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早立夏红茶:平行世界,回忆盛宴:她们已成妇人
电影的开始就已然一股临近结局,但尚未尘埃落定的味道,顶着一头肆意生长如杂草的米黄色卷发,乔已经在纽约风风火火地为她的写作事业奔走。出版社里,“一般我们给的稿费是20到30块,你的这篇,我给20块。”乔应允收下那两张钱然后拎起裙子疾走在大街上,彼时的她还不知道她还会回到这里为另一则更重要的作品一身傲气地据理力争;另一厢的欧洲,已然成为名媛的艾米重新邂逅了劳里,少女心难以平复。坐进电影院的前五分钟,我满脸问号,不同于之前的版本用凛冽又温馨的圣诞作为开端,展示出有爱的姐妹生活图景,新版电影在一开始就告诉你:小妇人已成妇人;小少年也正在彷徨。仿佛如一阵疾风糊了你一脸秋叶。
想要探究格蕾塔的《小妇人》到底有多不同,叙事是我第一个想聊的话题。
叙事
新版《小妇人》采用了两条叙事线,少女们各自散落在天涯的如今,以及属于童贞的小美好的七年前。这样的一刀切叙事安排对于原著粉来说也许并不那么友好。马奇家少女的成长就像是行云流水的田园牧歌,圣诞节和穷人守望相助,梅根参加舞会被嬉弄,乔卖头发攒路费,艾米任性烧小说,贝丝的离世,少女们的戏剧社,和对窗那个叫劳里的男孩从陌生人变成一生挚友的点点滴滴,在线性叙事中让读者和观众也跟着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圣诞节,你几乎无法发现时间的流逝却又知道发生了那么多事。而新版则在结构上大刀阔斧变成了目前这样看似夹叙夹议的风格。
第一次的闪回发生在火车上,睡意朦胧的乔合上双眼,电影的世界回到了七年前的马萨诸塞州,这才是小说的开始。这样的闪回还发生在梅根少女时代的虚荣和如今平淡的家庭生活,乔目睹贝丝第一次得猩红热倒下,以及最后去世之间。在多次时空旅行往返中,剧情在无声诉说着“今时与往日不同”,过去姐妹之间酸甜苦辣的羁绊和龃龉,变成了如今身为一个个独立个体在各自的人生岗位上与生活的搏斗。选择成为他人妻子的,思忖着如何平衡小家庭的饱和与作为女性的欲望;选择游历欧洲的,斟酌是否要入了姨婆的蛊,听她话嫁个富贵人家;选择单打独斗的,还得继续等待蒙上灰尘的才华被重新唤起。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小妇人》这个文本在不同的年代都需要被重新解读的原因,经典的人物常读常新。乔,或者是梅根,她们可以是任何人,是不想被婚姻和爱情定义女性价值的你,也可以是你身边那个已经结了婚的朋友。诚如艾玛沃特森扮演的梅根在婚礼前对乔说:我的梦想和你不一样,并不代表我的梦想就不重要了,我想有我自己的家庭,孩子,我想某个人一起为生活奋斗,那个人就是约翰。
然而从观影感受而言,电影的第一个小时对于我而言是难忍的,因为几乎无法忍受这种碎片式的回忆,当你沉湎于过去,女孩儿们一次次心有千千结又被打开,充满欢笑和感动的瞬间时,时间线又拉回了她们已微染风霜的如今。看完电影的第二天,我忽然觉得,与其说是两个时空中的故事,更不如说,最后的结局就是X轴的中心,而过去和现在都在电影放映的过程中无限朝轴的中心点靠近。
角色
都说2019版是神仙阵容,特意回头去补了94版,惊讶的发现,其实每个时代都有着它自己的恰到好年纪的黄金班底。今天灵气逼人,鲜嫩多汁的罗南甜茶有当年薇诺娜和贝尔的影子。薇诺娜身上的不羁和俏逸是90年代最合适演乔的天才少女了。仔细对比的话会发现,甜茶在新版中的发型和大特写和贝尔有不约而同的相似。而94年艾米可能是所有版本是唯一让两个女演员分别饰演不同年龄人的版本,邓斯特作为童星在姐妹中闪闪发光。 在新版刚公布选角的时候,我一度是感到困惑的,索性最终的呈献效果还是瑕不掩瑜。
乔
第一个出演乔的女演员是伟大的凯瑟琳赫本,而我的第一部小妇人是1949年的那一版。这两版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出演乔的女演员是天生自带英气的。这里说的“英气”其实说白一点,是男孩子气,至今仍有评论区的影迷认为乔这个角色是“男人婆”角色的代表,其实这么说就把这个角色给脸谱化了。从三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再到现在,一个个不同版本的乔向我们走来,我个人觉得乔这个角色在几代女演员的演绎下变得更加柔美,到了薇诺娜的版本里,女性气质抵达了巅峰,接受真爱来临时没有一丝扭捏。一方面,不同的时代,大银幕电影的演法不同,旧好莱坞时代,更多是舞台剧式夸张的演法,另一方面,不同时代背景下,观众对于乔这个角色的希冀不同,她需要承担的价值观输出功能也不一样。
