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大山巍巍 精神永恒——太行精神(吕梁精神)述评

大山巍巍 精神永恒——太行精神(吕梁精神)述评

光明日报 2021-11-01 11:02:00

“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太行山壁立万仞,吕梁山沟壑纵横,南北绵延400多公里的太行吕梁,犹如两条巨龙纵卧在中国北方。

  一曲《在太行山上》,仿佛能听到太行军民奋勇杀敌的怒吼;一部《吕梁英雄传》,仿佛能看到吕梁儿女浴血奋战的身影。这些斗争音符与画面汇成的最强音、主旋律,凝练成了永恒的精神力量。

  时光荏苒,精神永传。今年春天,一趟载着山西省实验中学2000名学生的红色研学专列——Y661次“红色太行”,驶出太原火车站,开往革命老区长治武乡。这是山西省今年开行的首趟定制化学生号旅游专列,他们将在那里参观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接受红色教育,感悟太行精神。

  2009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视察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时强调:“结合新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大力弘扬太行精神,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忠诚;坚持执政为民的政治立场,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锤炼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品格,始终保持知难而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坚守党的政治本色,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参观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他说:“革命战争年代,吕梁儿女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吕梁精神。我们要把这种精神用在当今时代,继续为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大山巍巍,千峰耸立。在那段烽火岁月和艰苦建设年代,太行吕梁人民不畏牺牲、前仆后继,锻造出了宝贵的太行精神(吕梁精神)。今天,当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回眸,仍然感受到那种超越时空的强大力量和永恒价值。

《拂晓》(油画)  张文新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外景。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供图

  信仰如磐 使命如山

从山西太原出发,乘坐刚刚开通的郑太高铁南行40多分钟便到达长治武乡,这个中国抗战史上怎么都绕不开的地方。

这是一片“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的土地,被称为“八路军的故乡,子弟兵的摇篮”。抗日战争年代,全县仅有约13.5万人,就有9万余人参加了各种抗日团体,2万余人牺牲。

吕梁,一列印着“蔡家崖号”字样以及八路军敬礼卡通形象的火车开进了兴县蔡家崖村。

作为革命老区,这里曾是中共中央晋西北军政委员会、晋绥分局、八路军120师和晋绥军区、晋西北行政公署所在地,被称为“小延安”。

站在鲜血染红的土地上,处处都能感到烈士英魂犹存。

位于武乡的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陈列着一双并不起眼的草鞋,却是国家一级文物。这是抗战时期八路军129师772团团长叶成焕牺牲时穿着的鞋子,那一年他才24岁。

那段岁月里,像叶成焕这样的革命先烈不胜枚举。正是他们,用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和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吹响了中国必胜的号角。

“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同胞,为了子孙,我们只有抗战到底。”抗日出征誓师大会上,八路军振臂高呼的声音点燃了抗日烽火,也表明了这支打不垮、困不死的钢铁队伍的忠贞信仰。

1937年12月,左权将军在山西洪洞给母亲写下一封家书:“日寇不仅要亡我之国,并要灭我之种……我全军将士,都有一个决心,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过去没有一个铜板,现在仍然是没有一个铜板,准备将来也不要一个铜板,过去吃过草,准备还吃草。”

在国难当头、民族存亡的时刻,这封家书道出了军民万众一心,对抗外侮、保家卫国的决心。

1942年5月,为掩护机关突围,身为八路军副总参谋长的左权将军在突破敌人最后一道防线时不幸壮烈殉国,是八路军在抗战期间牺牲的级别最高的将领。

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八路军晋绥军区指战员牺牲1.3万多人,晋察冀军区指战员牺牲7.1万多人,晋冀鲁豫的太行区和太岳区将士牺牲1.3万多人。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馆长史永平说,八路军与日、伪军作战约10万次,消灭日、伪军125万多人,在抗战中伤亡34万余人。这些用鲜血写下的光辉史绩,充分说明了这支人民军队为战胜日本侵略者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共产党人凭着内心不变的坚守和纯粹的信念,铸成了钢铁般的精神和意志,由弱到强,最终赢来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王家裕八路军总部旧址外,有朱德同志当年所植白杨一株,1940年春,他亲手将珍藏许久的一颗红星帽徽深埋于树苗根下。

