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光阴里的永嘉花鼓 藏着地域文化的生长密码

光阴里的永嘉花鼓 藏着地域文化的生长密码

温州网 2021-09-25 10:23:55

永嘉教师胡胜盼撰写的非遗书籍《永嘉花鼓》

花鼓

滕玉英最爱与有着花鼓情结的人演绎永嘉花鼓

温州网讯 “左手锣,右手鼓,手拿着锣鼓来唱歌。别的歌儿我也不会唱,当会唱个凤阳歌。凤凤阳鼓啊,咦哟哎嗨哟……”或许很多人对花鼓的认识是来源于《凤阳花鼓》这首歌曲。

其实,在温州也有独具地方特色的曲艺曲种——永嘉花鼓。永嘉花鼓来源于民间,它带有浓浓的永嘉印迹,主要分布于国家级旅游风景区楠溪江流域,演唱内容包含了当地的文化、民俗、历史等各个领域。2009年,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的永嘉花鼓,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书籍《永嘉花鼓》

解开曲艺文化生长密码

永嘉花鼓用永嘉方言演唱,其包含的众多民俗信息,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深厚的群众基础,诸多的永嘉人都想“浇灌”这朵永嘉曲艺之花。永嘉教师胡胜盼就曾撰写永嘉非遗书籍《永嘉花鼓》,解开了其背后的地域文化生长密码。他在书中写道:

永嘉花鼓由民间相传的故事与民歌相结合,经过一代又一代艺人的口头传承与发展形成了现在顺口好唱的花鼓韵文。

永嘉花鼓的唱词原为散歌散曲、诗歌小故事、歌曲小故事等,有人物、有故事情节,基本上是七字句韵文,代表性的曲目有《卖桃郎》《周六帮工》《光阴记》《董永遇仙》《周德明卖油》等,属于民间口头文学,留下的曲本很少。总之,它包含了大量富有地方特色的俗语、俚语与有关瓯越地域风情的描述,是温州地方独特文化形态的鲜活叙述,且吸收了民间小调、山歌、田歌等旋律来充实音乐。

永嘉花鼓对艺人的演唱功底要求颇高。表演时为一人演唱,以“一人多角”的方式,通过说、唱,演绎各式各样的人物与故事。为使听众享受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艺术美感,永嘉花鼓艺人必须具备扎实的说功、唱功、做功,以及超常的模仿力。

因为一群孩子

对“花鼓”情根深种

家住永嘉芙蓉古村,80多岁的滕玉英老人就是省级非遗项目“永嘉花鼓”代表性传承人。当记者来到她家,她第一件事情就是从布包里拿出她的“宝贝”。“这本证书,是2009年我被评为省级非遗项目永嘉花鼓的代表性传承人发的,另外这几本是曲本……”当她拿出“宝贝”与记者分享时,有关她与永嘉花鼓的情话也就停不下来。

“我学唱‘花鼓’,是件很意外的事。1958年,村里许多人都被叫去炼钢铁,孩子无人照看,于是,村民将需要照看的孩子集中起来让我照看。那时我才19岁,一下子让我照看几十个孩子,心里有些慌。有的孩子哭着要回家,有的跑到室外去玩……出于无奈,我拿出了藏了多年的锣、鼓、钹等行头,让孩子们玩。”忆起这些往事,滕玉英老人满脸笑意。“原先不断在教室里奔跑或嚷嚷着回家的孩子们,渐渐围坐在地上敲锣、打鼓,不亦乐乎。再后来,为了让孩子们安静下来,我凭借着自己多年前听过花鼓艺人演唱的记忆,唱永嘉花鼓给他们听……虽然唱得有些生疏、有些生硬,但这一招非常有效,孩子不再吵闹,均安静聆听。”

至此之后,滕玉英开始编词,通过唱“花鼓”的形式与孩子互动,在互动中教会他们各种知识。孩子也会经常缠着让她唱“花鼓”。滕玉英记得有一次,当地举行幼稚园老师交流会,其他老师或上台朗诵诗歌,或跳舞,而她不识字,只能硬着头皮上台唱了一段“花鼓”,没想到掌声不断。于是,她对永嘉花鼓产生了情感,开始了情根深种。

不识字的她

在大胆试错中创新

在学唱永嘉花鼓的过程中,滕玉英每逢农历初一或十五,就会去永嘉县岩头镇附近的寺庙里看花鼓艺人表演。等他们表演结束了,滕玉英就主动请教他们如何唱花鼓。在家,她也时常坐在椅子上,右肩背着花鼓带,花鼓下垂左腰际,右手击鼓,左手提锣,扶鼓击小锣,一面唱词,一面锣鼓伴奏,如此反反复复地练习着。

对于她来说,学永嘉花鼓最难的是记唱词与唱“花鼓调”。不识字的她,每天得背记很多七言为主的花鼓唱词,得弄懂每段四句花鼓唱词,起、承、转、合的单曲体结构,且还要保持匀速的演唱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字要念得准确,调要唱得圆润。

经过长时间的学习积累、大胆试错,她学会《廿四交节》《十二生肖》《珍珠塔》等民间流传的经典曲目的同时,还学会编一些孩子喜欢的“花鼓”。她尽力挑选生活中有代表意义的故事情节进行创作,常多变灵活地安排韵辙,甚至还会出现长短不一的句子,让永嘉花鼓在时代的潮流中开出鲜艳的花朵,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目前,永嘉县会唱“花鼓”的艺人已寥寥无几,跟随滕玉英老人学习花鼓的只有3名农村妇女,年龄在50~60岁,青年人几乎都不愿意学。

“我选的继承人必须要有文化,对永嘉花鼓要有股倔劲,才能与我一样能坚守着这个戏台。”对于她选出的继承人,滕玉英均给予厚望,并表示会将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们。在传承的过程中,让自己的人生充满温暖与力量。

来源:温州晚报

原标题:光阴里的永嘉花鼓 藏着地域文化的生长密码

作者 潇瑜/文

图由永嘉县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提供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陆珊珊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