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通报今年全市生态环境违法十大典型案例
温州网讯 昨天上午,市生态环境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今年全市生态环境违法十大典型案例,并介绍了今年上半年我市环境执法工作的开展情况。
黑伞遮挡监控偷排
每天17时至19时,永嘉一拉链印染有限公司内,总有一名员工用黑雨伞遮住污水排放口……如此怪异的一幕自去年10月起,频繁出现在生态环境部门用于监管企业的在线视频监控中,引起了执法人员的高度警觉,多年的办案经验告诉他们黑伞之下必有隐情。
为破解谜题,今年1月14日晚,永嘉生态环境部门联合公安部门启用无人机,对该企业开展了一次突击检查。这一招收到奇效,执法人员通过“高空眼”侦查,很快锁定了违法现场的证据,一举解开了隐藏在黑伞之下的秘密。
原来,该企业让员工用黑雨伞遮住污水排放口是为躲避监控,通过3条软管将厌氧池里的废水、药剂桶里的药水和自来水通过排污口排放的目的,系严重的环境违法行为。
案情大白后,该企业吃下了35万元的罚单,2人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林朝辉表示,该案系永嘉首例通过在线监控设备发现企业违法行为,并首次采用无人机辅助执法人员办案的环境执法案例,十分具有典型性。
另据了解,该案在查办过程中优化执法方式的做法,还受到了生态环境部的通报表扬。
非法处置危险废物
分布在城市各处的回收站点,看似不起眼,实则也可能成为滋生环境违法案例的温床。如今年5月时,生态环境部门执法人员在乐清当地的一废品回收点内,发现了大量废油漆桶。
经查,该废品回收点未办理合法经营手续,非法收运、处置的废油漆桶总重达到了4.2吨,属危险物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目前,该案已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2人被采取了强制措施。公安机关也正在深挖废油漆桶的来源及去向。
无独有偶,今年4月苍南也成功查办了一起事发废旧金属回收站内的环境违法案例。该回收站在未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收集废油墨桶和废油漆桶等危险废物,并将其压制成了块状金属出售。
执法人员至现场检查时,该回收站内露天贮存已压制成块状的废油墨桶和废油漆桶总重达38.48吨。经调查,其中部分是从当地的另一家废品回收站内买进的。执法人员据此顺藤摸瓜,又查到了另一家非法处置危险废物的废品回收站。目前,2名涉案业主已被刑拘。
半年三次专项行动
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张海云介绍,今年上半年我市生态环境部门已成功开展了三次专项执法行动,共检查企业1.7万余家次,做出环境行政处罚决定283件、罚款2797万元,向公安部门移送案件40件,刑事拘留18人、行政拘留12人。
接下来,我市生态环境部门还将通过持续推进环境执法力度、深化行刑衔接(在实际案件办理中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协作机制)、强化“环保管家”建设等举措,进一步开展好全市的环境执法工作,牢牢守住我市的环境安全线。
十大典型案例
一、鹿城区某鞋材有限公司未采取减少废气排放措施进行产生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的生产和需配套建设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设施未建成即投入生产两案
二、龙湾区某管道配件有限公司擅自倾倒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案
三、乐清市某废品回收点非法收运、处置危险废物涉嫌环境犯罪案件
四、瑞安市某非法废塑料加工点超标排放重金属废水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
五、永嘉县某拉链印染公司涉嫌利用私设暗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案
六、平阳县万全镇某铝制品加工点规避监管排放有毒有害物质案
七、苍南县破获非法处置危废涉嫌污染犯罪案中案
八、文成县某非法炼铝加工点非法倾倒危险废物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
九、瓯海区某包装印刷有限公司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环境保护标准要求贮存危险废物案
十、永嘉某表面处理有限公司涉嫌产生含挥发性有机废弃的生产和服务活动未在密闭空间进行作业案
来源:温州晚报
原标题:我市通报今年全市生态环境违法十大典型案例 傍晚总有人用黑伞遮挡排污口 无人机空中揭示黑伞之下秘密
记者:李庭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