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雕艺术大师陈顺德:跨越半个世纪的匠师心
温州网鹿城支站讯 初次拜访中国石雕艺术大师陈顺德,小小的工作室内摆放着一石、一桌、一椅、一把锤、一套錾,陈顺德身着朴素的工作服,在飞扬的粉尘间,全神贯注于雕刻打磨面前的宝利石,若不是门铃响起,竟不觉有客拜访。
从新旧石器时代第一块石片被敲击开始,石头便成为工匠手中演奏的交响乐。以石为基,一刀一笔,一刻一雕,锤起錾落,千年的时光便在方寸顽石之中绽开。
择一事终一生
痴迷石雕半世纪
陈顺德如今已经72岁,与石雕结缘逾五十多年。从小,他便对手工艺充满了兴趣,放学后书包一扔,便跑到家里的阁楼上,用刨、锯、凿、锉等工具给蟋蟀、螃蟹搭小窝。七、八岁的时候,他买来白楞纸糊在用洋油灯烘弯的篾上,做成风车,在家门口叫卖,1分钱1只,颇受邻里欢迎。十六岁那年,陈顺德经姐姐的引荐,买齐了行拜师礼的四样束脩,拜雕厂里的石雕老艺人赵典卿为师,叩开了石雕行业的大门。
“驯化”一颗顽石,打坯是关键。“打坯是石雕最难的环节之一,下手要求稳、准、狠,时而大刀阔斧,时而惜石如金,没有动过几百块石头,坯是根本打不起来的。”陈顺德说。而与生俱来的天赋与超于常人的勤学苦练,让陈顺德很早就练就了过硬的基本功。1992年,陈顺德的《桃花源记》参加“中国首届对台名人名作展”,台湾的一名收藏家依循石雕的落款寻到温州,找到他本人,却怀疑是否找错了人,因为“这么纯熟的传统老技法不可能出自一个四十多岁的艺人之手”。
艺术的创作来源于对生活的热爱。陈顺德生涯中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生机勃勃》,便来源于偶然间的一次生活观察。当时陈顺德去温州牛山钓鱼,路过一家孵鸡厂,看到破壳而出的小鸡,一下便萌生了创作灵感。与其他艺术不同,石雕的创作过程讲求一个“思在笔下,意在刀先”,想要创作一个石雕作品,选石是关键的第一步。“每一块石头都有其独特的形状、色彩以及内部色泽,各自的神韵灵气也截然不同。从事石雕,既要求石雕艺人具备立体构图的理性,又需要有极高的悟性与灵性,雕刻出来的作品才能形意兼得。”陈顺德说。
而从事石雕多年的陈顺德早已练成一双“火眼金睛”——仅凭石头的外形,他便可以判断其内部的色泽与变化。经过大量筛选与反复挑选,陈顺德最后选定一块黄白相间的巴林石,白色部分雕蛋壳,带有纹理的黄色部分则雕成小鸡,原石色彩分配恰到好处。在陈顺德的手中,刚刚破壳的小鸡憨态可掬、天真可爱,被温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一位领导带到台湾参加首届台湾民间艺术特展。作品一经展出就获得很高的评价,引来当地媒体纷纷报道,还被台湾收藏家高价收藏。陈顺德从此名声大噪。
时至今日,石雕对陈顺德而言已是生活中一个的习惯,“对于石雕的感情越来越深,没事就想坐下来雕一雕,一天不雕手就痒,好像‘上瘾’了一样。”他笑言。
诉东瓯之美
倾注心血打造系列作品《十二月令》
温州石雕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早在晋朝,王羲之任温州太守时曾使用永嘉华严石雕砚。唐朝时期,就有手工艺人运用石雕技艺镂刻印章、朝珠、如意、香炉、器皿和房屋建筑饰品等。石雕既是艺术品,亦是承载历史的容器。
自小在鹿城长大的陈顺德,对温州的传统民俗耳濡目染,一直想创作出一副与家乡民俗有关的作品,展现白鹿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利只是一时的,一名真正的工匠永远是靠作品说话的。鹿城的华盖、海坛、郭公、松台、积谷、黄土、巽吉、仁王、灵官九座山又称为‘九山’,我就想能不能雕出一系列作品,能够反映鹿城的山水、历史、人文之美。”陈顺德说。
“正月灯,二月鹞,三月麦秆作吹箫。四月四,做做戏……”正如童谣《十二月令》所唱,陈顺德在鹿城九山的基础上又选取江心屿、三牌坊、谯楼作为题材,以‘十二月令’的形式创作十二个石雕作品。“为了创作这一系列作品,我去到每一座山,走遍每一个场景。我还拜访了住在周边的老人家,听他们讲每座山的故事,汲取创作的灵感,才有把握下刀。”陈顺德告诉记者。
