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浙江温州问共富 以山海协作促全域发展
浙江平阳。 钱晨菲 摄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在浙江温州,“山”与“海”的携手同行,成为当地踏上共富之路的密码。乡村面貌展露新颜,城乡教育同频共振……阅读其故事,温州便是感受浙江山海协作成绩的极佳缩影。
温州市平阳县凤卧镇是浙江著名革命老区,素有“浙江延安”之称。凤林村位于凤卧镇西北部,村内因遍布丰富的红色旅游、历史人文资源及自然生态景观,被誉称“浙南西柏坡”。
红色研学基地。 钱晨菲 摄
2007年,平阳县与乐清市结为山海协作结对关系。此后的十年间,平阳县累计接受乐清山海协作援建资金2390万元,援建项目533个,组织劳务培训转移7152人次,资助农村贫困学生309名。2018年,平阳、乐清两地开启山海协作新篇章,将“山”与“海”的资源优势进行有机结合,以生态文化旅游为工作主轴,聚焦产业合作、平台建设,深化乡村振兴和社会事业合作。
正是得益于山海协作,凤卧镇的乡村面貌、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并依托其红色资源做起了“红色文章”。当地建起了占地面积280亩,总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的红色研学基地,总投资5000万元。
鹿城优质教育资源进入泰顺课堂。 钱晨菲 摄
已是暑假,记者在该红色研学基地看到,前来体验红色研学教育的学生络绎不绝。学习草鞋制作、体验红军餐、重走红军古道……多样的研学活动让他们乐在其中。
红色研学基地负责人陈云介绍,山海协作给当地基础设施、村容村貌带来的变化也让他看到了乡村的大有可为。自去年10月对外开放至今,已吸引了6万余人次的游客。
鹿城、泰顺两所学校的同学“跨屏幕”展开激烈讨论。 钱晨菲 摄
不仅是凤林村,山海协作之风吹遍了平阳全域。2018年至2020年,双方共落实山海协作援建资金1110万元,建成援建农村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项目65个和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3026人次,65个建成的援建项目中,含有12个群众增收项目、44个农村基础设施项目。
山海协作不仅改变着乡村面貌,也为民生事项增添福祉。
在位于温州市鹿城区的温州市实验中学,一根网线连接起了这里的学生与温州市泰顺县罗阳二中的同学的课堂——“一张纸,折出一个平行四边形,有多少种折法?”当数学老师抛出这个问题后,两所学校的同学“跨屏幕”展开激烈讨论。
为了进一步推动鹿城区和泰顺县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山海协作,促进两边学生思维的同屏共振,温州市实验中学和泰顺县罗阳二中,用暑期两天的时间进行了这样的小范围的教学实验,希望探索出好的经验做法,面向应用“互联网+”教学的学校推介。
鹿城和泰顺自2002年结对开展山海协作以来,已经携手走过了18个年头。2019年,泰顺—鹿城山海协作延伸到教育领域,彼时,鹿泰率浙江之先开出“互联网+义务教育”5G同步课堂,让城区优质教育资源跨山越海“飞”入泰顺课堂。
“最早开始探索时,泰顺县罗阳二中同学往往是听众的身份,由于两边的学情不一样,教学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一直在思考,能否让泰顺的孩子也可以成为课堂的主人,能否让双方的思维真正碰撞与互动,所以这个假期我们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温州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校长黄慧希望,在山海零距离、思维共生发中探索出更具操作性和推广性的经验做法。
泰顺县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负责人告诉记者,“合作以来,泰顺的中高考质量都明显提升,2020年,全县高考一本率首次超过浙江省平均水平,中考成绩也在温州市跃居中上游。”
不仅是温州市实验中学与泰顺县罗阳二中,上述课堂越来越多。截至目前,鹿城与泰顺间的山海协作“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学校达21所,开展同步课堂近800节次,最大限度地推动互联网远程教研。2020年疫情期间,鹿城推出精品网课600余节,课程资源同步向泰顺3万余名学生开放。
近些年,如上改变乡村面貌、增添民生福祉的案例还有很多,背后无不闪现着山海协作的影子,而放眼浙江,这场“山呼海应”正高质量续写着“共同富裕”的新篇章。(完)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