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人大代表钟维标:用“一杯黄汤”谱写“致富经”

人大代表钟维标:用“一杯黄汤”谱写“致富经”

温州网 2022-06-09 09:26:54

  温州网讯 朝阳山,曾是平阳县地理位置偏僻贫困的畲族山区,如今它拥有万亩茶园,2016年被评为“全国最美茶园”,茶园所在的新联村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因朝阳山出产黄茶傲立业界,平阳县被命名为“中国黄茶之乡”。近年黄茶融合畲族文化发展旅游,万亩茶园获批3A景区,被央视拍摄《乡土·行走魅力茶乡》纪录片,茶乡景色、民俗风情、民间古艺再次得到点播,迎来八方来客,曾经贫困的小山区却成了人们休闲旅游的好去处。朝阳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源于黄茶制作,兴于融合发展,得益于一位被乡村邻里尊为“茶痴”的人,那就是平阳县第十六届人大代表、黄汤茶加工非遗传承人钟维标。

  清朝初期,朝阳山盛产茶叶,旧时制茶都是手工制作,遇到阴雨天气,杀青与捻揉的茶叶无法及时制干。有回,茶农因催货紧,无奈之下将未干透的茶叶包装发货,经长途跋涉,茶叶被闷成了嫩黄色,在又燥又冷的北方,少了绿茶的生鲜寒凉,却多了一分温润醇厚,茶叶反倒更受青睐。歪打正着,后经研制加工,具有“干茶显黄,汤色杏黄,叶底嫩黄”三黄特征的“平阳黄汤”由此问世,并傲立茶业界,成为浙江茶叶的重要代表,并被奉为贡品,每年有千余担销往京津沪。新中国成立后,因黄汤茶制作工艺复杂,费工耗时,平阳黄汤一度衰落失传。

  钟维标原本是一名乡村教师,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政府实施扶贫政策,动员扶持特困的朝阳山村民种茶叶。村民迫于生计,还是以种植粮食蔬菜为主,种茶只是零星分散,加工粗糙,难成规模。1992年,钟维标放弃教师职业,动员八位村民,合资规模种茶,倾心经营,几年工夫,便在茶市上闯出了“平阳早香茶”“功夫红茶”两个品牌,并收到很好的经济效益。也因此钟维标经常参加茶展会,切磋茶艺,曾有茶人谈到日本与韩国茶人对黄汤的渴望,并愿意出资让黄汤重生,钟维标反复斟酌掂量,决定揽下这个“瓷器活”。他查阅无数资料,却只有“黄汤茶”只言片语的记载,没有制茶工序工艺的遗迹。几经失败,辗转反思,他决定寻访浙南闽北制茶老前辈,探究黄茶制作工艺。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福建得到一位老茶人关于平阳黄汤工艺“九烘九焖”的口传和“祖传黄茶提香法”的传授,钟维标如获珍宝,把自己关在茶坊,烘一道、焖一道,自己品,请人品,请高人品。几年来,他记不清焖焖烘烘多少道、品品尝尝多少回,也因此他被乡村邻里尊“茶痴”。天道酬勤,平阳黄汤在 一次湖南岳阳中国黄茶茶博会上得到高度赞誉,成为“中国四大黄茶”之一。

  他将茶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事业作为自己的责任初心,先后和500多户茶农建立联合经营共同体,以高于市场25%的价格收购茶青,帮助茶农脱贫致富,如今朝阳山茶园发展到近万亩,户均增加收入2.6万元。作为人大代表,他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先后提出了《关于加强平阳黄汤地域公共品牌管理,做大做强平阳黄汤茶产业的建议》、《关于设立平阳黄汤文化旅游节的建议》、《关于加强A级景区村庄创建支持力量的建议》等。同时,大力争取部门的支持和多方的援助,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拓宽了朝阳山的盘山公路,成功举办了平阳黄汤茶搏园首届旅游文化节,通过了朝阳山新联村3A旅游景区的考核等,在代表履职期间提出的建议,件件得到落实,为助力平阳乡村振兴、茶产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来源:温州都市报

  原标题:人大代表钟维标:用“一杯黄汤”谱写“致富经”

  通讯员 郑经国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杨丽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