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终成燎原势 当忆播火人——写在温州燎原社诞生65周年之际

终成燎原势 当忆播火人——写在温州燎原社诞生65周年之际

温州网 2021-06-05 09:51:06
当“燎原精神”已成燎原之势,让我们沿着播火人的足迹,一起去追寻那段峥嵘岁月。

温州网讯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亦是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的源头”的温州燎原社“包产到户”诞生65周年。

在中国改革的历史长卷中,被写入《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的燎原社,是一个标杆,它是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提出“包产到户”,并由当地县委带头试点的创举,它率先拉开中国农村改革帷幕,是温州改革的发端,亦可视为引领时代前行的新时代温州人精神之源。

6月5日,燎原社“包产到户”65周年大会将在瓯海大会堂举行。当“燎原精神”已成燎原之势,让我们沿着播火人的足迹,一起去追寻那段峥嵘岁月。

位于瓯海区郭溪街道任桥村老虎山公园的“燎原社史陈列馆”

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发轫于农村,农村改革的惊天动地,起始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探索实践,当追溯至温州燎原社。这里首创的“包产到户”,比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包产到户”试验早了整整22年!

1956年,中国农村正处在合作化运动高潮。这一年5月,当时永嘉县委辖区的三溪区塘下乡燎原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现为瓯海区郭溪街道任桥、凰桥、曹埭村),组织包产到户实验工作,将全社5482亩水田和130亩园地的田间作业、工种工分和计划发包的产量,全部落实到788个有劳动底分的劳动者身上,做到土地丘丘有主,产量人人有责,从根本上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

燎原社的这个经验,很快形成“燎原”之势,到1957年,温州地区实行包产到户的合作社有1000多个,1957年4月,实行“包产到户”后的第一个丰收季节到来,燎原社85%的农户都增加了收入,单季春粮增产40%。

遗憾的是,这一具有“首创精神”的农村改革实践,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燎原社“包产到户”的生命仅维持短短10个月。

直到上世纪80年代,改革春风吹遍大江南北,燎原社因首创包产到户而蜚声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大量专家学者经调查论证,一致肯定燎原社的包产到户是“中国农村改革的源头”,首开全国包产到户先河,肯定其“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品质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燎原社的创举不是凭空而来,其“中国农村改革的源头”源于一片创新的热土,以及这方水土孕育的勇闯禁区的人们,他们坚守以民为本,敢为人先。

位于瓯海区郭溪街道任桥村老虎山公园的“燎原社史陈列馆”,门联刻着:“一千亩示范园区现代化蓝图见此 四十年艰辛道路改革潮源本如斯”。馆前平台右侧五块石碑,刻着“敢为天下先”“燎原星火光辉永存”“终成燎原势 当忆播火人”“星火燎原 真理永存”等字样,这里展陈了燎原社“包产到户”从发起到收获的全过程。

特别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其中有300多份图片、文字资料,包括《我爱燎原》手抄报、中国第一份包产到户总结手稿、燎原社工作组计划及分配表等等,足见当年这场首创之举的系统性、组织性和星火燎原之势。简陋的《我爱燎原》手抄报上写着一首《战斗》小诗:你不看看,千军万马在战斗的原野上奔腾怒吼……

时光如梭,转瞬60多年过去。2018年6月,燎原社精神被定位为“敢为人先、大胆突破的首创精神;坚韧顽强、百折不挠的担当精神;勇当舵手、担当领航的争先精神。”

这份坚韧顽强的担当精神,很大程度上是对当时极力推行燎原社“包产到户”三位核心人物的认可:时任永嘉县委书记李桂茂、副书记李云河和县委农工部干部戴洁天。尽管遭受了20多年的不公待遇,但他们始终坚守一个信念:这是对百姓有益的事情!如今百岁的戴洁天老人,63年前曾写诗明志:“忍将心血埋深土,为待他年人问津。甘为苍生受苦难,五十年后识斯人”。

有人曾撰文称:“我们感谢一个善良而不失执着的群体。他们的无畏,他们的坚韧,他们的探索,他们以改变自身命运为初衷的努力,成就一个打灯者,最终为中国‘三农’的未来,举起了首创的标杆,并以‘探路者’的使命担当,引领一个跌宕起伏的时代前行!”

2009年,戴洁天“包产到户”的经历被中央电视台作为《中国故事——中国梦的十个样本》系列片之首播出。2011年,燎原社包产到户事件被写入《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

习近平总书记说:“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燎原社史陈列馆,如今是温州市党史教育基地、温州市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在建党百年之际,每天都有党员干部、企业家组队前来接受精神的洗礼。

站在燎原社史陈列馆门前放眼望去,山下就是贯穿温州东西的瓯海大道,车水马龙,如温州以及瓯海在时代的大潮中奔涌前行。

借着燎原社这颗从农村改革燃起的火种,温州改革之路风起云涌。1984年,瓯海创办了全省第一家由农民集资的米市“寮东米市”;当年,“中国第一座农民城”龙港建镇;1985年,瓯海18位农民集资兴办瓯海登山鞋厂,率全国之先使用股份制合作企业;当年,“温州模式”首次见诸媒体,开始在全国掀起热潮;从瑞安探路“三位一体”到瓯海农商行全国首创“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模式,从永嘉的第一个纽扣市场到农民王均瑶的胆大包天……无数次突破禁区、无数次改革创新在温州涌动,都和燎原社的基因一脉相承。

65年来,历史的风风雨雨冲刷着这片创新的热土,但温州始终坚持以百姓的诉求和期盼为导向,尊重基层首创精神,“敢为人先,民本和谐”,不断走出具有区域特色的改革创新之路。也因此,既无区位优势,亦无资源优势的温州,却成为中国农村多项改革的试验田,金融综合改革、民办教育综合改革、社会资本办医综合改革、民政综合改革等国家级改革试点也都选择了温州。

如今,中国最年轻的市龙港市即将迎来撤镇设市两周年大考,它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改革实验室,率先探路的十项重大改革举措日渐成形;瓯江实验室“塔尖重器”揭牌建设,40多个高能级创新平台在温州布局落地,温州的创新动能更强,创新的影响力更深远……燎原星火光辉永存!在这片充满勃勃生机的大地上,敢闯敢创、担当作为、勇争标杆的燎原精神贯穿始终,永不熄灭!

来源:温州新闻客户端

温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洪越风 章会

瓯海融媒体记者 周乐光 胡思怡

图片由瓯海宣传部提供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张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