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那人那村那石 泰顺探寻共富路上的文化因子

那人那村那石 泰顺探寻共富路上的文化因子

温州网 2022-05-31 07:44:00
在文旅结合的当下,泰顺努力让非遗“活”起来,让村落“火”起来,让产业“豁”出去

  在魏朝浩的操控下,木偶“活”了。 郑鹏 摄

  潘成松的泰顺石雕刻作品。 翁卿仑 摄

  温州网讯 一个小剧场,几张小方桌,随着熟悉的《赛马》音乐响起,在魏朝浩的操控下,他手中的木偶“活”了,居然摇头晃脑地拉起了二胡。

  南浦溪镇库村,温州年代最久远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即使在一个普通的工作日,依然能看到上百人的旅游团在古村落里往返穿梭。

  泰顺县龟湖铭粹石文化博物馆不久前“新鲜”开张,集泰顺石创作、传播、展示、科普、体验于一体,乡村博物馆为泰顺石文化注入新内涵。

  魏朝浩、库村、泰顺石,那人那村那石……在文旅结合的当下,泰顺努力让非遗“活”起来,让村落“火”起来,让产业“豁”出去,试图用根植于这片土地的独特文化资源让这个非遗大县的共富之路走得更加稳健也更有温度。

  非遗传承 那些人

  在罗阳镇湖滨路,浙有戏木偶体验馆装修一新。一块电子屏、一方小舞台,观众只能容纳数十人。今年54岁的魏朝浩,是泰顺提线木偶戏市级非遗传承人,也是这里的主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魏朝浩希望用这种小剧场的形式,以提线“牵线”,以木偶为媒,以戏会友,展现泰顺提线木偶戏的精髓。

  2015年,自幼学习木偶戏表演的魏朝浩回乡创办了三艺木偶剧团。其时,泰顺提线木偶戏受众群体已经寥寥,但他凭借着自己高超的技艺与创新手段,逐渐打响了名气。在魏朝浩的手中,木偶能“变脸”,会“换装”,还可以“拉二胡”。今年年初,他参与表演的提线木偶戏串烧《亚运偶欢》更是入选了杭州亚运会群众体育文化活动展演。

  近几年,泰顺文旅部门投入大量资金,鼓励和支持木偶艺人组建木偶戏班。经过几年的培育和发展,戏班由原来的10个发展到如今的31个,这让更多的传承人有了用武之地。

  紧挨着浙有戏木偶体验馆的,是“隔壁邻居”张甜清米塑体验馆。去年4月,张甜清以米塑复原四川三星堆黄金面具,在网上引起发热议。不久前,浙有戏木偶体验馆与张甜清米塑体验馆还有泰顺石雕馆一道,被授牌为泰顺首批“非遗百家坊”,集非遗体验、展示、展演于一体,让非遗传播和体验成为常态。

  去年下半年,泰顺还创新推出“非遗外卖”。25项精选非遗项目被收入“菜谱”,用户只要从“外卖手册”或公众号上下单,传承人就会带着“非遗外卖”送货到家。

  作为非遗大县,目前泰顺共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6人、省级28人、市级92人。正是这些传承人的守正创新,让泰顺非遗焕发新生。

  文化植入 那些村

  在乡村旅游越来越热门的当下,泰顺至今仍保存着众多完整的古村落,颇受亲子自驾游群体青睐。

  如何植入文化元素,让古村游更能留客,是泰顺正在摸索的道路。

  墟里·徐岙底,是位于泰顺筱村镇徐岙底古村的一处精品民宿群。五一节假日期间,墟里·徐岙底组织了“跟着节气去乡村——立夏”活动,舞龙、提线木偶戏、米塑、扎染等特色民俗和非遗项目,让住客们有着别样的体验。

  引入墟里品牌民宿之前,徐岙底古村因缺乏旅游业态植入,一度萧条。

  民宿负责人小熊介绍,“跟着节气去乡村”于2020年推出,把“节气时间”和“古村空间”相结合,把文化气息和古村气质相融合,让游客有了不一样的体验感。眼下,小熊正在计划将徐岙底古村中的“举人府”老屋打造成非遗创新中心,展示泰顺非遗创新产品,同时也在谋划邀请非遗手艺人入驻徐岙底古村。

  把文化植入古村,南浦溪镇的库村也如法炮制。

  库村,始建于唐,是温州年代最久远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溧宁高速文泰段通车之后,曾经交通极不便利的库村,成为进入泰顺北入口的第一个古村落,从“最遥远的景点”摇身一变成了“最临近的景点”,让库村一跃晋升为网红打卡点。记者探访库村时,正撞上一个上百人的旅游团,游客们逛吃逛吃,让乡村小道顿时拥挤了起来。

  今年初,来自山东的青年“小呆”入驻库村一间由老屋改装的工作室,开了一家面包咖啡店。时尚的产品加上古村本身悠闲安静的气质,令不少游客特地跑到“小呆”的店里“发呆”。闲时,“小呆”也教授扎染和刺绣。如今,他已成为南浦溪艺术游学季中的一名手艺授课老师。

  墟里不“虚”,库村很“酷”,非遗元素、文化活动的植入,让泰顺古村落借“文化出圈”,更添乡村振兴的内在驱动力。

  产业激活 那块石

  古廊桥、“三杯香”、黄腹角雉、温泉……在泰顺众多文旅符号中,泰顺石是近年发展势头正猛的产业。

  泰顺石,原名叶蜡石,过去曾长时间被作为工业用石。2011年,泰顺正式将叶蜡石中的工艺级石种命名为“泰顺石”,并启动了泰顺石资源整合工作,培养一批本土石雕艺人是其中一项重要工作。

  5月18日,温州工艺美术学院在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揭牌成立,该学院是泰顺石雕学校的共建单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泰顺石雕省级非遗传承人潘成松被聘为副院长。“产业,需要学校支撑,温州工艺美术学院成立,意味着泰顺石雕刻由过去的师徒传承制转入了现在的院校传承制时代。”潘成松如是说。

  上世纪八十年代,泰顺文创业曾有过辉煌,当时的泰顺车木玩具、青石雕刻都曾蜚声海内外。此后,随着塑料制品的兴起,车木玩具逐渐被取代,青石雕刻的地位则被邻近的青田石雕所取代。潘成松本人,便是在青田石雕业闯荡多年后又回到泰顺意图振兴泰顺石的。

  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泰顺石雕展销馆一百多家,年销售总额达4000余万元。随着泰顺石知名度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泰顺石的市场价位也一直保持着稳中有升的趋势,这让泰顺特别是龟湖镇上从事相关产业的百姓受益匪浅。

  相较于相对“阳春白雪”的石雕艺术,“三杯香”绿茶行业则要大众化许多。多年来,泰顺坚持以茶促旅、以旅带茶的发展路线,泰顺茶文化展示厅、茶博馆、周大风《采茶舞曲》纪念馆等一批项目先后建成,并打造了多条茶旅精品旅游线路。

  产业创新融合,正让泰顺石、茶叶等泰顺大山深处的精华越来越具有品牌影响力,也让越来越多的相关从业者因此富裕起来。

  那人,那村,那石,折射的是一种传承、一腔热忱和一份守正创新的态度,带动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共同富裕,更有精神上的共同富足。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那人,那村,那石

  泰顺探寻共富路上的文化因子

  记者:翁卿仑 马真正 通讯员 赖淼莲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杨丽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