而现在的演法又更生活化了。每一个人物都是更复杂的生物。西尔莎罗南饰演的乔不再是一个倔强的,假小子的刻板印象,她的心路历程更加曲折,内心也更加敏感。电影后半段她半真半假地透露自己的懊悔,如果劳里现在问我嫁不嫁,我想我会同意的,面对母亲关于爱不爱的质问,她情绪终于失控了,说出了那段可谓戳心戳肺的台词“I am sick of people saying love is all that women fit for!”适合女人去追求的东西就只有爱吗?我窝在电影院的卡座里暴哭。她太孤独了啊,活在任何一个时代里被告知选择婚姻才是唯一的路的人,都太孤独了。这就是为什么我说她可以是任何一个人的原因,导演借角色之口扎到了那些还在坚持寻找生存之道的观众的心脏深处。
19年版本和94年版本在处理乔和男性的关系上呈现了两种价值观,具体落地在两个问题的讨论:乔到底为什么不选择劳里?她爱不爱教授?前者的价值观几乎就是把爱情当作一种选择题,我要么选择他,我要么不选择他,他幼稚不成熟,不是我的soul mate,那我就等待对的人出现。而19年版本中,罗南的拒绝更像是对自己状态的一种不确定,我还没有准备好自己是不是要走进爱情走进一段关系。经历过漫长的挣扎期后表现出的情绪起伏更多是关于“我不是选错,我是决定了不选。”或者“我选择了我自己。”
虽然情感更细腻,但是有趣的是,乔的服装还是保留了男装印记,雪白方领衬衫,领结,灯芯绒西装马甲,加裙装,和去年BBC热剧《绅士杰克》的男装丽人造型有异曲同工之妙。
梅根
卡司一出的时候我一直困惑艾玛沃特森演的是乔还是艾米,然而意外的是她演的是大姐梅根。按照她从小到大一贯的精灵活泼的角色性格,以及娃娃脸,事实上梅根反而是最不合适她的。与其说不适合她演,不如用“犯不着请她演”来形容。作为一个在婚姻选择上和乔有所对比的角色,成了贤妻良母的梅根势必不会是女性观众最钟意的那一款。这一版的梅根,只能说是不功不过完成了任务。在彰显性格的舞会戏中,编剧把好气又好笑的虚荣心片段给稀释了。梅根的特点,并不只有敦厚而已。
艾米
在欣赏弗洛伦斯的表演之前,我对这个角色是不能信服的,毕竟心里最完美的艾米是1949年伊丽莎白泰勒的版本,颠倒众生般洋娃娃的外貌是童年可以说服我劳里娶她我无话可说的原因之一。在老版本的电影,以及2017年BBC剧版的小妇人里,美貌和任性几乎是艾米的代名词。眼前的这一版在艾米的选角上可以说是在冒险,弗洛伦斯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标准美人,圆脸和略显早熟严肃的面容让人产生距离感。但影片里我最喜欢的地方偏偏就是导演对艾米这个角色的精雕细琢。甚至有理由说,艾米是她私心最喜欢的角色之一。
艾米这个角色最被历代观众诟病的一点是:她到底是凭什么抢走了劳里?几十年前的电影里没仔细交代,94版的电影里交代了,但你看不清她在想什么。2019年版本,在巴黎的画室中,她说:我要么一举成名,要么什么也不是。但我只是个女人,我能通过画画赚到的钱有限,至少不能负担我和我家庭的生活。等我结了婚,我的钱变成我丈夫的,等我丈夫死了,我的钱变成我儿子的,我永远不是个真正的有钱人。今天我们看到的《小妇人》其实完全都是借着19世纪的女人之口用现代化的聊天方式来剖析自己。艾米有她脆弱的一面,挣扎的一面。演员的高光时刻在她第一次拒绝劳里求婚时。我会选择用我的一生来爱你,但不能嫁给你。因为我爱乔。最后甜茶饰演的劳里这个角色成了把她从一段“姑婆之命"的所谓好婚姻中解救出来的男人,不禁让我想到甜茶成名作的台词:你不能因为不想感受就不去感受了。
贝丝