如今,在这棵“红星杨”的周围又长出了许多新的“红星杨”,就像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在传承中愈发闪耀。

  顾全大局 无私奉献

“看吧!千山万壑,铁壁铜墙!……听吧!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

1938年夏,当冼星海收到桂涛声写在烟盒上的《在太行山上》歌词时兴奋不已,一口气将它谱写成一首二部合唱曲。

这首歌在武汉纪念抗战一周年歌咏大会上演出,从此传遍全中国,鼓舞和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抗日民众奔赴战场。

《吕梁英雄传》自1946年出版以来,多次重印,印数保守估计超过200万册。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馆长梁明德说,这部小说也一度成为吕梁的代名词,是抗日战争时期吕梁人民前赴后继、奋勇杀敌的真实写照,展现了吕梁人民浴血奋战、威武不屈的斗争精神。

巍巍太行,莽莽吕梁,黄河奔流,汾水绵长,表里山河多雄壮。在太行吕梁山间,矗立着一座座英雄的丰碑,它们记录了那段八路军将士英勇抗战的峥嵘岁月。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向全国发出通电,呼吁全民族抗战,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团结一致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以国为重,顾全大局,当民族矛盾随日寇全面侵华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毅然选择以民族大义为重。

1937年8月,八路军根据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克服重重困难,东渡黄河,毅然奔赴抗日最前线。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一种为民为国情怀,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八路军从改编时只有4.6万人,到1945年底已经发展成为拥有102万余人的大军。

最后一碗饭,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缝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他上战场……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面对外族入侵、民族危亡,太行吕梁儿女奋起反抗,顾全大局、不怕牺牲、甘于奉献,他们拿起大刀、步枪,将个人的生命和财产置之度外,与装备精良的日寇伪军进行战斗,谱写了不朽的“在太行山上”和“吕梁英雄传”。

1941年至1943年,晋绥边区遭受了空前的自然灾害,加之封锁破坏、人口迁移等原因使劳动力锐减,群众和部队的吃饭、穿衣都出现了严重困难。

在这极度艰难的岁月里,根据地群众顾全大局,为了支援抗战纷纷慷慨解囊,表现出了极大的爱国热忱。短短两个月里,晋西北地区共集粮9.04万石,筹款181.06万元,扩兵1.59万名,做军鞋12万双。

这串数字彰显了太行吕梁人民以国家大局为重的胸怀与格局,书写了他们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

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山西为国家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点亮了全国一半的灯”。

近期,山西遭遇暴雨,但在能源保供上依然给力,与14个省(区、市)签订四季度煤炭中长期保供合同,多处煤矿主动降低煤炭坑口销售价格。随着山西煤炭产能快速释放,全国煤炭市场供需格局趋于平衡。

  自力更生 锐意进取

“伫马太行侧,十月雪飞白。战士仍衣单,夜夜杀倭贼。”这是朱德同志在武乡写下的壮丽诗篇,诗词写就的不只是革命者的乐观主义,更彰显了共产党人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1939年的冬天,太行山上寒风凛冽,白雪飘飞。八路军战士一边面对着日军的“蚕食”和“扫荡”,一边面对着供给断绝。英勇不屈的八路军,身着单衣,脚穿草鞋,吃着黑豆煮野菜,鏖战在冰天雪地中。

在这样的条件下,党中央实行精兵简政,号召“自己动手,克服困难”,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依靠自己的双手战胜天灾人祸。

八路军129师师长刘伯承给全体官兵提出“白天多干事,晚上少点灯”的要求,而且自己坚持“一张纸用四次”。政委邓小平办公室里就支着一台纺线车,有空时就带头纺线。

仅一年时间,129师就种地10万亩,其中开垦荒地8万多亩;在漳河两岸修筑了十几条大堤,开出1万多亩滩地,修筑了20多里长的漳北大渠和漳南大渠,实现了吃饭全部自给。

