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打造“会呼吸的城市” 温州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打造“会呼吸的城市” 温州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温州网 2021-11-27 10:07:23

温州网讯 省建设厅、省财政厅、省水利厅、省自然资源厅日前联合发布通知,将对省内各地海绵城市建设情况开展评价。记者从市住建局获悉,我市海绵城市建设正有序推进,“会呼吸”的城市正加快形成。

苏巧将 摄

所谓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绿地和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今年7月,《温州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出台实施,明确要求市行政区域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等建设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工程项目)应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最大限度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将海绵城市建设情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生态文明考核体系。

三垟湿地城市公园主环线花岛花溪。杨冰杰 航拍

一年来,随着海绵城市在规划管理、设计管理、建设管理等方面的推进,我市在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城市绿地与广场、城市水系和工业与仓储中广泛推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海绵设施的灵活组合、海绵设施的环保施工、海绵设施新材料新工艺运用等方面也得到进一步推广。让城市像海绵一样拥有“水弹性”、可以“自由呼吸”,在温州不少地方正逐渐成为现实。以杨府山公园为例,如今人们走在透水沥青铺就的步道上,即便在雨天,也几乎不会湿鞋。据介绍,整个杨府山公园雨水管理系统设置采用了“一湖一溪一网”的结构,将公园水系与外部河道连通,同时公园四周高、中间低的设计,使公园内的雨水自然排放、自然汇集至人工湖。为加强对雨水的渗透、收集,除透水沥青外,公园内还使用了块石嵌草、石板汀步、砾石小道等不同的生态透水技术形式。

杨冰杰 摄

“事实上,海绵城市建设对于实现‘双碳’目标也有显著作用。”据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海绵城市在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基本要求的同时,还可通过屋顶花园、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生态植草沟、生态景观水体等“小海绵”的建设,实现源头减排、节约优质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等功能。据测算,每平方米草坪每天大约可以吸收32克二氧化碳,每节约1吨自来水就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0.91千克。

来源:温州新闻客户端

原标题:打造“会呼吸的城市” 温州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记者 黄荣杰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陆珊珊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