看似没有存在感的贝丝事实上是激励乔忠于内心真实感受去创作小说的力量。每一版选择的演员都具有沉静之美。被劳伦斯老爷爷赠送钢琴的经典剧情是原著小说里最感人的桥段。格蕾塔的回忆杀叙事手法讲述了她的两次生死考验,一次是发生在过去,第二次则是真的奄奄一息。在过去线性叙事的拍法中,这当中相隔了许多剧情,而现在,乔的两次照顾,两次下楼凝视贝丝本该健康端庄的椅子,一次有伊人回头微笑,一次伊人已去。短短两次弥留剪辑在一起,这个杀伤力是非常大的,也是我观看本片的第一个泪点。这个编剧策略你看得出电影的功利心,但是你被它活生生弄哭了,还是不得不服。
劳里
万众瞩目的甜茶是很多人会去买电影票的原因,他在片中大量的静态特写无与伦比,大银幕观赏甜茶实乃一大幸事。甜茶和罗南确实是有化学反应,可惜在电影中,对手戏更多的却是和艾米。由于过去和现在叙述的对半开,劳里和乔的培养感情的故乡戏份并不那么多,当乔说“如果我们结婚是一场灾难,我们肯定会吵架。”然而由于铺垫实在不够,这场拒绝求婚的戏也会让观众摸不着头脑,仿佛是为了拒绝而拒绝。相比较而言,BBC版本则有着更广阔的篇幅留给青梅竹马的二人互相陪伴,斗嘴的时光。他们的第一次见面就已经发生在舞会上逃离群众翩翩起舞,而在小说里这已经是稍微往后的剧情。在94电影版里,他们的第一次相见是冬日里隔着雪花的窗户,劳里被尚且不认识自己的乔形容为:那个可怜的男孩,被关在屋子里,像是狄更斯笔下的囚犯。而新版电影里,这种羁绊感和互相的好奇感就少了很多。
但甜茶的劳里是个不容被拒绝的男人。看着这样一双眼睛的男人被伤透心,你也会伤心的。
亮点
影片最值得被玩味的一个创意是讨论了关于乔最后到底跟谁在了一起。在现在进行时这条轴上,她确实在纽约遇见了一位风度翩翩的异国教授,她们也在麻省老家重新相遇了。镜头一转,乔坐在出版社老编辑的桌前和他讨价还价自己的半自传小说LITTLE WOMEN,“我不能接受她最后为什么没嫁给她邻居?那她嫁给了谁?你最好给她安排一个,读者喜欢读大团圆结局。战争刚结束,大伙们可等着被娱乐呢。”好吧,镜头又一转,不知是现实还是脑内,乔和教授在大雨的伞下终成眷属。“太棒了!我们就管这段叫做under the umbrella”。事实上,我个人更偏向于导演是扔了一个开放式结局给我们,这也是改编经典作品非常聪明的方法,你知道观众会吐槽你怎么又来这一套,前面叫嚷着女人不能只追求爱,现在还不是让她陷入家庭了?所以,导演皮了一下,到底真相是真,真相是假,你信哪个就是哪个咯。
比起作为未来生活的落脚点,这个异国教授在这里仿佛只是个留给观众讨论的概念。
原著作者路易莎梅是终生未婚的,乔的结局到底是市场干预还是自己的愿景,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优缺点
优点:
1. 乔这个形象更贴近当下的现代女性了。94版几乎是把作者路易莎梅和乔的形象合二为一变成了女主角,非常贴合原著的改编但依然没有摆脱一部商业主流电影的窠臼, 对于女性的发展都许以一段姻缘为收获。西尔莎罗南拥有的脆弱面是我喜欢的。
2. 叙事新颖,区别于其他版本。但是原著饭开头一定要忍住。
3. 大部分的角色选择都是对味的。
4. 对乔这个角色的成长刻画聚焦于她的职业发展,影片最后有一段书本从活字印刷,到布料裁剪,装帧的所有过程。文化出版行业的朋友看了一定会倍感欣慰。而她最终所致力于教育行业,也还是和家族朋友们相聚一堂,这样的大结局比爱情更让人动容。
缺点:
1.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双线叙事确实会让人一开始觉得乱。一些少女时代姐妹相处的小细节受篇幅影响没办法搬上银幕,这虽然是小说的精华,但电影只能择其高潮。
2. 这一版劳拉邓恩的母亲,和梅姨的马奇姑婆角色都比较工具人。母亲事实上是姐妹四人的精神力量,导师。在BBC版本里显得最为严厉,在父亲受伤时也会暴露脾气,变得无助。而在新版电影里,劳拉邓恩就显得非常扁平化了,甚至过于圣母了。
而在预告片里十分抢眼的梅姨,更多像个抛出反面教育的例子,对姐妹婚姻指指点点的老乌鸦。在这里,我更愿意把她那段精彩台词视作警示作用。
——我想走出自己的路。
——很少有女人走出自己的路。你得嫁个好人家。
——你不也没嫁人吗?
——因为我有钱!
管她有理还是傲娇。这句台词,再过500年也不假。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