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海上商人先行区?移民的欢乐之地?洞头的这些历史你知道吗

海上商人先行区?移民的欢乐之地?洞头的这些历史你知道吗

温州三十六坊 2021-09-26 07:53:02

百岛洞头是温州市主城区之一,位于城东瓯江口外的海上,被称作海上花园、诗意栖居地、全域旅游示范区。

在洞头可览“海到尽时天为岸”的宽广,置身其中,人类自觉渺小,在体会这种肃然起敬的宽广时,由此而思洞头的历史厚度又是如何?

偶尔去洞头,但每次大都是走马看花,匆匆而过。印象中,北岙街上的行人来来往往,熙熙攘攘。一查,才知道,在东海岸万人岛中,洞头本岛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岛屿,尤以北岙街道人口最多,密度最高。洞头列岛还具有地理环境多样性、良好的水文条件和丰富的营养盐含量等优势条件,这个海域已发现贝类238种,藻类资源丰富,羊栖菜人工养殖为中国之首。北岙东沙村的大榕树,可能是中国最北边的榕树之一,三角梅是洞头区花。

△洞头俯瞰  叶凌志 /摄

我第一次去洞头是在1984年,那时是乘船去的。这几年,从城区等地到洞头本岛以及各岛屿之间,有公路相连接,感觉方便多了。古代温州的交通,主要是靠水路,从海上来温州,先要经过洞头列岛。从这个意义上说,洞头是古代温州的门户。比如,宋代建炎间,高宗赵构乘船南逃,自杭州经绍兴、定海、台州,就是经洞头海面到温州城区的,宋高宗先泊船大门岛过夜,第二天经过瓯江边福圣寺(今位于龙湾区),再登上江心屿,后进入温州城。赵构一行在温州居住约两个月后,又北上杭州,并以此为都城,开始统治南宋的半壁江山。

△东屏街道垅头村曾氏民居

在洞头岛,可以看到许多中西合璧的近代民居,最著名的是东屏街道岙内巷78号的叶宅,一座三层的四合院和一座二层四合院,木石结构,底层是渔产品交易场所。洋楼从里到外,出人意料地气派。洞头岛上的近代建筑,与温州城区的近代建筑有所不同,有其地域特色:一般依山而筑,建筑层高显得低矮,出檐较短,墙体厚实,往往用块石砌成,开窗不多,合围为四合院,但天井较小,屋顶的瓦垄压着石块。

△洞头民居

温州的近代民居,从地域上看,越是靠近海边的,西式化的房屋越多。温州市第三次文物普查发现,洞头区登录的近现代建筑比重远高于古建筑。这是为什么?我向来以为,近代建筑尤其是西式元素较多的民居,是温州早期现代化推进的重要见证。朦胧中,我感觉到洞头不简单,肯定有许多需要深入解读的故事,可一时又回答不了,于是,就有不少的洞头历史之谜。

说到温州的史前文化,人们首先想到的会是曹湾山(老鼠山)遗址。这一遗址告诉我们,距今4000年前后,人类已生活在这一片土地上。

△北岙街道上街叶氏民居

洞头也有类似史前遗址:北岙风门村的九亩丘遗址,坐落在洞头岛南侧港湾九亩顶山的西南山麓,1987年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出土有石锛、石凿、石镞等石器,以及商周、战国、东晋、唐代、五代、宋代和元代的大量遗物。林华东著《温州通史·东瓯卷》第13页是这样叙述:“由此可知早在距今4000多年前,洞头列岛已有人类生活定居于此。”

2013年,在原九亩丘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文物部门组队进行考古发掘,发现盐灶、盐卤坑、滩场等制盐设施遗迹,证明九亩丘在宋代是一处制盐场,其人工滩场表明温州至迟在南宋已采用比较先进的摊灰淋卤技术。考古梁岩华等人撰写九亩丘盐业遗址发掘简报,认为:是东南沿海地区发掘的第一座古代盐业遗址,为研究宋元时期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盐场环境、布局、制盐工艺提供珍贵实物资料。

一般说来,洞头区域内,南边的北岙、东屏等,讲闽南话,北边的大门、鹿西等,讲带有乐清腔的温州话,南北之间的霓屿、元觉,则是闽南话与温州话相混杂。可以很直观地说,南边岛上的居民,原来大部分是福建南部滨海各县移民而来,北边的居民,则大多是从乐清或老永嘉迁徙而至。

