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红色基因,回眸瓯江翻水站故事

温州网 2021-08-24 09:39:57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

  温州网讯(通讯员 范晓奇)在瓯江南岸,静卧着一座温州重要的骨干水利工程——瓯江翻水站。它是温州市区重要的备用水水源之一,它承担着城市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用水、改善温瑞塘河生态环境和抗旱救灾方面的翻水供水任务,它在温州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大的社会效益,堪称为“温州的都江堰”。从开建到竣工、从运行到技改、从传统到现代,这个工程经历了50年发展历程。

  新中国建站势在必行

  温瑞平原,地处浙南沿海,辖区涵盖温州市鹿城、龙湾、瓯海、浙南产业集聚区和瑞安大部分地区,常住人口300多万,流域面积达804平方公里,是温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丰饶的温瑞平原曾在1949年至1979年的30年间经历过7次严重的旱灾,不仅人民用水困难,经济社会活动也遭遇了重创。

  1960年代,为解决其水源问题,省人民政府批准瓯江翻水站项目。1970年3月,温州地委启动瓯江翻水站筹建工作,由温州市水电局水利电力勘测设计室来承担前期设计任务。

  1979年,建站期间,工程设计曾一度处于停滞状态,直到1979年,由当时温州地委领导牵头,协调水电、物资、计划、财政、卫生等部门,共同推进瓯江翻水站建设。当时温州市水电局水利电力勘测设计室集合温州市水利电力技术力量,全面开展勘测设计工作,全力以赴参与翻水站勘测设计建设工作。据不完全统计,施工设计图纸共绘制了329张,确保工程施工进度。

  70年代,设计人员讨论物理模型试验技术

  据参与过瓯江翻水站建设的老同志回忆“当时经费短缺与技术薄弱是当时工程进展缓慢的最大难题。”

  主体工程曹平岭隧洞正式破土动工,瑞安调集了300余名技工和民工来到工地参与开凿工作。因另一主体工程三洲岭隧洞也相继上马,当时大型机械化设备落后,主要靠人力与手持式凿岩机和小型矿车简单机械,因人力短缺,经费困难,两条隧洞曾一度被迫停工。

  1981年初,温州市和瑞安市相关领导干部发动附近自愿参与建设的农民群众,自带炊具和工具,进驻工地,援助隧道工程建设。人多力量大,不到两个月,二十多公里长的隧道,完成了土石方挖填任务。单项主体工程全部竣工,机电安装和调试运行完成。

  经过不懈的努力,瓯江翻水站于1981年6月完工,7月21日全线试通水。经过三年的整改试运行,于1984年11月经过省市验收。

  瓯江翻水站旧貌

  瓯江翻水站现状

  站区提升谱新篇

  瓯江翻水站从1982年起投入试翻水运行,历经了几次翻新改造,规模最大的是2016年-2018年期间的维修加固工程,工程建设涉及泵站枢纽维修改造、输水干渠维修加固、新建综合自动化系统、输电线路等。提升后的瓯江翻水站水泵机组、电气设备及智能化管理水平上了一个台阶,泵站年翻水能力也大大提升,从原来的0.8亿立方米增加到1.8亿立方米。与此同时,瓯江翻水站在实施管护精细化上下足功夫,逐步实现了泵站与城区沿江水闸联合调度一盘棋,输水隧道设置智能监控化,主动视觉技术化,逐步实现站所管理物业化、规范化。

  泵站现代化新车间

  党建引领基层水利人

  瓯江翻水站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水利人脚踏实地、无私坚守,他们是尽心尽力服务于基层的水利人。在这里上班的工作人员没有周末的概念,也没有分明的白天和黑夜。瓯江翻水站路途偏远,距离市区45公里,泵站运行全年无休,值班人员实行24小时轮值。2020年底至2021年初,温州发生了50年一遇的干旱,在这4个多月期间,瓯江翻水站坚持129天连续不停机24小时翻水,为温瑞平原河网补水7000多万立方米,使河网水位始终保持在正常的水位。

  荣获“温州市首个全国先进排灌单位”奖牌

  瓯江翻水站这个上世纪温州唯一的大型灌区枢纽工程,温州市首个全国先进排灌单位,见证了一代代水利人的薪火相传,也涌现了一批批为民服务的优秀基层水利工作者。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

  回首来时路,建站20载道路曲折,是兴建水利,解决水旱的昂扬斗志;运行30载高效管理,是仰望前方,踏实苦干,荣获全国先进排灌泵站的烈烈豪情。

  新时期,我们要一代代水利人一任接着一任干,薪火相传,发扬匠心,砥砺前行,坚持科学调度,保证生态供水效益,充分发挥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功能,守护着温瑞平原这方水土的富饶与繁华。

  下一步,作为该工程的管理单位温州市温瑞平水系管理中心将致力打造瓯江翻水站为“生态环境美、现代管理好、文化风味浓”的最美水利工程,不断争创建设省级水管单位的新局面,奏响温州水利的时代赞歌!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鲍苗苗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