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越来越多中小学建了校园博物馆
翔宇中学的昆虫馆吸引了好多学生前来研学打卡。
温州网讯 温州市广场路小学白鹿洲校区的学生们最近都很兴奋,校园里正在积极筹建贝螺博物馆。“已经是完成设计稿了,因为现在施工的原因会有些延期,但很快就会和学生见面了。对了,我们学校的声音博物馆也快建成了。”广场路小学集团校校长潘旸说。
如今,随着“双减”与课后服务的实施,温州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将博物馆课程引入校园,以“第三课堂”的形式丰富学生体验,新颖的内容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更使学生们乐在其中。
校友资源丰富学生课余
10月15日,温州的民间贝螺收藏达人苏尧然到访广场路小学白鹿洲校区,他不仅带来了满满三大箱的各种贝螺,还带来了丰富的贝螺知识,为同学们打开了奇妙的海洋世界之门。“潜水艇是仿照鹦鹉螺行动时的特性来设计的”“ ‘南非蝾螺’之所以那么漂亮,是因为它生长在五光十色的珊瑚礁旁边,生长的地方日照久。”听到了那么多关于贝壳的知识,孩子们对于筹建中的贝螺博物馆更加期待了。
去年12月,林斤澜文学馆在广场路小学沧河校区建成,林斤澜先生的著作和创作历程都会在这里有所呈现。“家常便饭是四个盘叫‘盘头’,放到‘盘头’中间去的叫‘菜’,土话也叫做‘摆当中’……此片段出自林斤澜先生《温州小吃》文章的节选。”来自广场路小学沧河校区的学生代表熟练地向前来参观的来宾们做介绍,孩子说:“林斤澜先生是广小的校友,我自从读了他的文章,我能更加深入了解我们的家乡,也为母校感到骄傲。”
“广场路小学是百年名校,最宝贵的财富就是丰富的校友资源。现在我们就是借力名校友资源做教育资源。”据潘旸校长介绍,广场路小学共有四个校区,学校计划四大校区各建成一个校内文化馆,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除了上面介绍到的已经建成的文化馆和正在筹建中的博物馆,郑振铎阅读楼目前也已完成了设计。
成为网红研学打卡基地
“让校园成为汇聚美好事物的中心。”这是温州翔宇中学校长卢志文常说的一句话,为了这一想法,他在校园内建起了一个又一个的小型博物馆,包括“翔宇昆虫博物馆”“翔宇贝壳博物馆”“王羲之书法教育馆”“翔宇中华灯谜馆”和“科学体验馆”。目前,“生命教育馆”“灵舒创意馆”等正在规划中。
卢志文认为,教育不应该是灌输式的,应该带孩子到真实的自然和社会中去探究和感受。这是他当时产生做博物馆群的初衷。他认为现代博物馆具备收藏与研究功能,在此基础上强化教育功能,可以用帮助孩子们实现寓教于乐,在玩乐中学到知识。所以,翔宇中学校园里的博物馆,具备了一定世界视野的收藏,如翔宇贝壳博物馆,收藏了来自71个国家和地区2000多种贝壳标本及其相关化石,在这里,学习者几乎可以看到全世界最具代表性的真实标本。他们瞬间就能了解软体动物在全世界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获得有关这一生命群的世界性见识。这种见识与书本、屏幕获得的感受完全不同,如果要在这里上课,那不仅有生物课、地理课,还有语文课、美术课,甚至数学课、历史课、英语课。
翔宇中学的博物馆群并不仅仅面向校园内的学生。实际上,这个学校已经成了温州家长们心目中的网红打卡地。每一年的寒暑假和节假日,这里都有一拨又一拨慕名而来的中小学生和家长前来研学。“我们学校坚持开门办教育,场馆免费向社会开放,场馆教育面向校内外,惠及全社会适龄儿童。粗略估算,截至2021年10月,翔宇场馆累计服务超16万人次。”该校办公室主任高谋介绍说。
学生自我的展示舞台
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也有他们的校园场馆,名字叫“特殊教育传承馆”。整个传承馆共432平方米,分历史溯源,今日特教,非遗传承三大区域。
“这里有各届毕业生的照片,我们的学生看到了也会冉冉升起希望,你看,我也可以变得和他一样优秀。这里有各种展品,每一展品背后都有着一个个精彩故事。其实,这个展馆是特教师生们的精神家园。”该校工会主席李永林老师介绍说,2014年11月底特殊教育传承馆正式落成,当时正好迎来全国第二届教育康复技能大赛在学校里举行,来自全国1000多人的特教专家、同仁、兄弟学校的校长和老师,纷纷前来参观,无论是对展馆的形象,还是内涵,都赞不绝口!之后,原撤并学校的老教师一次又一次,一拨又一拨带着毕业生赶来参观,寻找自己曾经的美好回忆!老校园,老照片,老画面,不仅让他们找到了回忆,更是让他们有一种回家的感觉!现在学校的老师也能从不同的画面,影像资料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找到自己努力的成果,找到存在感和价值感。
