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斗城风貌带、滨江带状公园 五年后古城可环线畅游
解放街“河景”亮相。 赵用 摄
公园路夜景。 杨冰杰 摄
温州网讯 近日,纱帽河的“人工河”的亮相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往打卡,大大提升了商业街区的人气。不仅如此,位于温州古城内的多个改造提升项目也揭开“面纱”,环积谷山文化提升项目日前修复完工,朔门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项目启动建设,九山公园-松台山历史文化EPC提升工程多个节点雏形渐显……
而根据最近公布的《温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十四五”规划》,温州正在规划一条古城旅游线路,以推进古城历史文化环线建设。今后,在古城内,你不仅能享受逛吃的乐趣,还能环线畅游感受千年古韵。
推进历史街巷保护整治
规划古城文化环游线路
近日,市住建局印发《温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十四五”规划》(简称《规划》),建议依托禅街-五马街-公园路改造提升成果,串联斗城风貌带、滨江带状公园,构建古城历史文化展示环,将历史文化街区与斗城风貌带游览线路相串联,形成古城文化体验和市民日常休闲游览线路。
近年来,我市深入挖掘文保单位的历史文化价值,对外开放了夏鼐故居、南戏博物馆、东瓯国历史陈列馆等专题博物馆,完成了江心屿历史文化展示工程。各个专题馆常年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并打造“城市15分钟都市文化圈”,建成开放了南戏文化驿站、南塘文化驿站、池上楼文化驿站等。
《规划》明确,温州历史城区、历史街区各种功能高度聚集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人口仍然过度聚集,居住人口密度高、外来人口多、结构复杂、人口疏解压力大,远未形成与历史文化相适应的和谐宜居环境,优质公共服务设施转移速度滞后。
《规划》建议,加强历史文化街区特色化保护建设,重点推进街区的居住环境改善、公共服务配套、基础设施完善、综合交通提升、公共空间改造等方面的工作,累积整治更新经验,形成适合温州的历史文化街区整治方式,并逐步在市域内进行推广借鉴。
“十四五”期间,温州将力争完成古城花园巷片区、庆年坊片区、朔门二期等改造提升工程,加强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建设,梳理打造公共开敞空间,提升整体风貌。
多个项目齐头并进
古城焕新魅力显现
古城焕新,魅力渐显。近年来,位于温州老城区的五马街、禅街、公园路相继完成改造提升,形成了一条长达1公里多的步行街,而相邻的公安路、五马后巷、纱帽河、解放街等街巷也加快了有机更新的步伐。与此同时,中山公园、华盖山公园等陆续完成整治提升,位于中山公园南段的环积谷山文化提升项目也于近日修复完工,积谷山东山八景、义井题刻书院遗址、摩崖题刻群、驻鹤亭谢客岩、飞霞洞与谢母墓等八大景观正式对外开放。
据了解,纱帽河街区改造工程计划10月初具备试开街条件,12月份基本完成。
该街区改造隶属于温州解放街和五马历史文化商圈南片区二期(纱帽河、柴桥巷、登选坊)改造提升工程。工程主体建设内容包括解放街沿线及纱帽河、柴桥巷、登选坊等道路与街巷两侧建筑立面修复、改造,市政设施建设,建筑亮化及其附属工程等。道路整治改造长度约为1820米,涉及楼栋约300栋。整体规划了“四轴、八景、三十二碎片”的开发格局,力促五马步行轴线向周边纱帽河、柴桥巷等拓展延伸,实现街区的整体更新。除此之外,九山公园-松台山历史文化提升工程EPC项目也已于今年5月开工,其中松台山山体亮化、证道梵音、榕林慢行系统等多个节点近日即将完工。据悉,该项目东至信河街、西至九山路、北至大士门、南至人民路,是“松台山-禅街-五马街-公园路-华盖山”商业休闲体验轴的西端重要节点。
专家观点
亟需解决交通问题 莫让古城成“堵城”
浙江好望角专业策划机构执行总裁
陈德赚
通过改造提升,古城焕发出新活力,成为人气十足的热门“景点”,但随着游客的大量涌入,尤其是周末或节假日,街区景点的交通堵塞、停车困难、随意上下客、行人横穿马路等问题愈加突出。
作为老城核心地段,像五马街区等景点由于早年规划不足,道路宽度、停车位等原有的公共配套已然跟不上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发展。因此,如何优化完善片区交通组织系统、合理规划上下车停靠点、增加景点旅游大巴公共停车场、开发地下停车空间、疏散不断增加的人流和车流等问题,应作为古城有机更新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好前期规划和布局。
管理单位还可以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利用游览区周边写字楼夜间停车空档以及开放式居民区地下室的停车空档,搭建智慧停车服务平台,为游客提供车位查询、预定车位、导航指引等多样化服务。
此外,为解决广大游客不再来时“找位难”,走时“找车难”的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可以牵头协调开通或增加休闲游览公交专线,增加公众出行坐公交的兴趣,同时积极组织交警部门、城市行政执法部门开展交通治理行动。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 笑银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