“小时候我住在信河街,那里有两座戏台,每天都会唱戏,还互相斗戏,看谁台下的观众多。那时候戏台下总是人山人海,非常热闹。”陈顺德说。南戏是温州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地方戏,偶然的一次南戏博物馆之行,勾起了陈顺德遥远而美好的童年回忆,也给予了他创作的灵感。他将温州南戏与海坛山融合,雕刻出作品《四月四 做做戏》。
为了表现早年观戏的热闹场面,陈顺德还特意前往最为淳朴的乡间戏台,以王十朋的《荆钗记》为原型,从台上戏曲演员的一颦一簇,到台下观众的一举一动,从戏台上的翘角飞檐,再到四周的枝叶扶疏,他用相机捕捉每一个细节,并在石雕作品中细致展现。“温州石雕从不拘泥于一种技法,讲究多种雕刻技艺交替运用、交错共生、交相辉映,注重表达石雕的内在精神和作品意境。《四月四 做做戏》这部作品便汇聚了浮雕、圆雕、薄雕、线雕、镂空雕等雕法。”陈顺德表示。
“《温州童谣·十二月令》系列作品预计今年下半年就能完成,到时会在展览上展出,让大家感受鹿城的历史文化之美,也算了却我的一个心愿。”陈顺德告诉记者,“穷其一生,我都在追求雕刻出更加优秀的作品。而现在,我更想为家乡留下一些作品,以石雕的形式,重现温州历史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乃至熟知。”
商业“富矿”无人挖掘
盼非遗文化代代相承
清末民初,在原打锣桥(广场路)一带,开设有20余家石雕店和10多间“门对店”,人称此地为“雕滑石街”。温州石雕最兴盛的时期为上世纪80年代,从业人员多达千余人,石雕作为商品走出浙江,远销海内外,成为温州市外销的主要产品之一。
随着时代的更迭,不少非遗手工艺品的市场需求走上下坡路,发展态势也日渐式微。而在陈顺德眼中,石雕依旧是当今手工艺品市场的宠儿。“石雕工艺品在现代装修装饰乃至赠礼中有非常多的运用。比如我的作品《生机勃勃》,中国银行上海分行曾经直接向我预定10000份,其背后的市场潜力可见一斑,石雕想要实现商业化并不困难,缺的是能够将它转化为商业价值的人才。”陈顺德告诉记者。
2008年北京奥运会,石雕工艺品也大放异彩。那时候陈顺德潜心创作的祥龙石雕成功中标,成为北京奥运会纪念金币包装的一部分,并将作为特许商品在全国统一发行。“我将首批2008座祥龙石雕运到北京,北京奥组委的工作人员看到后赞不绝口,立即下单第二批祥龙石雕,也是2008座。当时心里又高兴又不安,因为祥龙石雕创作的时间、人手都很紧张,好在最后还是按时交货了。”陈顺德笑言。
尽管市场潜力巨大,陈顺德还是对温州石雕的传承充满了担忧。“一门技艺想要传承,最重要的还是培养人才,特别是愿意钻研技艺、技艺高超的人才。只有让这个行业有了‘带头羊’,行业才能持续蓬勃发展下去。”陈顺德告诉记者。然而温州石雕入门难度非常高,需要学徒沉心静气,不受外界诱惑潜心学习数年才能有所小成。“往往打坯就要练个好几年,培养人才的时间成本很大。”陈顺德告诉记者。
除时间成本外,经济成本同样高昂。据陈顺德介绍,培养学徒不仅要免费为学徒提供价格较高的原石练手,还要发放每月七八千元的薪资,而这些成本均由他一人承担。几十年来,陈顺德共带出十余名徒弟,然而其中不少人出师后选择改投他行,唯有寥寥几人依然坚守在石雕行业。
而近年来,非遗发展势头越来越劲,各项扶持政策也让陈顺德松了一口气。目前,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传承人每年都可领取固定补助,最高可达2万元。除固定补助外,还有其他形式多样的政策扶持,为非遗传承点亮一路长灯。例如鹿城不定期举办文化集市活动,积极邀请非遗传承人携作品参加,并予以交通、劳务补贴;针对濒危非遗项目,鹿城区启动非遗“带薪学徒”,给予非遗传承人及学徒每年共计8000元的补助等。
“以前就是全靠自己的信念咬牙支撑。现在随着社会对非遗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政府都对非遗行业发展很支持,这让不少非遗传承人都看到了希望,对我们来说也是莫大的鼓舞,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能发现非遗的魅力,让这么优秀的非遗文化代代相承下去。”陈顺德说。
记者 黄亦慧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