在温州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们眼里,这里不仅仅是介绍温州特殊教育的发展历史,更是孩子们自我鼓励的空间、自我展示的舞台。为了能让学生们拥有一技之长,学校近几年先后引进了细纹刻纸、黄杨木雕、瓯塑、瓯绣等项目,邀请高公博等工艺大师作为艺术顾问,不定期来校指导学生学习。于是,学生们学习非遗项目的精彩瞬间和优秀作品,传承馆都进行了展示。
学生课堂的有效延伸
博物馆也好,文化馆也好,实际上,这些校园场馆都为学生提供了一种传统学校无法企及和难以实现的教育形态——它是课堂的有效延伸,也在变革课堂,促进学校做更多与社会接轨的课程开发。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温州校园里建起了校园场馆。
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的校园内,紧挨着学校田园劳动基地的,就有一个农耕文化馆。这个占地面积近200平方米的文化馆里,分成江南传统农具展示区、中国农耕传统文化展示区、种子搜集区、学生作品展示区内容充实丰富,装饰古朴雅致。学生们在参观学习之后,还可以坐下来参与手工劳作。
“我们学校从2019年开始做劳动教育实践探索,在推进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对劳动的认知不够真实,也包括对传统农具和农耕文化缺乏系统认识,这使得劳动课程实施过程中总是出现‘卡壳’的现象。”二十三中校长潘智敏介绍道。他意识到劳动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在认知、情感、行为三个层面让学生有真实的体验感,于是就萌发了做农耕文化馆的设想。去年下半年,这个场馆正式对学生开放。
对于学校来说,这一文化馆可让学生系统地了解中国传统农耕历史和文化,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理解劳动教育,从古今对比角度思考现代劳动。“农耕文化馆,从设计到布置,也都有学生参与其中,他们也在这样的劳动教育中收获成长。”潘智敏说。这个小小的文化馆对于二十三中来说还是崭新的开始,下一步,学校将融合现代化技术不断完善充实农耕文化馆陈设,为本校学生甚至周边的孩子提供全方位的真实场景体验。
将广博的世界送到学生的眼前,温州还有许许多多的学校都在筹建校园内的文化展馆,或者探索与展馆相挂钩的课程体系。温州市实验中学府东分校在2019年就与温州博物馆达成合作,开发特色馆校共建课程《博悟世界》,这一课程内容涵盖文史知识、展览策划、文物管理等,这门校本选修课程面向学生开放报名,力求更好地培养探究型、实践型、创新型学生。
来源:温州商报
原标题:引进社会研学资源,让学校教育更丰富 越来越多中小学建了校园博物馆
记者: 章瑚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为你推荐
-
新政惠民!温州住房公积金贷款同比增长46.95%
社会12-14
-
优化人才评价体系 73人通过“问企识才”机制改革获评职称
社会12-14
-
从建筑码到房屋码实现“一码全链” 这场全国性会议上“温州经验”受关注
社会12-14
-
代表委员看温州交通变化 高速里程从全省倒数第二到全省第三
社会12-14
-
苍南启动省级共富乡村试点建设 一条国道串联5个抱团乡村
社会12-14
-
无土栽培 自动浇灌…… 鹿城这里有个种草莓的“植物工厂”
社会12-14
-
这个乐清民间技艺仅冬日可见!错过等一年
社会12-14
-
乐清这间乡村公益老年食堂老火了 持续温暖11年
社会12-14
-
三九补一冬!温州多家医院开启“三九”养生项目
社会12-14
-
温州今年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人数超20例 为历年最多
社会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