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进一步讲好温州红色故事,展现温州基层党员奋斗进取、忠诚为民的模范风采,今年5月初,中共温州市委网信办启动“闪耀的名字——我是共产党员”典型人物网络系列展播活动,面向社会征集、寻访了一批优秀基层党员。即日起,将陆续展播典型人物,通过个体故事多维度展现共产党员群像,凝聚起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

孙兰香:温暖一座城背后的初心坚守

温州网2021-06-22 11:25:00

  在温州,提起红日亭,几乎无人不知。一部电影《红日亭》,更是温暖和感动了无数人。其中,影片女主角高春梅的原型就是温州慈善地标“红日亭”负责人孙兰香。

  在华盖山脚下的红日亭里,满脸笑容、胸前别着一枚党徽的孙兰香格外显眼。作为红日亭的“当家人”,孙兰香每天天刚蒙蒙亮,便从家里来到红日亭,开始里里外外忙碌,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

  十年如一日的初心坚守

  说起孙兰香和红日亭的故事,要将时间拨回到2010年1月1日。

  这一天,从五马街道华盖社区(现为墨池社区)退休的孙兰香正式加入了红日亭。“在退休后能够继续发光发热,造福社会,这是我的初心。”孙兰香回忆道。

  煮茶、洗米、熬粥、切菜……这份清晨四点就要起床、晚上八点才下班的工作,她一干就是十余年。

  2018年5月,孙兰香在红日亭意外摔伤住院,医生叮嘱她一定要安心静养。“伤筋动骨一百天”,正当不少人猜测,孙兰香这一摔,可能要很久才能回来工作时,没想到,12天后,她在爱人的搀扶下回到红日亭。“我放不下这里的工作,即使在家里休息,心里想的也是红日亭。”孙兰香说。

  在孙兰香的带领下,红日亭还根据四季节气和民间习俗免费向路人供应爱心餐,从“爱心茶”到“爱心粥”,到新增了二月二的芥菜饭、清明节的清明饼、端午节的粽子、八月十五的月饼、冬至的汤圆……

  除了供应爱心餐,红日亭还积极向社区低保户、困难家庭和孤儿院提供帮助,设立道德风尚奖,让更多人感受社会温暖。

  “这十年来,为了这份初心,我几乎没有周末。累,但没想过要放弃。”孙兰香说。

  “党员就是要做有意义的事”

  有过付出的汗水、还有过心酸的委屈、更有过收获的喜悦……孙兰香说,这十年,早已不能用“坚持”二字概括,俨然成为了一种习惯。在孙兰香的身上,支撑她的公益之路除了满满的爱心,更少不了共产党员的担当。

  2007年,孙兰香怀着对中国共产党无限的热爱和崇敬,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并于2015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退休后,我从来没有放弃,不断向身边的党员学习,提升自己。最终能够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一生最大的光荣和自豪。”

  “共产党员就是要有一份热就发一份光!多为社会做有意义的事。”这也是孙兰香常常放在心中的一句话。

  为了方便工作,年近7旬的孙兰香还特意向家人学习如何使用互联网。每天忙完后,她总是回到堆满杂物的办公室,带着老花眼镜,一笔一笔记录下好心人送来的善款和善物。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孙兰香主动投入到所在社区的基层防疫工作中,与社区党员志愿者一起在一线设岗堵卡、测量体温、入户走访。

  红日亭爱心老人在她的带领下,组成一支志愿服务队,在瓦市殿巷农贸市场的卡口,配合辖区防控监督组,向进菜场的市民宣传防疫常识。每天凌晨4点多,红日亭爱心老人做好数百份糯米饭、炒粉干,将爱心餐送到防疫执勤点和卡口的工作人员、义工志愿者手中。

  “疫情面前,必须有所作为,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孙兰香这样说道。朴实的话语,彰显着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坚守与信仰。

  一杯茶一碗粥温暖一座城

  如今,“红日亭”早已成为了温州民间公益慈善的代名词,更成为了大爱温州的地标。2017年,红日亭入选中宣部命名的第三批50个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这是温州首次有集体入选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在红日亭的影响下,温州先后成立了3000多个爱心伏茶点,一杯茶一碗粥,续写这个爱与温暖的城市故事。“温州是一个有温度的城市,扶贫济困、奉献爱心、乐善好施是温州人的一大特点。”在孙兰香看来,有责任将这份大爱精神传递下去。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孙兰香近年来获得了第十一届“中华慈善奖”、第六届“浙江慈善奖”、浙江省最美志愿服务工作者等荣誉。

  “如今,每当在社区、在街道、在各个地方看到红日亭的身影,我都会发自内心觉得骄傲。”孙兰香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能为这座美好的城市出点力,能把社会正能量持续做下去,无愧余生!”

  十年坚守,默默奉献。在孙兰香的身上,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坚守初心、传递真情的公益情怀。

监制:阮周琳|策划:叶双莲|记者:潘涌燚|编辑: 潘涌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