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计专家:未来乡村的美好生活
“未来乡村,一定要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生活化的、开放共享的、与时俱进的、可持续发展的。”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珂一语道出未来乡村的意义所在。在他看来,温州建设未来乡村,应该充分利用好温州人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丰富的自然禀赋、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充满活力的市场化机制。
王珂说,未来乡村既要继承乡村自然和人文底蕴,又要发展满足美好生活的新经济、新业态、新消费,让村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让市民记得住乡愁,享受乡村悠然的生活,这要求在未来乡村建设中,要以人民是否满意为检验标尺。数字赋能,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数字赋能在哪?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其根本在于能够提高效率、为产业增加活力,让人民能够有获得感、体验感、幸福感。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卫龙宝直言,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村有巨大空间,大有作为。他眼中的未来乡村建设,是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目标,立足数字化转型,集智慧农业、生态涵养、文化传承、乡村善治与品质生活于一体的乡村全面振兴。首先,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打造。从信贷服务、农资供应、组织生产、加工储运、农产营销、社区生活,形成产前、产中、产后精准对接的智慧农业,在此基础上,大力拓展农业的生态维护、文化传承等功能,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促进农村三产融合,达到产业兴旺。其次,尽力消除数字鸿沟,让乡里人享受数字化便利,让未来乡村居民有体面的生活,这就要求城市公共品的触角向乡村进一步延伸,为农民提供便捷的生活、生产服务。再者就是乡村治理的现代化以及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
未来乡村,承载着共同富裕的美好期盼。从美丽环境到美丽经济,迭代升级的乡村振兴,如何打造未来产业备受关注。
温州医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素雄,将目光投向资本下乡与农村土地的功能转型上。吴素雄建议,根据温州农村的自然条件划分为旅游、农林、海洋渔业等多种区块,每一区块为特别功能区并将其产业化经营,可以与观光休闲旅游业相结合。不能功能化经营的区域可实现原生态化,努力还原各种动、植物形成、生长与繁荣的原初生态系统。在两个转型的目标下,政府提供公共设施,比如向农村修建延伸景观公路及步行绿道。另外,功能区的产业化经营要以精准的规划为前提,并在法治框架下利用市场规则与市场力量来推动。由此温州不仅能获得土地战略储备,还能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分治,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在温州全域范围内发挥各区域的功能优势,并保证全域居民能同等享受蓝天白云、鸟语花香且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当下,温州打造未来乡村的号角已经吹响。温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未来乡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升级版,是美丽田园、美丽乡村、美丽环境、美丽经济之上叠加的新形态,是市委市政府在新发展阶段全面深化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决策。在推进共同富裕背景下,高水平推进未来乡村建设,要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未来乡村建设的“利益链”,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通过“五美联创”“绿化彩化”“低碳实践”,抓好未来乡村的“基底色”。在全面提升未来乡村建设的“辨识度”上,既要做好“五化十场景”的打造,同时要突出数字赋能、公共服务,加快补齐教育、医疗、交通设施等方面的短板,“乡村之于人民,是根脉,是情感的依托,在未来乡村建设中,我们还要突出乡村特质,全力守住未来乡村建设的‘乡土味’。”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孙余丹 杜一川 实习生:汪梦茜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