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别让“瓯文化”无处安放 代表呼吁:文旅结合才能破除非遗困境

别让“瓯文化”无处安放 代表呼吁:文旅结合才能破除非遗困境

温州网 2021-02-05 08:03:00
如何将文化和旅游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如何让市民充分感受到“瓯越文化”的魅力?

2020年12月,一场主题为“瓯韵新生·非遗传承”文创市集活动在鹿城区蒲鞋市街道浙江创意园举行。现场邀请网红主播一同参与,通过“线上直播+线下展示”的形式,将参展的竹丝镶嵌、米塑、发绣等45个非遗项目与市民“零距离”互动。 苏巧将 陈春燕 摄

  温州网讯 每年的两会期间,文化旅游往往是与会代表和委员们格外关注的点,去年“美容”归来的五马街区更是避不开的热门话题,如何将文化和旅游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如何让市民充分感受到“瓯越文化”的魅力?今年两会,市人大代表林媞带着自己对瓯越文化的执着和想法,走进市人民大会堂。

  建议提案

  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林媞前年就曾在市两会上提交代表建议,提出《关于在市区地标性景点宣传“瓯文化” 提升文化氛围的建议》,并得到了部门的答复。她指出,这份答复是认真细致和具有实际措施的好文,但因客观原因,建议中最主要的举措——“打造一个集城市书房、健身房、非遗体验基地于一身的综合体,并将‘非遗创艺坊’入驻其中……”至今未有落实的动静。

  “优秀传统技艺已经面临失传的境地,非遗传承时不我待,现如今这些作为‘瓯文化’物质基础的技艺,得到了国家、省、市的重视与保护。然因传统技艺毕竟是小众项目,老百姓知之不多,参与者更少,与广大市民渐行渐远,许多非遗项目已到了后继乏人的地步。”林媞说,自己毕生从事瓯绣,虽然鹿城区去年刚被评为全国刺绣之乡,但全市目前主要依靠几名花甲之年以上的老技师在苦撑局面,传承与发展更是空谈,所以需要更多的文旅结合,让市民了解、喜爱非遗。

  林媞建议,要进一步落实在市区地标性景点宣传“瓯文化”的措施。如果非遗体验基地在南塘片区近期难以落地,不妨在处于逐步完善建设中的公园路片区,找一个适当的位置,将上述项目落地。这样既能快速落实非遗体验基地,吸引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亲身体验传统的“瓯文化”,也能进一步提升公园路板块的文化品味,将温州地域文化和旅游、商业有效结合起来,刺激消费、推动经济发展。

  各方观点

  温州素有百工之乡的美称,拥有瓯塑、瓯绣、瓯窑、黄杨木雕、温州鼓词、瓯剧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是温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载体。在今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王楚楚递交了《关于建设温州非遗集中展示区的建议》。在这份提案里,她写道:由于时代的发展,大部分的非遗项目限于小众,只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传承,市民对其所知甚少,更是难以找到可以观赏、了解的渠道,无形中使得非遗项目成了阳春白雪,部分项目甚至面临后继无人、失传的危险,找到温州非遗项目的新出路是当务之急。

  王楚楚认为,纵观温州非遗项目,能见度低、受众少、投入低、收益难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建议市政府牵头在历史街区改造中选择适当的片区打造温州非遗集中展示区,吸引非遗传承人入驻,为温州非遗项目提供对外展的示窗口,同时结合当前广大群众的喜好,进行技艺创新升级,引入互联网概念,与网络直播平台或团队合作,鼓励市民通过抖音直播、网红摊位拍照打卡等方式,增强非遗项目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将传统文化融合成时尚产业,打造温州网红旅游目的地,成为温州的“大唐不夜城”。

  人大代表陈绚的观点与王楚楚不谋而合,他的提案里也提到,希望市政府牵头推送各县(市、区)具有当地特色的产品在市区禅街开设店铺,将过去由历史文化街区组织的不定期的设摊展销会,变成长期且固定的县域特色产品店铺,发挥老字号、地方特产和非遗技艺的带动作用,将步行街发展与历史文化传播、旅游购物消费相融合,积聚人气打造新消费高地。

  市民期待

  温州的文化渊源和城市记忆,很大一部分都蕴藏在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里,它们诉说着老一辈人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同时也是年轻一代追忆过去的载体。

  在社区工作的姜女士说,自己小时候在课本里学到的瓯绣、黄杨木雕等具有温州特色的非遗,至今也只见过一次,实在是非常遗憾。“作为一名温州人,还是很喜欢这些非遗的,只是苦于没有接触的机会。现在的旅游景点,不是吃就是穿,这些老祖宗的东西不拿出来展示,真的太可惜了。”她觉得自己的遗憾,不应该成为下一代的遗憾,如果温州人自己都不去宣传展示,迟早有一天非遗会彻底消失。

  “小时候常和爷爷去听鼓词,我的很多温州话是从里面学来的,虽然大多时候听不太懂,但那种韵脚和爷爷陶醉的神情,至今还记得。”市民卢先生说,“如果在五马街这些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区域定期做一些非遗的表演展示,比在那里吃吃喝喝更有意义,旅游本来就是要结合文化才能彰显一个城市的气质。”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徐诺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张湉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张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