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富口袋到富脑袋 这位民营企业家在家门口建博物馆
电稻桶梯、绞糖机、喜庆的婚轿……龙湾区永中街道郑宅村内,有一座“白水民俗博物馆”,馆内一件件老物件别具吸引力,令人不知不觉中“穿越”了时间。
姜瑞玉是这间民俗博物馆的馆长,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温兄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企业老板为何会牵手文化工作?9月17日,我们来到白水民俗博物馆,听他讲述背后的故事。
“为老物件们安个家”
白水民俗博物馆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共展出500多件搜自民间的民俗物件。在姜瑞玉的带领下,记者在馆内转了一圈,发现全馆分成六个馆:农耕渔盐、百工商贾、生活习俗、婚庆礼俗、岁时风俗、祭祀礼俗,每一件展品,都在叙说着老龙湾人的乡愁故事。“建起这座博物馆,是希望为保存民间的‘文化标本’做些努力。”
姜瑞玉的老家,正是白水民俗博物馆所在地——原永中街道白水公社战胜村(现已改为郑宅村)。年轻时,他背井离乡,前往辽宁省从事阀门销售相关工作,后于2001年回到家乡,开办制药设备工厂。10年间,公司飞速发展,成为当地乃至全市知名企业。
2011年,一次偶然机会,他加入龙湾区历史学会。“这几年随着城中村改造,民间老物件越来越少,文化记忆也逐渐消失,你是否有兴趣出资建一个民俗博物馆,为老物件们‘安’个家?”一次协会座谈会上,相关领导向姜瑞玉提议,并补充道,“但是只能是纯公益、非营利性的,只有付出,没有回报。”
几乎是想也没想,姜瑞玉便答应了下来。他说,创业过程中,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一句话,时刻鞭策着自己:企业不仅要承担经济责任,还有其它的一些责任要承担,财富代表企业的能力,更意味着企业的责任。
“干就要干出个样子来”
萌生建博物馆的想法后,姜瑞玉多次邀请市文物部门专家进行座谈,从博物馆选址到运营进行多方面交流。专家们研究论证了许久,最终推荐了一处绝佳地——姜氏宗祠。宗祠前面的河上横跨着一座石板桥,叫上岸桥,也叫姜合桥。此桥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是龙湾区迄今发现最为古老的一座石桥。若民俗博物馆建在姜氏宗祠民俗馆,就会与富有江南特色的千年古桥姜合桥,融合在一起,相得益彰,构成一幅古建筑经典画卷。“我们决定将民俗博物馆建在宗祠里时,还得到很多姜氏族人的支持。他们主动舍弃了宗祠的租金。”姜瑞玉补充道。
村里的一些农户听说姜瑞玉要牵头办民俗博物馆,逐个将家里珍藏了几十年的柜、桌、箱等经典老物件免费捐赠给博物馆。单靠村民捐赠的老物件,肯定支撑不起博物馆的藏品量,姜瑞玉就去温州各地的收藏市场搜罗老物件。每一款老物件,他都精挑细选,绕不开“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这几个字。
2013年6月6日,白水民俗博物馆举行开馆仪式。“开馆以来,已接待参观者逾8万多人次。不少温州老城区的市民也慕名而来,找寻温州老味道。”说这话时,姜瑞玉的语气中透着些许自豪。
问及这些年遇到的困难,姜瑞玉都浅浅带过,他说:“现在我每天去公司处理完一些必要事务,就会来到这里,既然博物馆办起来,精神就不能动摇,要像爱护企业、孩子一样,一直办下去,无愧于社会。”
建馆以来,姜瑞玉已投入了500万元。这几年,他给各个展馆加装了触摸屏,让展出多媒体化,让那些传统的生产生活场景借助声光电“活”起来。关于未来,他正在博物馆旁打造永强“八盘八”民俗特色体验基地,计划在明年2月前启用,更好地挖掘和传承龙湾的美食文化。
龙湾区文广旅体局党组书记、局长邱朝瀚
让市民游客乐享惠民“文化盛宴”
共同富裕既是人民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也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在龙湾,像姜瑞玉一样建设文化场所的的当地人不在少数。一座座民间博物馆、艺术馆、图书馆的建立,既可以唤起老一代群众内心的乡愁记忆,又可以把这种精神文化传承给年轻一代。
龙湾区文广旅体局党组书记、局长邱朝瀚说,随着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不断推进,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已经从“缺不缺、够不够”提档升级为“好不好、精不精”。
当下,龙湾正以瓯江山水诗路文化带建设为契机,组织实施黄石山雕塑公园改造提升工程,形成“户外美术馆+室内雕塑馆”山水文化艺术地标,同时引进建设叶萌春工艺美术馆、志通瓯塑艺术馆、温州“百工苑”等一批场馆,打造永不落幕的艺术馆群。“我们将传承大师技艺、展示艺术精品、彰显龙湾文化底蕴,不断丰富15分钟文化生活圈,让市民游客乐享惠民‘文化盛宴’。”邱朝瀚表示。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原标题:从富口袋到富脑袋 这位民营企业家在家门口建博物馆
记者 张银燕 视频 蒋超 共享联盟龙湾站 郑懿 方亚特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为你推荐
-
新政惠民!温州住房公积金贷款同比增长46.95%
社会12-14
-
优化人才评价体系 73人通过“问企识才”机制改革获评职称
社会12-14
-
从建筑码到房屋码实现“一码全链” 这场全国性会议上“温州经验”受关注
社会12-14
-
代表委员看温州交通变化 高速里程从全省倒数第二到全省第三
社会12-14
-
苍南启动省级共富乡村试点建设 一条国道串联5个抱团乡村
社会12-14
-
无土栽培 自动浇灌…… 鹿城这里有个种草莓的“植物工厂”
社会12-14
-
这个乐清民间技艺仅冬日可见!错过等一年
社会12-14
-
乐清这间乡村公益老年食堂老火了 持续温暖11年
社会12-14
-
三九补一冬!温州多家医院开启“三九”养生项目
社会12-14
-
温州今年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人数超20例 为历年最多
社会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