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剧,激起一池春水
灯光,音响,烟雾,高清LED大屏。
这不是专业表演团队的演出现场,而是龙湾区“一村一剧”录制现场,舞台上雄壮浑厚的歌声、轻盈飘逸的舞姿、悠扬婉转的唱腔都来自各文化礼堂的文艺队伍。
历时3个月,经过申报、审查、选拔、提升、彩排,2022年“一村一剧”全“民星”阵容已经锁定,计划在全区巡演30场。
探索
这是关于繁荣群众文化的一次大胆尝试。
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送演出下乡……当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早已成为寻常,当农村文化早已不再贫瘠,是否可以在“送文化”之外,给群众更多的选择?
当夏日的凉亭里,七八位老人围坐一圈,拉起二胡,弹起柳琴,唱起“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当晚间的广场上,妇女们穿着统一的服装,排着整齐的队列,伴随着“你是我天边最美的云彩”歌声,跳起了欢快而有节奏的舞步;
当夕阳下的永昌堡,一群少年穿着对襟黄衫,一招一式干净利落地打着王家拳……
给群众一个舞台,让他们成为主角,或许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2015年的夏日,龙湾区首届文化礼堂“民星秀”大赛启动,31支队伍、350人报名参赛。初选入围的节目,由文艺志愿者悉心指导和编排,最终作为龙湾区第五届文化艺术节开幕式的演出,走上了全区最好的演出场所——龙湾区文化中心的大舞台。
出圈
“菜场里卖猪肉的老季今天要上台唱歌。”
“老季那个歌声,唱起来和电视里那些明星差不多啊。”
今年70岁的季昌生在永兴集贸市场经营肉类生意,他在“民星秀”大赛中脱颖而出之后,被推荐参加全省“我们的村晚”演出。此后,街坊四邻和菜市场的熟客都叫他“猪肉王子”。如今,已是永乐村乡村艺术团团长的他,带领村里的文艺爱好者,活跃在群众文化的舞台上。
罗东锦苑文化礼堂民星秀队伍,成立之初只有寥寥数人,现在已有100余人,平均年龄超过60,最年长的已有81岁,活力却丝毫不输年轻人。2018年,这支队伍被评为市级优秀乡村艺术团。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民星秀”仿佛唤醒了深埋在人们心中的文艺种子,一大批文艺爱好者由此“出圈”,成为“村晚”舞台上的明星。同样“出圈”的,还有“民星秀”这个活动品牌。从2015年到2019年,连续五届“民星秀”累计吸引了3000余人次参加,打造了一场又一场群众文化的盛宴,也让越来越多的人记住了这个名字。
焕新
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群众文化如何拥有各不相同的有趣灵魂?
“村歌”珠玉在前。每一首“村歌”都是一个村的文化烙印。那么,就为每个村编排一个专属的“村剧”吧。一村一剧、一剧一味,流淌着旧时光里的韵味,涌动着对家乡缱绻的依恋,闪耀着“这就是我们村”的自豪感。
“一村一剧”行动被纳入区政府民生实事,一期投入150万元。因疫情停办了2年的“民星秀”重新启动,为“村剧”打通来源。全区61家文化礼堂,申报66个节目,参演群众598人。
《状元桥啊我的家乡》从南宋状元赵建大捐资造桥福泽乡里,唱到状元亭夏施凉茶冬施粥,唱出了这个村的“善行”传统;《美妙的心灵》讲述了龙水社区由两社三村合并而来的融合之路。
“村剧”是一个村的文化标识,人们从中找到认同感和归属感。“十大民星节目”线上投票活动访问量246万余次,总投票数92万余票。
当“村剧”成为一个村的文化名片,我们可以从中读到村史,看见村貌,记住乡愁。
期待我们的村剧“走红”,走向更广袤的乡野。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
-
中共温州市委“‘浙’十年·温州”主题新闻发布会
要闻08-28
-
加快建设更具活力的“千年商港、幸福温州”
社会08-29
-
2022年《温州蓝皮书》发布:经济运行需关注三大制约问题 居民收入结构呈现四大特点
社会08-29
-
置信原墅门亭被拆除了!该小区门亭所在位置属于市政道路
社会08-29
-
第一时间处置 精准精细防疫 龙湾疾控五小分队启动应急响应
社会08-29
-
“男女平等”最早倡导者,宋代温州这位知县被称作中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第一人
媒体专栏08-29
-
暑气渐消,夏日不可错过楠溪江风光!
媒体专栏08-29
-
6楼坠下5厘米粗钢管 从工人后背捅穿腹部
社会08-29
-
温州首部非公党建题材影片将与你见面 《红色动力》央视首播
社会08-29
-
挖掘名人文化资源 推动文化乐清建设
社会08-29