△省文保单位东沙妈祖宫

在宋元时期,洞头岛上的居民,像候鸟一样来来往往,大多属半定居性质。清初迁界以后,政府鼓励开垦荒地,有了番薯在岛上的种植,闽南人来洞头定居住下来的,越来越多。乾隆五年(1740),渔民在东沙建起妈祖宫。这个宫殿,总体保存良好。算算时间,比宁波那个咸丰三年(1853)落成的著名天后宫(庆安会馆),早了一百多年。

来自沿海南北的人民,在岛上搭建棚屋,到海上捕鱼,上山种番薯,居住生存了下来。洞头岛,给人想象中的感觉是拓展了的“新大陆”。南北的多元文化,跨地域流布扩散,交融汇聚在这里,百姓合和共生,新居民一开始就有一种纳新开拓的移民性格与移民精神。

温州区域内的居民,主要是由讲温州话与说闽南话的构成,而洞头,体现得最为直观且典型。从这个意义上说,探讨洞头的历史文化,说主要是“闽瓯文化”,不无道理。

到三盘看海蜇行的时候,一道走的有王邦敏先生,他先前长期在洞头文物管理部门工作,情况熟悉,他跟我讲述了一段洞头海商的故事。

△腌制海蜇

光绪二十三年(1897),陈懿秉在洞头三盘大岙建重檐楼,创办第一家经营海蜇生意的协兴行,生意兴隆。随后数十年,各地渔商相继来三盘从事海蜇贸易。陈氏家族增开门前行,并将重檐楼赠与叶日发,让他开设日兴海蜇行。随后的洞头岛区内,相继有十几家商行经营海蜇生意,如陈美含的协兴行、山头顶许经地的集成行、许德章的恰春行,小朴颜绍鲁的海蜇行、东岙林岳芳的公兴蜇行,东沙陈美明的陈美明蜇行,洞头村渔岙周棣的诚信行、周庆的周庆海蜇行,惠头寮王阳的王阳海蜇行、叶涵真的恒发行、福建人林皮的林皮海蜇行等。每天来往的船只,竟达上千艘,一天出运达一百多艘。

清代玉环同知王步霄有诗:“美利东南甲玉川,贩夫坐贾各争先。南商云集帆樯满,泊遍秋江海蜇船。”

温州是全国海蜇主要产地之一。东南沿海的海蜇,以洞头洋海蜇个大质佳,肉质厚实,入口爽脆,尤以元觉、三盘一带的海蜇为最佳。经营海蜇张网渔业的,资本最微,三盘的产量为温州地区最多,盛年能达三十万元。

1935年,当时的北岙镇有大小商号157家,这一年,洞头同春渔行行主叶美玉从日本购进“中南号”商轮,直接将三盘海蜇和其他水产品销往日本和琉球群岛。1944年,洞头岛上曾开设水产食品加工处。1946年,洞头有鱼行、鱼栈、鱼厂250多家,年水产食品加工量达4000吨,对台贸易日益扩大。其中,协兴行今存址,重檐楼于1974年拆除。1973年,全国海蜇出口加工技术交流会议在洞头举行,三盘海蜇加工质量成为评判标准。海蜇出口日本,均以洞头三盘海蜇标准加工检验。

读杨志林先生主编的《洞头县志》(1993年版),印象最深的是历史上洞头人的抱团合作。仁前涂老塘,在清嘉庆年间,由18户村民自发组织围垦。清光绪年间,围垦黄岙老塘,也一样,有18份一围、24份一围、50份一围的。《洞头县志》还较为详细记载了民间信贷中“呈会”的各种形式,那是旧社会里比较流行的合作互助。

该方志还提到“捕鱼作业相当部分是采用股份合作制形式”,因没有展开叙述,留下一个疑问,很想解开。

在查阅历史资料时,发现有一篇超过一百页的调研报告,即林茂春、戴行悌撰写的《温属五县渔业调查报告》,刊登于《浙江省水产试验场水产汇报》1936年第2卷第8期。当年的洞头被称为三盘区,报告对温属各县包括三盘区的渔业生产与渔民的合股经营以及渔区、渔村情况有较为详细的调查记录。

△归港渔船

在近代温州,温州民间就有大量的早期股份合作企业,报告记载三盘区等沿海渔民合股经营的形式多种多样,如一钓船,采用劳资合作制,分为8股,船具2股,钓具1股,船上伙计每人1股,也有的钓船则数人合租,合股经营。另,有的劳资合作制,合股成员只出劳力,并不加入资本,按出力分成。

改革开放以来,国人称赞温州人的抱团合作,赞扬温州诞生了中国第一批股份合作制企业,这两项,实际上都可以在洞头或温州沿海渔民的经营中找到其历史渊源。

来源:温州三十六坊

原标题:海上商人先行区?移民的欢乐之地?洞头的这些历史你知道吗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陆珊珊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