在根据地广泛动员下,兴起了大量的纺织厂、服装厂等,根据地的日用工业品实现了自给。

为解决武器装备短缺问题,八路军自力更生办军工厂,仅在太行山深处的黄崖洞兵工厂,年产武器弹药可装备16个团。

艰苦奋斗砺精神,自力更生克时艰。时光是忠实的见证者,也是伟大的书写者。

1960年2月,太行山上的开山炮声,拉开了林州“十万大军战太行”的序幕。没有工具自己制,没有石灰自己烧,没有抬筐自己编,没有炸药自己造,粮食不够吃就采野菜、下漳河捞水草充饥,林州人民终于在1969年7月建成了“人工天河”红旗渠,结束了吃水难的历史。

太行山峡谷深邃,在头上壁立千仞、脚下万丈深渊的悬崖峭壁上,太行人民用血汗和双手,一锤一锤凿出7条通往外界的挂壁公路,被称为“太行天路”。

贾家庄位于山西吕梁汾阳市东北角,地处吕梁山东麓、汾河水西畔,毗邻“牧童遥指”的杏花村。

历史上,贾家庄是一块有名的盐碱滩,解放前更是汾阳有名的穷村子。当时流传的“有女不嫁贾家庄,嫁到贾家庄受恓惶”民谣,就是贾家庄贫穷困苦的真实写照。

从20世纪50年代“百把镢头闹革命”“改碱治水拔穷根”,到60年代大力发展机械化成为全国农业机械化的一面旗帜,再到伴随改革开放的春风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如今的贾家庄又成为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实现了产业强、生态美、文明兴、农民富。

贾家庄70多年锲而不舍驱穷致富的故事,正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发展的缩影。

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中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如今,放眼吕梁山,远眺太行,一个个乡村蜕变的故事,不正在讲述着太行精神(吕梁精神)的当代价值吗?

  勇于创新 坚忍不拔

1943年2月,山西平顺农民李顺达与6户村民在太行组建了全国最早的劳动生产小组,打破了中国农民数千年来封闭、零散的农业生产体制,开创了农村、农民、农业改革的先河。

1944年春,中共北方局经过认真研究颁布《总部伙食单位生产节约方案》。这一方案是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对“公私兼顾”经济政策的一次大胆尝试,是把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具体运用于战争环境的一大创新。

“劳武结合的张初元,他家住在宁武县,生产和打仗相结合,晋绥边区美名扬。”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下,吕梁人民勇于创新,在各县积极推广张初元的劳武结合经验,开辟新生活。

烈士贾宝执是兴县白家沟人,他积极响应“组织起来”的号召,带领8户贫苦农民,办起了晋绥边区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白家沟土地运输合作社。

战争时期,太行吕梁军民创造性地开展了敌后根据地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为打击敌人、巩固根据地,最终取得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无论何时,太行吕梁儿女始终保持那份赤子之心,始终保持红色基因里的创新激情。

同样是在平顺西沟村,“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申纪兰在这里用一生见证着共和国的每一次进步。在她的推动下,西沟村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男女同工同酬,为我国制定按劳分配政策和法律作出了试验性的贡献,男女同工同酬正式写入宪法。

“把我变成了农民,把农民变成了‘我’”。太行山上“新愚公”李保国,35年如一日用科技把荒山抛进历史,把绿水青山留给未来。

1987年,作为当时亚洲最大最先进的露天煤矿,中煤平朔集团安太堡露天煤矿以“三年准备、两年建设”的“平朔速度”,使中国煤炭工业一步跨越了30年。

1992年,吕梁率先在全国进行了“四荒”(荒山、荒坡、荒沟、荒滩)拍卖,开创了山区小流域治理的先河。

作为深化转型综改的主战场,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整合太原、晋中两市的8个产学研园区,全力打造产业、创新、人才和制度高地。

站在凤凰山上向下望去,便可俯瞰武乡老区风貌。清澈的漳河水碧波荡漾、奔流不息;不远处的复兴号进站又出发,平稳地驶向远方。

“我们会好好爱护你浴血守卫的山河”,八路军文化园广场上书写的这行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查铁翔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