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非遗”上云端 浙江温州鹿城开启数字非遗时代

博物馆馆藏珍品的全息影像。 林婷玮提供
中新网浙江新闻5月19日电(范宇斌 董易鑫 林婷玮)“我们不再只是隔着冰冷的橱窗远远地观望那些文物和珍宝,而是通过数字化虚拟场景,穿越到几千年前的世界,续写非遗的花样年华。”浙江省温州市市民唐伟凡说。近日,温州市鹿城区滨江街道引入数字化流动博物馆资源,以数字化解锁非遗潮流玩法,吸引并收获了大批粉丝。

游客体验数字非遗互动项目。 林婷玮提供
在今年国际博物馆日,在鹿城区滨江街道非遗创艺坊的数字非遗互动体验区,游客只需动动手指,便可以在电子屏幕上一键开启非遗寻宝之旅。
创意十足的泥塑陶艺、生动传神的滇式风筝、惟妙惟肖的人物面塑、巧夺天工的黄杨木雕……在过去,这些只能在博物馆或者传承人工作室里看到的非遗作品,如今都能以“云刷馆”的方式“一探究竟”。
不仅如此,通过全息影像的光影特效,游客们还能再无需佩戴任何设备的情况下,与博物馆馆藏珍品面对面“打招呼”。为打造数字沉浸式体验空间,该体验平台还设有线上拼图的趣味互动体验板块。
在丰富游览体验感的同时,为了让游客了解非遗的本质,温州市博物馆还推出《百工国漫游记》文化科技巡展,将非遗转换、再现、复原成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把非遗的创作生产流程、代表性经典作品等以全息投影、电子文档、数码图片、音频视频、展示软件等多种方式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建立起非遗数字化传承数据库,以动静结合的形式全方位展现历代非遗工匠的智慧结晶。
当日,非遗技艺传承人还为游客带来了一场趣味与专业兼具的文化启蒙,游客们一边倾听,一边参与其中。从看热闹到看门道,如今,越来越多的民众从打卡博物馆转变为爱上博物馆。
近年来,滨江街道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通过全新的展陈模式搭建博物馆与社区、校园、社会公众的互动平台,以科技和创意为民众提供了一个零距离亲近非遗、感受非遗的平台,更好地发挥博物馆作为文化中枢和纽带的作用,也让民众更全面、更立体地了解家乡文化,树立非遗保护意识。(完)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为你推荐
-
新政惠民!温州住房公积金贷款同比增长46.95%
社会12-14
-
优化人才评价体系 73人通过“问企识才”机制改革获评职称
社会12-14
-
从建筑码到房屋码实现“一码全链” 这场全国性会议上“温州经验”受关注
社会12-14
-
代表委员看温州交通变化 高速里程从全省倒数第二到全省第三
社会12-14
-
苍南启动省级共富乡村试点建设 一条国道串联5个抱团乡村
社会12-14
-
无土栽培 自动浇灌…… 鹿城这里有个种草莓的“植物工厂”
社会12-14
-
这个乐清民间技艺仅冬日可见!错过等一年
社会12-14
-
乐清这间乡村公益老年食堂老火了 持续温暖11年
社会12-14
-
三九补一冬!温州多家医院开启“三九”养生项目
社会12-14
-
温州今年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人数超20例 为历年最多
社会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