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城乡居民收入比1.96:1 历史上首次低于2字大关

温州网 2021-02-08 08:17:00

温州网讯  日前,记者从市扶贫办了解到,我市城乡居民收入比1.96:1,历史上首次低于2字大关。近年来,我市通过建设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健全完善社会救助政策、构建“全就业链”政策扶持体系等措施让低收入人群的腰包逐渐鼓起来,自2015年以来,低收入农户增收每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城乡居民收入比是衡量收入增长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收入比越低,意味着城乡居民收入越均衡,这为加快推进我市城乡统筹一体化迈入新发展阶段注入新动力,也为我市居民走向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产业扶贫 打好增收“组合拳”

2020年,平阳县闹村乡花边生产厂房折股量化扶贫项目顺利进入全面施工阶段。该项目是以由闹村乡12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抱团注册成立的花边产业经营开发公司为实施主体,在当地政府的监管下,向县城投公司购置花边生产标准厂房,预计每年收益185万元。收益的70%将用于各村低收入农户分红、发展生产和生活救助,30%用于村小型公益项目和集体经济。

这是我市大力推进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拓宽了低收入农户的增收渠道。如持续开展异地搬迁、折股量化、来料加工、帮助就业“四大促增收行动”,多措并举打好低收入农户增收“组合拳”,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近年来,年均异地搬迁近2万人、累计搬迁31.9万人,实现了“下得来、稳得住、富得起”。

与此同时,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财政资金折股量化试点,累计实施折股量化项目286个,户均年收入增加1500元左右,并形成了“村集体+农户+企业”精准稳定持续的产业扶贫机制。依托我市城镇轻工产业发达的优势,引导下山移民和集中搬迁小区发展来料加工,累计带动1万多户低收入农户增收。

三重保障 防止返贫“把好关”

在泰顺县各乡镇,时常能看到医疗巡回车在偏远山村穿梭,车上放着各种常见药品,所有农民都可以在车上报销医疗费用,困难群众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同步可以在车上实现“医保一站式”结算,提高了医疗救助的时效性和便捷性。

近年来,我市关注因病致贫困难群众、可享受而未享受社会救助政策群众以及零就业家庭的社会保障问题,及时开展动态“清零”,做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兜住了基本生活底线。全面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率全省之先实施低收入农户医疗补充政策性保险,家庭签约医生覆盖率超过80%,全面夯实了防止因病返贫的工作基础,提高了“两不愁三保障”水平。

同时,我市加强防止返贫的民生保障,坚守高水平全面小康“一个都不少、一个都不掉队”的底线,实施“六排查六清零”专项行动。人均年收入低于8000元的现象实现“清零”,5191户农村无房危房困难家庭化解到位,圆上安居梦。

乡村振兴 瓯越重现“桃花源”

依托山水田园等生态基底,错落分布天井垟河道景观带、艾米生态智能稻田等一批景观,瑞安曹村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示范带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旅游点……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如今在瓯越大地得以“重现”。2018年以来,全市共实施建设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项目425个,建成乡村振兴示范带81条,建成美丽田园46万亩,培育56条农旅精品线。全市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超4500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经营总收入增长26.1%,带动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1%,增速全省前列。

与此同时,我市坚持“瓯越鲜风”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赋能,创新推出产业“菜单式”补助政策,发展茶叶、杨梅、番茄、紫菜、黄鱼、花椰菜、文成糯米山药、永嘉麦饼等优势产业,实施产业帮扶2.13万户,实现了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帮扶全覆盖;开发公益岗位,帮助劳动能力较弱的4602人实现就业。

来源:温州晚报

□易水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叶双莲
拜尔口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