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蓝新闻:侗族大将粟裕:以少胜多打出浙南一片红
1921-2021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凝聚起各族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奋进伟力,温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推出“民族团结进步百日故事会 献礼建党100周年”专栏,讲述在党的领导下,温州各族儿女积极献身民族解放、民族团结进步、乡村振兴等事业,谱写在温州大地的感人故事。激励温州各族人民共谋发展、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粟裕,原名粟多珍,侗族,1907年出生于湖南省会同县的一个小乡村,有着“共和国第一大将”的美誉。深受人民群众爱戴的粟裕将军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曾长期担任国家和军队高级领导职务。1935年至1938年间,他与刘英率领红军挺进师转战浙南,在瑞安大地上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临危受命进浙江,建立浙南根据地
1934年7月,时年27岁的红七军团参谋长粟裕参与指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开赴闽浙赣苏区。11月与红十军合编为红十军团(对外仍称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后,他继续担任参谋长,与方志敏等同志在敌人统治的腹心地区肩负着对敌作战、吸引和牵制敌军,策应主力红军北上等艰巨任务,艰苦转战闽浙赣皖地区。1934年12月,为了阻挠红军的行动,蒋介石集中了约10万兵力,妄图一举“扑灭”红十军团。1935年1月红军在江西怀玉山遭到10倍于己方兵力、武装精良的敌军的围追堵截而失败,成功突围的部队受命组建为红军挺进师,以粟裕为师长、刘英为政委,继续执行出击浙江,牵制大批敌人的任务。粟裕在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中左手负伤致残,刘英在皖南潭家桥战斗中右手负伤致残,敌人知道后,说他们“只有一双手”。然而,这“一双手”带领的部队刚进入浙江,就把浙江这块国民党的统治腹地搅得天翻地覆。
1935年11月,粟裕率领挺进师主力攻克浙南重镇——瑞安珊溪(今属文成县),随后连续攻下大峃、玉壶、营前、高楼、湖岭、马屿、陶山、平阳坑等重要乡镇,并且深入梅山、李山等山区开展革命活动,为在浙南建设革命根据地打开了局面。由于是革命新区,群众对中国共产党政策缺乏了解,加之语言不通,又受到敌人反动宣传的欺骗,群众一开始并不敢接近红军。但红军指战员们待人和气诚恳,主动给房东挑水,请他们一同吃饭、聊天,很快和当地群众建立了深厚情谊,为建立根据地打下了群众基础。粟裕当时化名“金米”,群众就称挺进师为“金米部队”。经过几个月努力,挺进师建立了以永嘉(今温州市区)、青(田)、瑞安三角地区为中心的浙南游击根据地,和梅山、李山、五云山等小块的游击基地。
多年以后,粟裕感慨回忆道:“由于我们有这些公开的、半公开的、秘密的游击基地为依托,部队若是打仗疲劳了,只要一个晚上的急行军便能转到游击基地。群众是我们的保障,他们封锁消息后,我们可以安安稳稳住下来,休整三五天,待侦察好敌情、计划好行动部署后,再跳出去打击敌人,开展工作。浙南基本上是我们的大后方,我们的活动比前一阶段自如多了。”
抗日战争时期的粟裕
恢复与党中央联系,稳固敌后根据地
1936年2月至1937年10月间,粟裕率挺进师主力多次往返于浙南和浙西南之间,以此吸引和牵制敌人,掩护闽浙边临时省委的艰难活动。1936年夏,以老共产党员叶廷鹏为首的“中共浙南临时革命委员会”派人同党中央驻上海代表接上了关系,随即派黄先河(何畏)等同志去浙南山区寻找临时省委。一日,黄先河接到瑞安县委急信,便赶往大峃(今文成县)寻找挺进师。到达大峃后,他得知红军已转移至公阳村(今属文成县)宿营,又连夜赶往公阳,在当地地下党负责人和老党员郑贤塘的帮助下找到了粟裕师长。过了几日,黄先河随粟裕部队转移到泰顺、福鼎山区,找到了临时省委书记刘英,向他详细汇报了浙南革命斗争的情况。当时,叶廷鹏、郑海啸(老海)等人已经在平阳北港和瑞平边地区建立了一块纵横30余里的秘密工作地区和一支游击部队。
9月上旬的一天,粟裕率领200多名红军挺进师指战员来到瑞平边界的葛藤湖,和陈铁军同志率领的80多名浙南游击队指战员胜利会师。随后,叶廷鹏、郑海啸来和粟裕相见。叶廷鹏主动要求接受闽浙临时省委领导,从而使浙南根据地的范围由平阳南北港扩大到飞云江中下游南北两岸,会师还使省委恢复了和党中央的联系。到当年年底,挺进师发展到将近1600人,地方游击队和群众武装达到数千人,活动范围扩大到从温州至绍兴的30多个县域。浙南这个革命战略支点,从此坚如磐石。
粟裕等人分析战场地形,制定作战计划
打好“敌进我退”游击战
在开辟浙南游击根据地的艰苦斗争中,粟裕历经艰险,九死一生。最为危险的一次,他们住在瑞安平阳坑的半山腰。当时虽然布置了警戒,然而敌人熟悉山中道路,当晚绕过我军哨兵爬到了山上高峰处,居高临下地向红军开火,粟裕只好率兵顺江边而下,到了江边一个石山嘴,就往江里跳,打算游到对岸去五云山。不料刚下水,粟裕就被江中漩涡卷了进去,来回转了三四个圈子还是划不出来,危险极了。幸好岸上的同志赶紧递过去一个伞柄,才把他拉上岸。刚一上岸,后面的敌人就追过来了。他们赶紧又攀上悬崖,隐蔽在竹丛中,好在当时天黑,没有被敌人发现。在三年游击战争时期,这样惊险的场景并不鲜见。多年后,粟裕在回忆中说到:“在那三年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部队大部分时间是露营,青天作帐,大地当床,很少脱过衣服睡觉”。尽管革命斗争如此艰苦,粟裕却凭着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赤胆忠诚,英勇顽强地坚持到胜利。
在浙南三年游击战争的过程中,粟裕作为红军挺进师的主要军事指挥员,根据当时革命处于低潮、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实际情况,果断提出并实现了从正规军向游击队、从正规战向游击战的战略转变。他把毛泽东军事思想与浙南游击战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敌进我退”的作战方针,率领不足1500人的队伍转战浙南、浙西南,在浙南人民的支持下,粉碎了国民党10万军队的围追堵截,保存和壮大了力量,终于完成了党中央所赋予的任务:打击和牵制了大量敌人,从战略上配合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创建了浙南游击根据地,使之成为中国革命在南方的战略支点和新四军的策源地之一。浙南三年游击战争充分展示了粟裕将军的指挥才能,是他军事生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937年9月,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粟裕结束了艰难曲折的浙南三年游击战争。1938年3月18日,粟裕率领由原红军挺进师改编的闽浙边抗日总队从平阳山门出发,投入到抗日战争的伟大洪流之中。
新中国成立后,粟裕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军事科学院第一政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等职,1984年2月5日,粟裕在北京病逝。他生前虽肩负重任,仍情系老区,关注老区的发展。他去世以后,部分骨灰撒在了浙南大地上。斯人已去,功勋不朽,粟裕将军的英名将在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丰碑上永放光芒。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