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这群“最美温州人” 让温州城时刻保持高“颜值”

这群“最美温州人” 让温州城时刻保持高“颜值”

温州网 2020-11-20 08:16:00
为了让温州城拥有干净的“脸面”,温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中心不管一线还是相对“幕后”的员工,几乎都在铆足干劲、全面发力,护航我市环卫系统每个齿轮的顺利运转,保证让温州城时刻拥有高“颜值”。

温州网讯  近日,温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中心党总支获得“温州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表彰,这是继“‘最美温州人’——感动温州抗疫人物”称号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中心再次因抗疫期间的出色表现而获得荣誉。

事实上,作为城市环境卫生“护卫队”,为了让温州城拥有干净的“脸面”,温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中心不管一线还是相对“幕后”的员工,几乎都在铆足干劲、全面发力,护航我市环卫系统每个齿轮的顺利运转,保证让温州城时刻拥有高“颜值”。

最美的“环卫消杀队”

抗疫期间,100多支“环卫消杀队”,每天不少于两次对果壳箱(垃圾桶)、垃圾转运站、垃圾处理厂、城市公厕等实施集中消杀,每天消杀数达9000余次;在全市增设了6000余个废弃口罩收集容器,全面实行废弃口罩“专车、专人、专袋、专点”清运,有效减少二次污染;让日均产生的7800余吨生活垃圾得到日产日清……

这些数据背后,是一位位平凡而熠熠闪光的环卫人员。早晨5点多,当大多数人都还在温暖的梦乡时,身穿反光背心的环卫工人就已经上路;分拣着各类垃圾,收集着各家各户“生产”的废物,分类收集运输到垃圾处理厂去处理;晚上8点,当大多数人全家其乐融融时,环卫工人还在打扫消毒着公厕、公园、广场。

这些环卫工人中,有一家三代都坚守环卫工作的;有疫情发生后,因为公交车停止运作,每天步行多时坚持到岗的;有冒着高危处理特殊垃圾的……平常但感人的故事比比皆是。很难想象,若没有他们,城市会变成怎样。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最美温州人”。

鲜为人知的一线骨干

除了街头身穿黄马甲的环卫工人,很少有人知道,在环卫系统中还有终端处置作业质量的考核员这种“准一线”岗位。85后的陈已达,就是这样一位任务繁重的考核员。

这个外表腼腆斯文的年轻人,毕业于环境工程专业,十年前,加入环卫行业。学有所长的他,最初在环卫行业从事实验操作岗位,转而到终端处置作业质量考核已有5年之久,全市生活垃圾处置终端的考核工作基本都由他和他的几位同事负责。

据介绍,目前市区现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3座,餐厨垃圾处置厂1座,市区每天4000余吨的生活垃圾和餐厨垃圾都靠它们来处置。

陈已达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定期对垃圾焚烧发电厂和餐厨收运处置开展实地检查考核,然后把考核结果传回环卫大数据平台,进而保证设施的平稳运行。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不可小觑。

“垃圾焚烧发电厂分布在郊区,餐厨运输车全市目前有几千辆,而且每天都还在增加,所以,我们监督的工作量确实不小。”陈已达说,餐厨垃圾收运实地考核内容包括收运车辆及垃圾桶是否保持整洁,司机收运过程是否规范,有无滴洒漏而造成城市环境卫生问题,服务态度等。

“不论酷暑寒冬,每周要多次上路去跟踪抽查全市餐厨收运车的处置工作,还要到位于远离市区的3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监管考核以及污染物排放检测。夏天的时候每天回办公室,都免不了一身垃圾厂的酸臭气味。这个工作,是绝对的一线工作。”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中心负责人,对陈已达的工作表现赞许有加。

“最强大脑”的维护者

好在,我市环卫中心现已建立自己的大数据平台,可以对陈已达等考核员采集的信息进行及时反馈,实现实时监管,让他们的工作更高效便捷。而这个智慧市容环卫管理系统,更犹如“最强大脑”,对全市环卫工作运筹帷幄。

负责打造和维护这个“最强大脑”的就是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中心负责信息建设工作的徐俊。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和物联网等先进科技手段的发展,环卫行业数字化管理的要求提升,作为“幕后人物”的徐俊和他同事身上的责任也越来越重。

今年,该中心开始承担建筑废弃物运输行业监管的职能,智慧化监管平台也同步提上日程,徐俊也迎来了工作11年来最大的挑战。“由于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领域,监管联动涉及多个部门,且企业类型情况复杂,行业运行不顺等诸多问题,让平台开发几近停摆,面对越来越短的工期,我几乎有点束手无策,心急如焚。”

偶然间,徐俊看到金一南将军一句话:“做难事必有所得”,这让他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即日,他便会同业务科室的同事们一起,在领导支持下,拜访行业的各个管理部门,从审批到执法,从住建到交通,从海事到港航,深入调研学习行业监管的业务和流程,汇聚成需求开发文档。经过3个月的努力,目前全新的建筑废弃物智慧监管平台已上线运行,承载了审批和监管两大功能,并在10月份的全市大型专项整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来源:温州都市报

记者 金慧君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张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