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龙湾区】脱贫攻坚 不妨也要“色香味”俱全

【龙湾区】脱贫攻坚 不妨也要“色香味”俱全

2020-09-21 17:30:43 龙湾区 陈冰琪

  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国人既要抵御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又在全力争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决战“脱贫攻坚”,让笔者回忆起读书时政治书本中提到的“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的理想状态。如何才能真正打造“共富”的乌托邦呢?不如援用下“治大国若烹小鲜”的生动感,做一道“烹鲜脱贫”的美味吧。

  扶贫治贫,要始终坚守那抹“青山色”。2005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断。在“两山”理念15周年之际,再看脱贫攻坚之役,不免有以此为镜为感。贫困地区,多数交通不便、原生资源不出众,但其中不缺乏山清水秀的天然美景。在为这些区域进行开发式扶贫时,要注重结合当地的生态特色,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绝不能贪一时脱贫摘帽之快,却让后辈子孙陷入到修复环境损害的恶性循环之中。我们要努力追求“金色”“银色”,更要同步守护“青色”“绿色”,让四色相得益彰,成就脱贫风景。

  脱贫致富,要切记加入那道“人情味”。让贫困人口和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党的庄严承诺。在央视脱贫攻坚大剧《最美的乡村》播出后,有人评论,为民之心是最为平淡的人情味。在脱贫攻坚之战中,这种“人情味”无疑是致胜法宝。入户排查登记、精准制定方案、权衡致富措施、宣传游说……正是这股“人情味”,让这些干部对贫困户的“钱袋子”比自家的收入还上心。有了它,脱贫工作能更精准,对贫困户的家族情况、成员特长、本地特色了解得深了,开发、引入的项目才能接地气,才能旺财气。有了它,脱贫工作才能更实在,才不会因为“数字脱贫”而沾沾自喜,不会醉心于“脱贫盆景式”的掩耳盗铃,才会本能去努力激发贫困群体的内在动力,真正享受大家一起携手奔小康的幸福感。

  防贫复返,要不忘呵护那缕“书墨香”。治贫先治愚,扶贫要扶志扶智。除积贫之弊,读书永远是最好的出路。它能打破贫困地区与外界的物理屏障,更能实现精神世界的改观,助力实现所谓的“阶层跨越”。近日在广播中听闻关于福建龙岩古楼村的一个新闻。这是闽西一个小山村,全村走出了12位博士、28位硕士。村支书介绍,该村自1999年开始成立奖学基金,村民自发捐款奖给优秀学生,考上大学的孩子名字刻进祠堂,以前村里穷,读书才有出路是学生和家长的共识。笔者认为,这就是“先富带动后富”的最佳演绎。当然,屡现报端的“大学毕业后返乡担任村官”“学生假期支教”系列新闻传递出的正能量,也有力地实现“智本”向“资本”的转化。笔者相信,当一群人的“脑袋”充盈了,整体知识技能提升,会带领更多的人摘掉“贫帽子”,“钱袋子”鼓起来也是迟早的事。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陆向东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张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