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启动国家级“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 孩子在校情况有了“数字画像”
“双减”工作事关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是维护教育公平和教育生态的关键举措,也是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必然要求。
在全省数字化改革背景下,作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市的温州,打造教育管理、教育评价、教与学应用、教师发展管理和“未来教育”生态五大体系平台,用数字化手段助力教师教研管理、学生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
今天出版的《浙江日报》,对温州的这一做法进行了报道:

近期孩子学习积极性下降,请家长加以关注,可利用周末时间增加亲子交流。”日前,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学生小陈的家长收到一条来自班主任刘福圆的提醒短信。
就在同一天,平阳鳌江中学高三7班的数学老师应申拉也收到了一条来自校长林天鹏的短信:“根据阅卷数据分析,有几个班级的同学们对椭圆的基本性质知识点掌握比较薄弱,请给这些学生重点讲一讲。”
“双减”实施以来,温州的师生和家长发现,教育有点不一样了。这背后,是一张覆盖温州全市中小学的“智慧教育”网在发力。这张网涵盖了教育管理、教育评价、教与学应用、教师发展管理和“未来教育”生态五大体系平台,用数字化手段助力教师教研管理、学生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
作为班主任,刘福圆的手机装有该校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启航云”,打开软件就能看见自己班里每一名学生的综合评价“数字画像”。学生当日校园卡三餐与零食支出是否规律、考勤是否正常、上课积极性及作业准确率如何,种种数据精确到日,并动态呈现、实时比对。“数字画像”显示,小陈的健康得分低于班级和年级平均值较多,刘福圆才给其家长发送了上述提醒短信。
数字化还覆盖了入学报名、课后管理等民生关注度较高教育环节。以温州市“个人数据宝”应用数据为基础,温州市教育局打造入学、缴费、审办、证明查办等“互联网+政务”模式,开发全市义务教育、幼儿园招生报名系统,实现“入学”公正透明的同时,也免去超过30万名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报名、审核、录取等需要“东奔西跑”的不少麻烦。针对“双减”之后学生对高质量课后托管的迫切需求,温州市教育局统建学生放学后托管服务申报平台,并接入政务服务网和浙里办APP,利用信息化手段,确保申请、审核等服务环节实现全流程在线办理,推动优质托管扩面,当前温州全市参与托管义务教育阶段人数达到67.1万人。

当前,温州作为我省唯一入选国家级“智慧教育示范区”十大创建名单的设区市,启动创建并出台《温州市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行动计划暨教育系统数字化改革工作方案(2021-2025年)》。“通过推进教育理念变革、系统集成服务和智慧发展,温州将打造一批具有地方教育辨识度的场景应用,建成覆盖市、县(市、区)和学校的数字服务体系。”温州市教育局局长郑焕东说。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原标题:温州启动国家级“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 孩子在校情况有了“数字画像”
记者 周琳子 通讯员 夏雯雯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为你推荐
-
新政惠民!温州住房公积金贷款同比增长46.95%
社会12-14
-
优化人才评价体系 73人通过“问企识才”机制改革获评职称
社会12-14
-
从建筑码到房屋码实现“一码全链” 这场全国性会议上“温州经验”受关注
社会12-14
-
代表委员看温州交通变化 高速里程从全省倒数第二到全省第三
社会12-14
-
苍南启动省级共富乡村试点建设 一条国道串联5个抱团乡村
社会12-14
-
无土栽培 自动浇灌…… 鹿城这里有个种草莓的“植物工厂”
社会12-14
-
这个乐清民间技艺仅冬日可见!错过等一年
社会12-14
-
乐清这间乡村公益老年食堂老火了 持续温暖11年
社会12-14
-
三九补一冬!温州多家医院开启“三九”养生项目
社会12-14
-
温州今年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人数超20例 为历年最多
社会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