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过教师节,这两位温州老师千里接续“山海情”

温州网 2021-09-11 10:06:12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

温州网讯  教育帮扶一直是东西部对口支援协作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年7月,鹿城区选派了邢爱慧、吴克服等2名优秀教育工作者赴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支援当地的教育事业。

温州到壤塘,没有直达的飞机。西行者们先是坐3个小时的飞机到达成都双流机场,经历高山峡谷、泥石流和高山滚石,驱车近9个小时才到达壤塘。他们将在海拔约4000米高的高原上开展为期7个月的援川工作。他们将通过师傅带徒弟手把手地教、东西部对口部门的资源整合,为当地培育一批带不走的专业技术人才。

邢爱慧(藤桥中学高级教师)

失眠、高反,她仍咬牙坚持工作

职业生涯中的第26个教师节,邢爱慧是在从壤塘往温州的路途上度过的。与一个多月前相比,这次邢爱慧的身份是作为壤塘县教育局的工作人员,前往温州进行教育交流的,“期望能通过这次东行,让壤塘的同事能体会到温州的教育理念和做法。”想起过去的一个多月的援川经历,邢爱慧直言是人生阅历中最宝贵的财富。

刚到壤塘时,邢爱慧着实感受到了高反:由于饮食和气候的变化,邢爱慧时常出现嘴唇开裂、流鼻血、皮肤瘙痒的情况。由于高原缺氧,呼吸急促和头痛让邢爱慧经常失眠。但为了尽快地开展工作,邢爱慧还是咬咬牙坚持,不向其他人透露自己的情况。

7月,正值暑假,学生已经放假,当地老师也纷纷外出学习,邢爱慧与吴克服被分配到壤塘县教育局各个科室协助工作。回温前2天,邢爱慧刚协助壤塘县教育局成教股完成对当地高中阶段学生的入学追踪。“大部分孩子都会继续读书,但也有个别孩子因为家境困难而放弃。”邢爱慧心里有点不好受。

壤塘县机关小学的孩子多居住在县城内,而壤塘县寄宿制小学校的孩子则来自很偏远的山区。基于这样的学情,鹿城的几名在壤塘的支教老师组织了壤塘公益夏令营,给学生安排拓展课程。做完手头的工作,邢爱慧就会前往夏令营给孩子们染色、调颜料,或者给他们安排游戏环节等。

除了做教育相关的工作,邢爱慧和同事们还会被抽调去支援别的部门的工作。比如8月份时,邢爱慧就成了当地疫情防控小组的一名编外人员,及时建立和完善疫苗接种相关的台账,做到摸排到位,底数精准,情况清楚。8月份是当地的旅游旺季,人员流动和聚集频繁,增加了疫情传播风险。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防控组每周都要对进入阿坝州的流动人员进行逐个排查。

哪里人、到阿坝做什么、是否有向州防疫部门报备、经过阿坝哪些地方、什么时候离开阿坝、是否做核酸检测、结果如何……询问得事无巨细,有些脾气差一点的,在回答一两个问题后就直接挂了电话,有的则干脆就不接电话,“还有人说我是诈骗分子。”

9月份开学后,邢爱慧的工作也将进入自己更擅长的领域——她将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跟当地的两个老师帮扶结对和交流,将温州在教育上的一些做法,以及学科课堂教学形式与样态,展现给壤塘的学校和老师。同时,也会把壤塘在学校管理和教师培养方面的一些好的做法带回温州。另外,还要配合做好温壤教育行政部门的互动合作,使两地教育更有深度、更有效地合作共赢。

吴克服(温州市广场路小学教师)

为了与孩子聊聊,他爬上4200米高山

看到市委组织部发出援川通知后,吴克服第一时间报了名,并于7月中旬到达壤塘。

除了完成教育局布置的各项任务,配合防疫部门做好防疫工作外,吴克服和邢爱慧还接到了新任务——给壤塘县2021年新招录公务员做 “公文写作” 的岗前培训。

接到任务后,吴克服运用自己在教育管理研修生班和2年“应用写作”的函授所学,结合东西部对口支援帮扶干部来壤塘的经历及学员们“过关斩将”考入壤塘公务员的实际体验,从15种行政公文中选择5种公文形式做了详细的讲解和分析学习,受到新招录公务员的一致欢迎,同时受到壤塘县委组织部的表扬和好评。

在壤塘的一个半月里,吴克服还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当地的教育教学情况,为下一步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做好必要而充分的准备。

先是通过教育局的同事,并到学校实地走访、参观,了解壤塘的教育投入以及各种教育设备、设施的运用情况。“壤塘教育的硬件设施很不错。”吴克服告诉记者,像壤塘城关小学的每位教师都配备了一台电脑,每个办公室也有打印和复印机。“但图书等课外阅读资料比较缺。”

为了了解当地的教学情况,吴克服积极与一线老师进行交流。“发现在壤塘,普通话的推广还不是普及。有许多藏族人会写汉语,或说‘川普’,但不敢积极说普通话。”吴克服还了解到,在学校中,孩子对汉语的学习运用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经常会出现语法错误、语言表达和写作都存在许多不足。“这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去注意和提高的。”

为了能更全面地了解当地孩子的学习情况,吴克服去街头、工作地到处寻找调研的学生对象,这让他在短短时间里就掌握了不少细节:如他从在教育食堂帮工的两位中学生身上了解到,由于小学阶段没有学习汉语,导致初高中阶段的汉语学习成为孩子们的一个难题。

而周末休息时,吴克服和同事也闲不住,经常到农牧区找孩子聊学习。为了了解有一家牧民两个孩子的读书情况,吴克服爬上了县城北面海拔4200多米的山顶;徒步到住地十几公里外的村里,寻找上山割麦的孩子聊学习,并了解在家的劳动能力情况……

“孩子们在学校的学习条件都还不错,但如果回家,情况就不一样了。”吴克服说,特别是山顶上的那两个孩子,住在那么高海拔山顶的帐篷里,根本没有条件开展自主学习。“孩子们还缺少交流交往的胆识和意识,普通话的使用运用很不够。这都是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教育中,去努力和改变的地方。”

来源:掌上温州客户端

原标题:高原过教师节,这两位温州老师千里接续“山海情”

记者 何群芳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