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中国蓝新闻:温州媳妇李会的“绿色农耕梦”

中国蓝新闻:温州媳妇李会的“绿色农耕梦”

中国蓝新闻 2021-09-10 16:37:00

李会,女,满族,辽宁抚顺人,温州市高田生态农场有限公司总经理,温州市农业创业联合会副会长,温州市辽宁商会秘书长。2014年度温州市“十佳”新居民企业家,2018年第十三届妇代会鹿城代表。

从一名农业“零基础”的城里姑娘到田间地头的行家里手,李会用了整整七年时间。

创业初期的“零”烦恼

从事农业之前,李会当了一段时间全职太太。然而,性格开朗、爱交朋友的她不适应家长里短的居家生活,一度很是苦闷。于是丈夫陈明华建议,不如回岙底村——丈夫的老家,租些土地搞农业。岙底村气候宜人、水资源充足,森林覆盖率达79%,素有“天然氧吧”之称,是发展绿色农业的理想场地。

岙底村自然风景

李会多年来一直生活在城市,对于务农经验几乎为零,但她明白,这几年各级政府都在鼓励发展农业,各种扶持政策力度不小。此外,身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她更希望能将孩子的食品安全握在自己手里。一番思量之后,李会在2008年抱着试试看的心理,首期流转了160多亩土地用于种植绿色农产品。当时的李会由于没有市场经验,她的农产品销售额几乎是零。

坚毅求学心  不负耕读人

创业的挫折给李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村里一位老人给他说了村里历史名人温州历史学家刘节敢于攻坚,著书《洪范疏注》的故事,刘节的经历带给李会很大的感悟。

2012年,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开设了农学专业,并面向社会招生的海报出现在李会面前,她毅然决定报考。于是,李会成为温州科技职业学院首批农民大学生,每周末到校学习嫁接、养殖等技术。毕业后,李会又考入浙江农林大学,学习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由于成绩优异,被评为“温州市第三轮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就这样,李会学习技术,丈夫陈明华打理农场,他们以尚学、坚韧、奋斗的乡贤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在家乡的山坳间筑梦,在藤桥的山水中圆梦。

最让李会受益良多的,是专家老师和学员之间的结对跟踪服务。她说,学院10多位不同领域的专家老师先后数十次到田里为她出谋划策,从整体规划设计、品种引进、技术指导,乃至产品的包装和营销,都予以精心指导。尤其让李会感动的是,这些指导不仅免费,甚至连路费都是老师们自掏腰包的。同时,她还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经常到彼此的基地学习、交流,提高技术水平。

田头的丰收,又给李会出了一张新考卷——销售。在田间摸爬滚打多年的李会深知农产品的销路是增收的关键,她又开始学习农产品电商网售,到2014年,李会的微店、淘宝等电商平台销售额已占营收的50%以上,营业额达到300多万元。

“绿色农耕梦”下绽放民族团结之花

自身的回乡创业理想得到实现后,李会夫妇又秉着“共同奔小康”的社会责任感,带领藤桥乡亲一起发展。他们带动周围6个村100余户乡民学习果蔬种植、溪鱼养殖、家畜养殖技术,一时间岙底村刮起了尚学乡风。李会夫妇免费赠送种子、邀请农科院教授免费为乡民上课,并回购乡民种植的蔬果代为销售,这一系列的义举深深感动了岙底村的农户,也激发了乡亲们的共同创业热情。

经过12年的努力,岙底村原本荒芜的山头摇身一变成为了繁华都市的世外桃源,为温州新农村建设添上了朴实俊逸的一笔。在李会夫妇的引领下,岙底村乡民的年收入10年间翻了两番,涨到5万多元。“他们在宅基地上重新建房,准备和我们一起开民宿。”李会丈夫陈明华说,“乡里乡亲,我们都是一家亲,刚开始创业乡亲们也帮了我很多忙,现在能带动大家一起奔小康,特别有成就感。”

高田农场入口

蓝天下的绿色美丽家园

如今,高田生态农场已经与浙江省农科院、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温州市农科院)等多家单位开展合作,先后有13位农科特派员来此调研。农场还引入了火龙果、蓝莓、猕猴桃等优质果蔬品种,年接待游客1万余人次,实现年收入800余万元。

高田农场被市农科院作为农民培训示范基地,陆续为200多名实习大学生提供场地实践实训,直接受益农民达1000人次。随着果蔬种植、农业实训、乡村旅游等板块的不断发展,本已迁出高山的村民们纷纷回到山里,寂静的乡村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李会陈明华夫妇

原标题:温州媳妇李会的“绿色农耕梦”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