人丁共一万四千七百九十五丁。”有学者分析,这只是统计承担交纳身丁钱的二十至五十九岁的男子,若算上老弱妇孺,去掉逃移人数,估计死亡总人数应当在七万人左右。当时温州不过只有七十万人口左右,这次灾害导致温州人口十分之一死亡,其损失之惨重可想而知。

  其他财产损失和水利设施破坏也非常严重,如玉环天富北监,叶适记载:“老子长孙,无复安宅四十年”。连江心屿的龙翔寺、永嘉大若岩陶公洞,均为乾道大水淹没。塘埭斗门闸被毁者也是不计其数。

  名人齐力赈灾

  温州灾情发生后,温州知州刘孝韪一面会同司农少卿陈良弼,将5万石存谷分赈灾民,同时上书朝廷,但一开始并未引起关注。

  据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季宣记载:“……孤单之族绝者五房,亲戚故人半入鬼录,而又家乏粒食,漂泛无复遗余,妻啼儿号,日日相似,虽无佳况,然视死者将十万辈,其亦厚矣!”

  如此惨重的灾情,当时温州的各界名人纷纷参与到救灾中。

  南宋进士、永嘉学派代表人物郑伯熊时任国子监丞,他便联合温籍官员向朝廷奏请赈恤。两位温州状元王十朋、木待问也响应郑伯熊倡议,联名具疏向朝廷提出救济温州老百姓建议,终获救灾物资及减免税赋等政策。所以,民间传说乡人感恩,集资在四顾桥道司考棚东南(今温八中附近)建造了王木亭。

  王木亭

  大水过后第20天,温州获得朝廷遣官赈恤救援。官府还提前释放部分服刑人员,增加救灾劳动力;又令内藏库支钱二万贯,修复温州堤塘陡门。

  大量闽人入温

  这次水灾后,温州城“所余黎民靡有子遗”,沿海地带人口剧减,劳动力缺失,土地荒芜。

  因此,多任知州“奉诏徙福建民实其郡”。于是引发了福建民众迁入温州的大潮。

  温州城西

  据《温州志人口》中介绍,知州知府传檄福建,要求移民补籍。此后几年内,大量的闽人相继入温补籍,繁衍生息,形成继唐末五代之后的又一次移民潮,也是温州历史上,闽人入温规模最大的一次。

  古代温州曾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移民:魏晋时期的衣冠南渡,北方大量人口从中原迁往长江中下游;唐末、五代移民避乱,北方移到福建的移民大批迁入温州;宋室南迁后,大批移民进入温州,其中较为集中的,一是建炎四年(1130)宗室臣僚余部留居温州,还有一次就是乾道二年水灾后的闽人补籍。

  徐定水先生的《温州历代迁入人口姓氏考述》,在列举了大量迁入人口姓氏之后,得出结论认为:温州历代迁入人口,以宋代为最多,其余依次为五代、唐代、明代。

  今天,温州沿海各县人们的许多家谱中,都提到祖宗是在南宋乾道二年以后从福建迁入温州垦种,也正是出于这个背景。葛剑雄主编的《中国移民史》据民国《重修浙江通志稿》等资料统计,宋代迁入温州四十三族,三十五族来自福建。

  据传世的温州沿海地带的家谱中,有不少乾道时村庄遭到毁灭性破坏以及灾后外来人口迁入的记载:如永嘉张氏,始迁祖悦庵,宋乾道间由福建赤岸迁瑞安汀董乡。瑞安林氏,宋乾道间迁入东山乡大路村。池氏,宋乾道三年后由福建赤岸迁瑞安四都前池。应氏,乾道后由闽赤岸迁入瑞安。平阳张氏,乾道间由福建迁居。泰顺王氏、池氏、郑氏、应氏、缪氏、杨氏自长溪,何氏自福鼎,曾氏自晋江,蔡氏自兴化,单氏、周氏、尤氏、戴氏、程氏、苏氏、张氏、陈氏、郭氏、徐氏、胡氏、柳氏、邱氏、邹氏、季氏、吕氏、林氏、施氏、钟氏由闽,包氏由合肥,马氏由河南迁入瑞安。

  张璁

  温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于1986年6月,在张璁祖祠内所立的《张璁宗祠说明》石碑中介绍:张璁,字秉用,号罗峰,赐名孚敬,更号罗山。官至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系明嘉靖朝内阁首辅,祖籍为福建莆田赤岸。

  郭公山下白莲塘旧照

  乾道二年水灾以后,温州各地都加速了兴修水利,特别是海塘的步伐,水利网日臻完善,虽然温州此后也经历过多次狂风大雨大潮,却很少发生类似南宋乾道二年大水灾那样的浩劫。

  来源:温州三十六坊

  参考资料:

  《南宋乾道二年温州水灾考述——兼与吴松弟先生商榷》潘猛补

  《寻踪乾道海溢水文摩崖石刻》郑加财林统

  《公元1166年温州沿海大海溢——改变温州人口来由的主要历史原因》光明人家

  《青山巨石中的温州记忆》周吉敏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鲍苗苗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张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